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化宝库?皇帝寝宫?
▽
故宫曾住过皇帝24个,皇后+额娘+妃子72000多个,
(按“后宫佳丽三千”算,宫女和太监不计)
多少沉浮历史在这栋老宅里风云变幻,
600多个日出日落不减紫禁城的巍峨雄伟,
朱棣、嘉靖、雍正、乾隆、光绪……
每个帝皇大业大梦都曾在这里凝聚,
故宫是一座鲜活的文化宝库,
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物的母体。
9000个房间里藏着1807558件国家级文物,
平民们垂涎不已,故宫却不当回事。
由于故宫是封建制度的产物,
年轻一代对它似乎并没有许多好感,
加上“闹鬼”“文物被盗”“锦旗错字”“私人会所”等
负面传闻又让故宫高大上的形象一颠再颠,
说起故宫,人们的印象也不外乎是
——“皇帝老儿们的闺房”!
故宫不能再“故”下去!
▽
以前,故宫即便开放,也有70%的区域
竖着“非开放区、观众止步”的牌子;
但99%都沉睡在库房里,人们根本看不到;
再说观众多,却只是走过场一般从前门逛到后门,
没有展览,却有“满清十大酷刑”等幺蛾子……
真正让故宫焕然一新、变得亲切的人是他:单霁翔。
2012年1月,单霁翔就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从此,“谁都能黑”的故宫再没人愿意黑了,
曾经讳莫如深的故宫变得透明,
曾经拒人千里的故宫变得和蔼可亲。
“我一把火也没有,故宫古建筑都是木结构的,最怕火,
好在我名字里有个‘雨’,我准备好‘水’了。”
2.面对故宫这栋文化殿堂,我们必须心怀敬意。
第一个走完故宫9000多间房屋的人
▽
单院长可不是过过嘴瘾,光说不练。
他一上任就带着秘书走遍了故宫,
事无巨细地考察,上任5个月磨破20双布鞋。
600年来,他是第一个走完故宫9000多间房屋的人。
如此一来,单院长把故宫的底都摸清了,
在他眼里,富丽的皇宫褪去了浮华,
剩下的就是故宫这一座文化宝库。
建筑和1807558件文物都需要用心守护。
在单院长的努力下,
明清帝皇们纷纷摘下严肃的帽子,变得调皮搞怪;
豆瓣评分超过“舌尖”的《我在故宫修文物》
也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曾今遥不可及的故宫,变得亲民。
地方无烟头、房顶不长草、汽车不许进
▽
在故宫走着逛着,也日久生情了,
现在的故宫,在单院长看来就像自己的家一样。
每次他逛故宫,看见烟头和垃圾就弯腰去捡,
一年下来,他从石缝里抠出1000个烟头,
现在,故宫地上没了烟头,游客也不好意思再扔。
因为故宫是木建筑,2013年,他提出整改:
全面禁烟、禁火,一个打火机也不许进来。
这新官没有“三把火”,只有“三场雨”。
2014年,他又说“宫殿屋顶不能长草”,
因为鸟会将草籽带到房顶,种子发芽生长,
就会拱起瓦,瓦松了,就要漏雨,
漏雨,木头就会朽毁,建筑就要大修。
现今,从高处看紫禁城屋顶:“寸草不生”。
▽
最绝情的还当属:禁车。
单院长说:“英国白金汉宫,法国凡尔赛宫,
都不许车辆穿行,这是一个文化尊严的问题!”
号令一下,一时间,所有私家车都被请走,
电瓶车和自行车成了故宫一道独特的风景。
曾今,外宾参观故宫都有警车开道,长驱直入,
但到单院长这就行不通了。
2013年,法国总统奥朗德来访故宫,
在午门前“乖乖地”停车,走路入宫。
不久,印度总理辛格参观故宫,念在他年事已高,
最后,辛总理换成了电瓶车参观。
∆ 奥朗德
迁出故宫办事员;还古建筑以身份
▽
单院长如此“不讲人情”,道理很简单,
无论是谁,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一视同仁,
在这人类的文化瑰宝面前都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尊重文物,也即尊重文化本身。
然而,“让所有人下轿车”也还不是最狠的一招。
单院长在清理了烟头和汽车后,也发了一把“火”,
直接把一半的办事员工牵出了故宫办公,
只留下1500多名文物保护人员。
办事员搬出后,接着就拆了“非故宫的建筑”,
3600㎡的彩钢房,11200㎡的临时建筑,
全部夷为平地,拆得片瓦不剩,
留下的是原建筑,红墙、绿瓦、木柱,
恢复了古建筑的身份,让它在静默里悄声诉说。
全世界售票窗最多的博物馆
▽
单院长如此煞费苦心,
无非是想端正故宫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既让游客看到这古建筑的最美一面,
也游客从内心滋生一种文化自豪感。
还故宫以尊重后,接着就还便捷与游客。
2012年,故宫游客数量突破1500万,
单院长看到每年陆续暴涨的游客,又忧心了。
此前,去故宫不是看文物,是看人山和人海,
“买票2小时,游览5分钟”,
票难免,人太多,没地方坐,
有时单日游客达到18万,
单院长担心发生踩踏事件,于是“又整改”。
▽
2015年6月,故宫实行单日8万人限流,
售票口也转移到广场,一开就是32个,
成了全世界售票窗最多的博物馆。
旅客去故宫可以在大屏幕上看余票数,
当天票卖完了又可以预约订票,
买票再不用排长龙队,5分钟搞定。
▽
游客多的时候,有人抱怨“累了没地方歇息”,
听到消息,单院长决定增设座椅,
不但要舒服、还要易修护,还要美观,还要和环境相协调,
最后,故宫做了1400把实木椅,一把3500元!
▽
故宫是木结构建筑,以前为了防火,殿内都不通电,
座椅即便白天去看,也是黑黝黝的一片。
为此,院长引进了不发热的冷光源LED灯,
既减免了火灾隐患,又让阴森的紫禁城焕发光彩。
在院长心目中,故宫“至大无外”
▽
单院长知道,博物馆是文化和游客的交流之地。
修缮文物、清理垃圾,也是为了更大地开放故宫。
从一开始开放的30%,到2014年的52%、
2015年65%、2016年76%、2025年85.02%。
曾经许多“禁止入内”的场所,成了热门展区。
在“院长大人”的支持下,
许多帝皇也开始在网上“卖萌”,
各种“萌贱”画风的皇帝、妃子、宫女爆击人们的眼球。
他们口吐金句,大开脑洞,把创意文化玩得风生水起。
其中,朝珠耳机还获得全国文创产品大赛第一名!
在2014年,单院长也获得了文物保护专业内
最高学术荣誉“福布斯奖”。
前不久,他又亮相《朗读者》节目,
“院长大人”和“看门人”的身份为更多人所熟知。
节目上,他朗诵纪录片《故宫100》
某一集的解说词《至大无外》。
护好故宫的一砖一瓦,再传它600年
▽
一年四季,故宫之景各美其美,
一砖一瓦相叠,一墙一树呼应,
有时白雪皑皑,有时棉柳依依,
这座屹立数百年的宫殿在单院长的守护下焕发出新的生命。
穿越6个世纪的故宫,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到2020年,就是故宫600岁生日了,
单霁翔院长也有自己的心愿:
“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让9000间房,180万件藏品,一直流传下去。
而作为故宫的守护者、“看门人”,
他的幸福也很简单:
“当朝霞满天的时候,当日落西山的时候,
当月亮升起的时候,望着故宫,
我心底就漫出一种静静守护故宫的幸福。”
· 今日互动话题 ·
准备什么时候去故宫?看文物?还是见院长?
...
-----------------------有礼有节®品牌专栏-----------------------
...
1本日历=5个团队+50人+300天的一场文化复兴
(点击标题可转跳)
---
2018年《传家日历》现货发售
---
【淘口令购买】
有礼有节¥2018传家日历¥抢先预览(复制整段文案,打开手机淘宝即可)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