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枯荷之美
日期:2014-10-16 作者:梁惠娣 来源:网络 阅读:

  引导语: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荷花,不单单因为它的美丽,更在乎的是它所代表的一种品质。

枯荷之美

  傍晚,散步的时候,不自觉地走到了荷塘边,才惊觉秋之况味更深更浓了。

  荷,最早出现在《诗经》里。《诗经·郑风》里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之句,《诗经·陈风》里也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之语,荷,像一个窈窕的美人,从远古时代渡水而来,风姿绰约,千娇百媚。

  秋天的荷塘,已是半塘枯色。花已凋零,荷叶变得苍老枯黄,但是还高高地举着,远远看去像一朵盛开的褐色的花,大朵,新奇,很有“菡萏香销翠叶残”的意味。荷叶下,一朵朵向上擎着的莲蓬,沉甸甸的,宛如一个个喇叭,在秋的荷塘上高唱。一池秋荷,如一群舞姬,褪去了夏天红裙绿带的盛装,换上了褐色的纱裳,与秋风共舞,舞姿曼妙,美韵飞扬。

  秋天的荷,有一种别具一格的美,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许多赞美秋荷的篇章。

  白居易的《衰荷》是一首动人的惜荷佳作:“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这是元人刘秉忠写的一首《干荷叶》,秋荷之景,犹在眼前。明代画家文征明在《钱氏池上芙蓉》中也说:“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从这个角度看,秋荷要比热闹非凡的夏荷更具审美内涵。

  枯荷无疑是晚秋萧瑟衰败的表象,但也是莲饱藕肥的象征。繁华过后的枯荷败叶才能显示出这种大彻大悟的、震撼人心的大美。君不见,在荷塘的这边,有巧笑的妇人正在采莲,一叶小舟正慢慢地移动,小舟上的箩筐里,装满了青褐色的莲蓬,莲蓬里是饱满的莲子;一中年男子在荷塘那边佝偻着身子拔藕,他低着头,把双手深深地探进泥里,然后用力拔出一串串带泥的莲藕,再把莲藕丢进筐里。据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中国四大美人之一杨贵妃,以白玉米配珍珠粉、人参末,调藕粉成膏涂面美容,从而凝脂生辉,青春常驻。(好文章 www.wenzhangba.com)

  此外,莲子的生命力超强也更令人折服,听说一颗在厚尘里沉睡了几百年的古莲子仍能萌发胚芽,具有长盛不衰的气势,引发了不少人对多食莲子益寿延年的遐想。李渔《闲情偶寄》中《芙蕖》一文,更是对荷之实用性作了最详尽的表述:“……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荷塘畔成了我这个秋天散步常去的地方,欣赏一池残荷舞秋风的同时,更引起了我对生命内涵之厚重思考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枯荷之美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