也不知睡到了几点,雨水突然一滴滴敲打窗外的遮雨棚,我跳起来收回晾晒在外面的衣服。那是双十一刚买的,还没穿。隔着微弱的亮光,我趴在墙上睁大眼睛看钟,才四点多。回被窝继续睡,睡不着,听雨。
上海也经常下雨。我本身就是很喜欢雨天的人,不管是绵绵细雨,还是倾盆大雨,只要一下雨,我整个人就能松懈安静下来。
今早的雨,打在晾衣杆上
不下雨的早晨,我就出门散步。通常五点钟起床,一般天还没有亮。我简单洗漱完,裹件大衣就下楼了。没什么目的,随便走走。
自从我想活的久一点,我就不敢熬夜了。昨天那个医生听我讲完后,看了化验报告,就给我开了些药,让我回去全部吃完后再去复查。我花了300块钱从黄牛那里搞来的专家号,只用两分钟,就结束了问诊。不行,我要多坐一会儿。医生是好医生,温文尔雅,慈眉善目,看我不想走的样子,对我说:“关键还是别有压力,你还年轻。”接着,他又叮嘱了我一些事情。
我买好药又回去问了他一点问题,他笑了笑说:“小姑娘,别想多了,注意休息。”我看着眼前的老医生,如果他再年轻三十岁,想当他女朋友,不知道他有没有儿子,当他儿媳也成。
最近我尽量让自己晚上十点钟入睡,早上五六点起来。早起,是我目前克服焦虑最好的方法。
每天早起三个小时,我可以做完许多事情。能够好好吃个早餐,烧一壶开水,煮两个鸡蛋,泡一杯麦片。也能为手上的长篇小说写上两三千字。不想写字时我就看书,三个小时,能读完十万字了。
书桌上的满天星,昨天刚到
当然,什么都不想做时,我就出去走路。
从小区走到马路,再绕到不远处的江边。江风吹来,迷雾中,只看到零星的隔岸灯火。外面的人不多,有一些车从我身边经过,树上不知名的鸟叫,马路上来往的车鸣,都离我很远很远。我可以盯着江里的一座灯塔,对岸的一座高楼,江边晨练的老人,看上很久很久。这是在上海,少有的属于一个人的时刻。
不过说来也奇怪,每当看江时,我就想起了武汉。如果我把长江边上的城市都去一遍,我应该要想起武汉几十次。我曾经就这样对着这条脏脏的江水,看了整整四年。
上次去武汉,跟一个老朋友,带着两个新朋友,在吃完龙虾的夜晚,跑到了江边。晚上十点的江滩,人不多不少,从一片片芦苇林边走过,一直走。我们说笑玩闹,拍搞怪的照片,买了孔明灯没放成,被保安阻止了,最后带回了宾馆。
读大学时,一个月要去好几次江滩,跟朋友坐着对岸的轮渡,上船后总是第一时间爬上船尾,等船一开动,风吹过来,江水波涛汹涌,十分惬意。到了对岸,走到江滩找块地坐下,看夕阳、吹晚风、聊着天。还能遇到放风筝的老人和小孩,还有经常过来约会的小情侣。
那时候,我们应该不会想到,毕业几年后的今天,居然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了。
大二那年的长江大桥下
长江大桥上,迷雾遮住了远方
2014年,在轮渡上
我几乎跟所有人的关系,都变成了躺在通讯录里的名单。如果我能抽出一点点时间,跟老友嘘寒问暖几次,关系也不会那么生疏了。不过想想也没必要了,陪伴这种事,多数人也只能做一时。在某个时刻适可而止,是当代社交的基本礼貌。
好在网络时代有一点好,我可以在朋友圈里,看他们如何过一生。找工作、换工作、恋爱、结婚、买房、生子、再生二胎。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我只能在朋友圈看着,心里说一句“呀,真好”,可是跟我没太多关系了。日子越往后过,越得孤勇。多经历几次,也就不会那么偏执了。
今天早上没有出门,给自己煮了一锅白米粥,吃完药以后塞了两碗进肚子。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冷,我穿的也越来越多。每次往书桌前一坐,也不知怎的,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常常一抬头就天黑,又是一天。
是啊,还有很多书没看,很多字没写,很多地方没有去,很多人没有见。但又想想,没做就没做吧,反正人生那么长,少做几件事又不会怎样。反正人生那么长,没有什么事情很难忘。看开点,反正,我们还有一生可以浪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