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去进口超市买10块/个的牛油果,被逛菜市场的老妈diss了
日期:2017-10-02 来源:博库悦读 阅读:

去进口超市买10块/个的牛油果,被逛菜市场的老妈diss了

杨小姐建了这个吃喝玩乐群的时候,正好是七夕前几天。群里的妹子多,A po出一束花,红玫瑰,开得正烈,B 反手发了配色清雅的一束,还顺带说一句“我对玫瑰倒不是很感冒啦,我男票送的这种比较符合我口味”,C 又不甘示弱,知名文艺鲜花品牌价值998的花儿发到群里,大家消停了好一会儿,直到杨小姐来了句:诶,我们老夫老妻啦,今年他只送了我一枝花。

大家一看配图:花儿附带了大钻戒一枚。

杨小姐最初并没想炫耀,但是看到群里妹子们攀比上了才怼一怼以显示群主威严,她还真没想过,一个七夕,晒花还晒出鄙视链了

近几年,大家一定逃不开一个词儿——消费升级。听起来非常的正经,有点唬人,但其实在朋友圈一问:你都经历过哪些消费升级?大家还真的都处在生活的“升级换代”之中。

“英雄联盟我竟然花钱买皮肤了”

“以前用大宝,现在用Lamer。”

“以前在家用 Nespresso,现在自己磨豆子手冲”

“一切能用机器代劳的就不动手…扫地机器人、洗碗机、电动牙刷……”

表面上看,大家的小日子都因为消费升级变得更好了,但实际上,由此带来的消费市场的虚假繁荣,消费者借由消费品被贴上“小众”、“好品位”、“新中产”的标签,我们正在过的也可能只是被商家垄断的“美好生活”,而所谓的“消费升级”带来的,还有鄙视链和由此产生的阶层优越感……

菜市场、进口超市与电商

回家探亲前的一周,老妈就已经在电话里像往常那样问我:你想吃什么?我让你爸去买。

这仿佛成了每次归家的惯常:吃几道家常菜。虽然为了不让父母忙前忙后我宁愿带他们下馆子饕餮一番,但二老可不这么想,我爸往往会说:“饭馆有什么可去的,不实惠,也不一定好吃。”索性就很少再提,由着他们去忙活。

这家常菜除了是爸妈亲自下厨烹制的以外,食材的来源也够接地气——他们直接菜市场,甚至清晨四点去早市赶那波最新鲜的菜来买。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回家我都有种莫名的“落差”,我有多久不接地气了?

习惯了大城市里的进口超市:冷冰冰的茄子、黄瓜、西红柿被包裹上保鲜膜摆在货架上论个儿卖;名字前加上个外国名身价就更不一样了,比如什么澳大利亚脐橙、秘鲁蓝莓、文莱蓝虾;一份加了牛油果的蔬菜沙拉,三四十块的价钱并不便宜,吃着也不一定多美味,但美其名曰“绿色健康纤体中产”……

还有各种电商平台,也是让我接不了地气的“罪魁祸首”之一。塔吉锅、铸铁锅、雪平锅,一样不落的买回家,放在柜子里一年半载,拿出来光洁如新,消费再升级,锅具再加持,真还不如老妈手中上下翻腾的一口大锅,做出来的饭菜香。

为了尝尝久违的人间烟火,这次回去我强撑着晚睡综合症晚期的身子,跟老爸去了一趟家附近的早市,在箱子里爬得起劲的大螃蟹,论捆儿卖的新鲜蔬菜,拎着竹编筐边走边卖的鸭蛋,食材不再是冷冰冰而是带着人间的温度,鲜活的生活图景在我面前展开…

在家里啃螃蟹的时候我顺便思考了一下人生:进口超市和电商平台看似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实际上是不是也同时弱化了我们主动挑选、鉴别,与食材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和乐趣。超市里讲究营养搭配的便当,真的比家里的一口热乎饭更高级?

去玉渊潭看樱花,被飞日本的盆友diss了

到了本年度最后一个长假了,有旅行计划的朋友们想必都已经做好攻略了,一居君弱弱问一句:你们去的都是什么地方?本来旅行是一件自己乐呵自己爽就够了的事,但没想到,这个领域也存在深深的鄙视链,比如,时间倒回半年前,我就曾经因为看樱花被diss了……

那是一个三月末,一居君春心荡漾,想着趁着大好春光去赏赏花、吹吹风…来到大帝都著名的赏樱胜地——玉渊潭!只见男女老少们也出动了,相机、手机、自拍杆,有的站在高处轻扯树枝拍,有的身子凹出奇特造型拍,有的男生女朋友蹲地上拍…我呢,也不免俗拍了一张樱花照到好友群里。

不一会儿,一条消息弹出来:“这么巧,我也在看樱花。”

“是么?你也在玉渊潭么?”我飞快的打下一行字,发送。

“我在上野公园啦。”

“”

五分钟后,我刷新朋友圈,看到这位盆友更新的赏樱照。樱花树同样没挡住人山人海

不过我还是默默的删除了自己三分钟前发布的照片。

暂且不说,是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精力或者金力找个周末飞到东京,据说在旅行圈子里有条隐形的鄙视链,跟旅行团旅游的被自由行diss,去东南亚的被去欧美日的diss,去大众热门城市的被去鲜为人知的地方的diss,走常规路线的被擅长城市探险的资深玩家diss……

不得不承认,当我们消费升级时,我们总是不自觉的回首看看过去的自己,小小的感叹一下,然后头也不回的爬向新的消费阶层。消费鄙视链不是偶然的产物,它伴随着人喜欢对比的心理而来,人们总是想要追求所谓更好的、更美的、更优质的生活和自己,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升级而升级却并不算是明智。

名牌包还是设计款?选择题真难

最近一个刚入职场一年多的学妹跟我咨询关于“包包”的事儿,我当时心里就翻了个大白眼,问我这个问题真是…问错人了啊。想想自己那些年,把买包的钱都花在旅行和一些买着一时爽的“无用之物”上,这种问题自然回答不出来。

这个在金融圈混的妹子,高薪加持,身边不乏更高段位的人,大家每天上班下班,虽然多是衬衫、西服、套裙,但依旧在衣装的品质和细节上能分出个高低,见惯了前辈们背的大牌包,妹子有些焦虑,倒不是因为买不起,只是在掂量以自身的资质和实力,配不配。

你看,原来,决定消费升级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大牌永远推陈出新时尚潮流一波接一波,如果紧赶慢赶只是为了升级而升级,那么掏空你的钱包、透支你的信用卡是可预见的结局。而你没看到的是,当你在SKP、新天地疯狂烧瓶的时候,人家早就开始玩高级定制了……消费并不能提升你的阶层,最多让你假装自己是个中产罢了。

最后我跟学妹说:要不,咱试试小众设计师款?

-End-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一居生活志(iju-style)

版权归作者所有,博库悦读经授权发布

| 发送“书单” ,你喜欢的各类书都在这里 |

| 发送“共读” ,千万书友等你加入 |

这里还有个好玩有趣的微信公众号需要你的关注:博库图书馆

我有书,你有时间吗?下载“博库图书馆”APP,免费借阅热门优质电子书,快来扫一扫~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去进口超市买10块/个的牛油果,被逛菜市场的老妈diss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