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女士的女儿2岁半,身高88厘米,体重21斤,不算胖也不算瘦,看照片是个很正常的孩子,而且小胳膊小腿还很结实。最起码,比我儿子小时候要结实多了。
但A女士却接近崩溃,因为她觉得孩子不爱吃饭,太瘦了,接近资料上说的临界值,这让她寝食难安,不断给孩子做各种检查,彩超、CT,包括连大人都觉得十分难以忍受的胃镜。
没有任何医学上的检查结果能证明孩子有身体上的问题,医生让她放宽心,慢慢来,她却放不下,觉得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否则怎么会不爱吃饭呢。
而孩子为什么不爱吃饭?可以从她照顾孩子的方式中一探端倪。她每天不给孩子任何零食,精心炮制三餐,如临大敌一般地紧盯着孩子吃饭,晚上都不睡觉,随时准备给孩子盖被子,动不动就会因为孩子吃饭的问题崩溃、大哭。
所以孩子一到吃饭的时候就干呕,神经性地干呕,吃饭已经成为了一件让孩子恐惧的事情了。
很明显,有问题的不是孩子,而是母亲。母亲的焦虑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负面的压力和气场,让女儿一旦想要吃饭,就从内心深处抗拒,拒绝吃饭是她下意识反抗母亲有毒的爱的手段。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A女士放松心态,接受孩子没有病的概念,让孩子自己掌握吃饭的节奏,饿了才吃,饱了不吃。
但即使亲人和朋友们统一口径,苦口婆心地劝,她还是听不进去。她太爱这个孩子了,太害怕孩子出问题了,太担心因为自己的疏忽没有照顾好孩子而留下终生遗憾了。
| 2 |
B女士的老公是公务员,仕途顺利,刚三十岁已经任职乡镇府领导,两个人开始两地分居。
她很担心老公出轨,尤其是看到乡政府新考进来的小姑娘很多,个个都青春可人,她有严重的危机感,经常寝食难安彻夜难眠。
为了保证自己随时能监控到丈夫的情况,她甚至在老公的房间安装了摄像探头。她定期查看老公的通话记录,一旦发现有可疑的地方马上加以拷问。
其实她相信自己的老公目前肯定没出轨,但想想很多婚外情都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她就睡不着觉,万一自己男人不想,而别的女人主动导致呢。这年头,脸皮厚的女人那么多,谁知道自己能不能倒霉遇到一两个,就算是遇到一个也不行啊。
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对,没有信任的婚姻好累。可是管不了自己的焦虑,男人一刻不在眼前,她就想象他是不是和别的女人在一起。
像防贼一般的防着男人的女人,她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女人,时刻生活在遭遇男人背叛的恐惧中。她们严防死守,恨不得把男人拴在自己的裤腰带上才能放心,男人不上进嫌男人没出息,男人上进了又担心男人被别的女人看上。
我十分同情这样的女人。她们看守了男人,同时也丧失了自己的自由。她们自己从未拥有过真正的自我,也从未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过。
她们是婚姻的奴隶,被困在永恒的焦虑当中。而男人面对这样强烈的压迫感,往往逃离得更快。
| 3 |
C女士是个离异女性,她辛辛苦苦将孩子带大,这一路的艰辛就别提了,现在儿子马上就要大学毕业,她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轻松一点了。
但一次吃完饭,她和儿子谈未来的发展,谈崩了。儿子第一次痛哭流涕地对她说,“你永远都是这么强势,从来就不尊重我的选择,我想读木土工程,你非让我读财务,专业已经依你了,你又让我回家乡考公务员,我不想这么活一辈子,我想自己出去闯一闯,你知道吗?”
她从来不知道儿子对自己意见这么大,她一直都是一个容易恐慌的人,所以始终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着孩子的生活。现在社会生存这么艰难,不做公务员,他将来肯定是要奔波劳累的啊,哪个做母亲的愿意看到孩子这么活着呢。她太爱孩子了,舍不得孩子受苦。
她来找我咨询,想要知道如何能让儿子打消去外地拼搏的念头,“起码要回原籍,我都可以帮他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儿子这么对她,她很难过。“既然财务都已学了,却不愿从事财务工作,他能干什么?他幼稚又天真,又没有任何本事,又不爱学习,还受不了苦……放任儿子去外地,我担心他最后会流浪街头啊!”
听完她对儿子的描述,我也很难过。一个做母亲的,居然把孩子形容成如此一无是处,她口口声声说自己爱孩子,却认为他离开自己就一定会流落街头,她必须要控制他的人生,来满足自己,而不是孩子的需求。
孩子对这种爱的方式完全厌恶了,因为爱已经变成了一种极为消极的暗示,“离开你的母亲你将一事无成”。
| 4 |
适当的担心是一种爱的表示,但过度的焦虑则是一种病理性的表现。
焦虑的人永远用力过猛,他们永远给的太多,不管对方需要不需要,一定要强塞过去。
焦虑的人表面上看担心的是他们所爱的人,但实际上,他们是因为本身缺乏必要的生命能量,没有安全感,不相信自己能够驾驭好自己应该承担的角色和责任。焦虑来自于内在,然后映射到让人的身上。
比如,文章中那位紧张的妈妈认为自己不具备照顾好孩子的能力,没有安全感的妻子认为自己缺少被爱的资本和魅力,控制欲强的母亲认为自己无法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可以独立的孩子。
所以在她们的眼中,小宝宝是不懂饥饱的,丈夫是不诚实的,儿子是脆弱的。
焦虑的人总是相信最坏的可能:
我控制你是因为我不认为你有能力表达自己的需求,你在没有我帮助的情况下一定会倒霉、失败、甚至死亡、血肉模糊,各种可怕的场景在没有出现之前就在他们的心中上演。
“这样的担心,无异于诅咒。”心理学教曾奇峰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结论。
无法怀着最美好的意愿去祝福和鼓励自己所爱的人,却不断采取一些过度的控制手段,下意识地诅咒他们,被焦虑掌控的人会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得极为糟糕。
于是,越想成为一个好妈妈的母亲,越会变成一个很不称职的母亲。越是想努力珍惜婚姻的妻子,越会成为一个很不讨人喜欢的老婆。
无节制的爱就像无节制的洪水,有巨大的摧毁力。
过度的焦虑就这样逐渐毁掉了很多人生,而他们自己却有一种不自知的愚钝。
如果你也是一个焦虑的人,请记住,焦虑终究是来自于内在的伤和痛,它无法被别人治愈,只能自己用自信和强大去化解。
解除焦虑的钥匙藏在自己对待自己的方式中。
对任何人,都不要爱得太多,要爱得恰到好处,永远留三分余地,给自己。
你种下努力,就会长出坚强。
你放弃焦虑,才能收获平和。
-END-
本文文字原创,配图来源网络
近期相关文章推荐
▽
如何和多疑的控制狂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