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碧潭飘雪
江山文学精品散文
“母亲节”的日子临近,虽是个洋节,在中国,似乎还不那么隆重,但是,随着开放的春风将这个节日吹进华夏大地,很欣慰越来越多的人能提起此节,也想借此机会表达子女对母亲的回敬。敬母亲,孝母亲,不是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也不只是在母亲节这一天,而是希望通过这一天,更能体现出对母亲真正的孝和敬。 前些日子住院时,看到的两个镜头,一直交错着浮现在脑海,两种不同的对待母亲的行为,留给我的感受是那样深刻。巧的是,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儿子,女儿耐心地夹着饭菜一口一口喂给右手骨折受伤的母亲吃;儿子却只顾自己吃,吃完起身扬长而去,不管同样是右手臂骨折受伤的母亲。在这里住院的患者,大多是断胳膊伤腿的,只有少数是腰椎,或颈椎病患者。无论伤到身体的哪个部位,都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特别女儿毫无半点愠恼之色地反转身给妈妈喂饭这一幕,瞬间给我的心灵一个震动,一种感动与温馨油然而生!我向她们投去赞许的目光与敬意,母女俩反而不好意思地笑了,尤其妈妈“哈哈哈……”的笑声,那是从高原飘来的天籁之音,那样纯朴、响亮、清脆与悠扬!在这开怀的笑声里,传递着人间至纯至美的情感音韵,传递着母女之间的真爱,那是幸福与温暖的交融。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而平凡的举动,却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母慈子(女)孝”的优良传统,体现母女心心相应,映衬着母亲对女儿的教育传承。这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礼数,在这个藏族女儿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与传承。这个场景,深深地印进了我的脑海,荡涤着我有些沉落的灵魂,我的心澎湃着,久久难以平静…… 而另一个画面却令人大跌眼镜,身为儿子却没那位女儿做得好。看着夹不起来菜,刨不起来饭,倒不了汤喝的妈妈,还有脸上那一丝失望与无奈,心里不由得涌起一股酸楚……第二天中午又碰上这对母子,重复着前一天同样的一幕。此时,食堂人声鼎沸,这位妈妈却显得那样孤单。我不知道是男人好面子,不好意思给母亲夹菜喂饭?还是男人的粗心,根本就想不到母亲左手夹菜吃饭不方便?但至少应该懂得坐在旁边,等妈妈吃完了陪着妈妈一同离开。我们还可以设想,假如受伤的是儿子,妈妈会怎么做?那种心急如焚、焦头烂额、心痛爱怜、跑前跑后、嘘寒问暖……的情景,我们不难想象吧。这是检验对子女采用传统德行教育,和娇惯溺爱,一味灌输金钱第一的不同教育方式的两面镜子,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作者:碧潭飘雪
江山文学精品散文
我在想,都是生活在同时代的女孩和男孩,对待母亲的行为表现,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从这两个画面折射出,经济条件不同,家庭教育方式不同,孩子对待母亲的举动上,也呈现出两个极端表现,如同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所以,个人一直有个偏颇的认为:教育孩子还是传统点好!传统,不是完全复古,而是继承民族精髓,传承发扬先人好的经验和哲理思想。俗话说:黄荆条子出好人,不完全对,但有一定道理。孩子从小不能娇惯溺爱,否则是既误孩子,也害自己。 暮春时节,生命的绿意随着季节走远,正盎然在眼前,一株榕树巍然不动,任枝叶在风中摇曳,就犹如一个母亲,坚强守护着身边的儿女。射进窗户的一束阳光告诉我,室外,紫外线渐强,气温渐升,花谢苗壮,果成型,生命的孕育过程,已经三分之一,只待阳光和雨水的温暖与滋润,光合出营养,孕育果实的成熟。瓜果的缔结和成长是完全的自然过程,而母亲孕育胎儿,不仅有自然过程,更多是人为的培植过程。 母亲孕育胎儿,是一个伟大的生命工程。一个孩子的生命,只要依附于母亲的身体,母亲便为其倾注一生,付出一生,直至终老。起初,要忍受各种早孕反应和不适,恶心呕吐,饥饿虚空;因胎儿吸收营养,体质下降,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综合征,同时还有心理和精神上的变化。以及一天天隆起的肚子,给身体带来变形的不适与痛苦等等,时时折磨着母亲的身心,整个孕育的过程都是一段煎熬的日子。甚至在“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中影响下的各种忌讳,甚或不惜改变饮食起居习惯,舍弃兴趣爱好,一直到十月临盆,胎儿呱呱坠地。之后的哺乳、把屎把尿,不厌其烦,教导和培育……无时无刻不让母亲的心血如清泉般淌出,倾注到孩子身上,直到生命终结。 常言道,“当家三年才知盐米贵,养儿十载方报父母恩。”当长大了,自己成家立业,独立经营生活时,才知道柴米油盐的日子不容易;当生育儿女后,自己经历了把屎把尿的艰辛与曲折,才会慢慢领悟到父母曾经养育自己的不易。勤俭持家,踏实度日,是一种风貌;感恩孝道,善待父母,是一种传统美德,一种最起码的人伦道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物质基础得以提升,包括衣食住行,都随着经济条件发展而改变,这一系列的变化,也给我们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课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榜样,是传给子女们优良传统呢?还是灌输金钱第一的观念?种什么花结什么果,值得每一个社会人深思的问题! 父母生了你,给了你生命,养育你成人,教会你生活的本领,做人的根本道理,品格的培养,让你成为顶天立地、接续生活,传承生命的使者。当父母老了,病了,用我们的感恩之心,去尽一份孝道,这是我们天经地义的责任。给父母洗洗衣,做做饭,趁节假,“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上爱人,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这是最基本的体贴,父母也会开心得幸福扑面;父母生病了,能陪伴病床前,端一碗药,递一杯水,说几句慰贴的话,也能暖父母的心窝窝,让他们的病痛(心理)少去三分。
作者:碧潭飘雪
江山文学精品散文
春节回家,我还在门外,看见母亲,张嘴一声“妈”还没出口,一身臃肿,九十一岁高龄、耳背、意识有些恍惚的妈妈,迈着蹒跚的步履,颤巍巍地向我伸出了右手。我跨步走到妈妈跟前,伸出左手,两只手一接触,妈妈就把头靠在我的手臂上,激动得哭了起来。我拥着妈妈,一边安慰着她。在我的安慰声中,渐渐平静下来的妈妈,开始絮叨些我们听不太懂的“神话”,时而平缓地叙说,时而开心地笑着。我握着妈妈干涸皱裂的手静静地听着,心里泛起酸涩的幸福…… 看着妈妈的激动与开心,我又想起去年11月份回家,那天早上我起来上厕所,妈妈以为我走了,打着手电追出来到处找我的情景。当在厕所里找到我时,“哈哈,你在这里!”那孩童般的笑声与举动,令我既好笑,又如打翻了五味瓶……泪水不自觉地溢出眼眶,滑落了下来。父母的要求其实真的不多,年老的他们,唯一期盼儿女能常陪在自己身边,让一颗历经沧桑的心,有个安全感;睁开眼,能看到你一张笑脸,便心安。 昨天跟五哥打电话,五哥说妈妈这一阵又胡话连篇,成天絮絮叨叨……听后心里忧心忡忡,不知妈妈这盏灯火还能熬多久?纵然奄奄微火,对儿女也是一种幸福的期盼。健康长寿,那是一种愿望,而岁月的无情,总是没有人能抵挡,生命的自然规律,没有任何人能改变。唯有,趁父母还健在,尽一份暖心的责任。 我们的教育先贤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我们不仅要尽心侍奉父母,还要尊敬他们,狗和马也能效劳人类,如果我们只养不敬,那跟狗和马没什么区别,甚至“狗马”不如。可看人们对不孝之人的痛恨与贬斥之极。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我们许多人都耳熟能详。孝,是人类的基本伦理道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或许我们很多人都做不到绝对的孝,我也做不到,但是,最基本的“养”和“敬”,是必须的。 五月,是一个温暖的时节,康乃馨绽放出她的温馨与柔和,花瓣儿的褶皱饱含着母亲的辛劳、无私与慈爱,正如她的花语,包涵了热情、无私、宽容、慈祥与魅力等等所有赞誉母亲的词汇;朵朵殷红,犹如浸染着母亲的心血,散发着我们赖以成长的乳香。为子女,母亲不畏艰辛,不顾自身安危,时时处处为孩子着想,以孩子为重,唯孩子以先。今天,我们拿什么回报母亲?不急不躁,冷暖适宜,就以五月的气温正好;有一颗温热的感恩之心,一个谦和的话语态度,便足以蕴开父母的笑脸。 ——谨以此文献给天下辛劳一生的母亲,祝福所有的母亲安康幸福,晚年无忧,节日快乐!
编者按
今天是母亲节,首先代表风恋碧潭编辑部祝福飘雪社长及社团所有母亲,和所有文友的母亲,节日快乐,平安幸福!作者开篇提出母亲节到来,我们拿什么回报母亲,孝敬母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与回报。以自己在医院住院期间亲眼所见的两个事例作引子加以佐证,用对比的方法和朴实的语言叙述,发表自己的感慨与感想。接着作者以暮春时节“花谢叶茂,果成型”的植物为类比过度,联想并简述母亲孕育胎儿过程中的痛苦与艰辛,这是一个伟大的生命工程,世上每一个母亲都是生命工程师。有句古话叫“养儿防老”,而事例中,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儿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举动上,却分化成两个极端表现,儿子做得不如女儿,为此作者发出感慨:都生在同一时代,为何儿、女在对待母亲的同样事情上却有天壤之别?作者大胆设想,这与不同的家庭教育有关。用传统教育与娇惯溺爱,甚至灌输金钱第一观念的两种不同教育方式,势必带来两种不同的结果,两个事例便是两种方式的两面镜子。那么对待母亲,我们该如何做,作者用自己的行为做了引导:“有空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帮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握着母亲的手静静倾听,哪怕是听不懂的“神话”,母亲也会开心;父母有个三病两痛时,能陪在病床前端口饭,递杯水,做到最基本的生活体贴,平时一个好脸色,一句温和暖心的话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就“足以蕴开父母的笑脸”。语言凝练、朴实,主题鲜明积极,有现实的警示与教育意义和引导作用。拜读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好飘雪社长!【编辑:风恋碧潭编辑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51613】
碧潭飘雪
作者简介:笔名:碧潭飘雪(江山ID),雪莹,本名赵前香,汉族,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打工为生。业余时间喜欢用文字抒怀,多以感想,或小杂文,散文为主,初涉现代诗歌。文字发表于《三江源文集》多期,海口网红树林频道、中国散文网、中国诗歌网、火种文学网、湘韵文学网和江山文学网、《西南商报》副刊和天津《宁河工讯》报,江山文学网风恋碧潭文学社团创始人之一,社团社长,江山优秀社长、明星版主。
江
山
文
学
风
恋
碧
谭
风恋碧潭社团
宗旨: 以文会友,用心交流,以诚相待,友谊至上。用文字书写梦想,在文字的天空中放飞灵魂,自由翱翔!
文友交流群号:211098995
江山首部幽默职场
喜剧《鸡毛蒜皮》,此剧正在热播中,手机扫右侧二维码观即可观看精彩剧情!开心与你同在!
江山文学网目前拥有作者八万人,作品70万余篇,是创作群体最为广泛的文学原创网站。开设栏目有:长篇频道、短篇频道、江山征文、江山萌芽。短篇频道:情感小说、传奇小说、江山散文、杂文随笔、诗词古韵、江山诗歌、作品赏析、微型小说、影视戏曲、微电影剧本。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军事历史、青春校园、经典言情、悬疑武幻、剧本连载。
其中江山“萌芽”是全国中小学生习作园地,专门选拔优秀编辑一对一,手把手对孩子作品的不足与亮点给予细心修改和充分肯定,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制作:满天星
江山微信推广团队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