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由故宫开咖啡馆所想到的
日期:2018-12-18 21:32:42 作者:清浅K 来源:好报 阅读:

由故宫开咖啡馆所想到的

  长按上图试试,看有什么神奇

  除了传统国学中国又有什么可称之为中国文化呢?

  作者:清浅K(“开始写吧”写作成员

  1

  故宫开咖啡馆感觉特别棒。

  故宫代表着中国最正统尊贵的文化,故宫能有这样冲破藩篱的创新,可谓我们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解放,一个飞跃,一个希望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被国际世界了解的却很少。被了解的也是一些俗气的,丑陋的。相反,像日本的茶道,插花等文化却被国际社会青睐欣赏

  同为东方文化的代表,日本文化被西方认可精致、美,中国文化被西方认知迂腐奇怪我想这与中国希望记住些什么文化,希望被世界如何认知,又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定位有关

  包括中文,被看作是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其与西方语言体系截然不同固然是一个原因,与我们对中文的定义传播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希望传播中国文化,花巨资在各国开孔子学院,却效果甚微。这是一个中国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孔子学院里教授“国学”,即四书五经,古典名著

  从文化的定义来讲,最古老的是最根源的,最经典的是最好的。正因为此,国内现在也提倡国学,从幼儿园开始就背诵三字经

  可是,从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角度设计者们是否考虑过所谓国学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对中国文化的代表性

  国学里的很多思想是扭曲的,比如愚忠愚孝,很多思想被广泛地批评过,无法运用到现代社会。

  那些学问,就算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的成年人来讲也是晦涩难懂内心质疑,强烈排斥的。且不对正确进行讨论,单从教育和传播的角度来说,被排斥的东西无论如何都是很难广泛传播的。

  我们拿着同样的这些东西去国外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去宣讲,又怎么能起到好的效果呢?

  然而,这里一个隐含的问题是,除了传统的国学,中国又有什么可称之为中国文化呢?如果将那些看成是古代文化,那么中国的现代文化是什么?

  我在给孩子故事书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可以给小孩读的中国的故事以国学衍生而来的历史故事为主,晦涩难懂,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与需要孩子学习的现代理念没有关系。

  相反,西方小孩子读物则更多是贴近小孩乐趣兴趣的故事,英国没有在小学一二年级时让小孩阅读伊丽莎白女王,法国也没有让小孩从小阅读路易王室和拿破仑。

  我的小孩在双语教学中长大,小孩阅读英文故事的兴趣自发的高,因为故事好玩,不用我说,他们自己学校图书馆借来必迫不及待地看完。而我努力让他们读《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就算是由我来讲解儿童版,满满的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皇帝农民起义等,也让我没办法在小孩的头脑构造理解这些的体系,也质疑这个的必要性

  因居住海外,小孩的中文教育要由我自己来。开始时,我拿了中国的小学语文教材,请了来自中国的家庭教师,认为这是最容易的办法。后来,我却发现小孩学得很费劲,兴趣皆无,而且学不会。

  偶尔听到几次老师怎么教孩子后,我有个隐隐的感觉,拿着教材仔细翻阅之后确定了我的感觉:中国的语文教材不以语言教学为主旨,夹杂了太多的爱国教育和文化教育而翻看小孩的外语教材,里面的内容纯粹知识,不需要有文化的语境去学习。换句话说,适合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人学习。

  我的小孩学校里也开设了中文课。来自中国的中文老师,在开学第一课就迫不及待地介绍了中秋节文化、春节文化,没上几节课就讲起了长城、故宫。

  我问那些蓝眼睛皮肤的孩子学到了什么,他们耸耸肩。

  我的直觉是,开设中文课目的是学中文,中文作为一种象形和会意文字,本来就让习惯字母文字的西方人感到困难,再加上厚重的、独特的、相距甚远的文化,岂不让中文学习更难?

  通过这些让大家了解的中国,只是一个古旧的中国,怪不得很多老外今天来到中国看到高楼大厦大吃一惊,看到地铁、圣诞树,都觉得不是中国。

  2

  中国从古代帝王年代进入一百年的战乱,再经历几十年的内部斗争,真正的和平大概只有四十年时间。我们的文化也因此是古代文化,战争文化,斗争文化,及近四十年来的和平年代的文化。

  在我们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与西方接轨的同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是否希望认同西方文化,如何处理在西方文化日趋强盛情况下传承中国文化,如何在西方文化主导的国际环境下做到国际化。

  国际化的命题貌似是一个经济命题,其实与文化息息相关。它涉及到中国人如何在国际环境中具有国际竞争力,比如在跨国企业中,全球高管鲜见中国人的身影,不是因为中国人的学识能力,而在于文化融合难度;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问题,挑战不在中国企业的经济实力,而在于文化。

  再与日本文化比较。日本文化是一个封闭的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很差。但日本的文化,甚至企业文化却能独树一帜保留其独特性,并被国际接受

  我想二者之间的差别说明,中国虽有几千年的文化,现在却缺乏清楚的定义。没有定义清楚的文化呈一片散沙,也就缺乏凝聚力和传承性。另外,文化是形而上的东西,其生命力却取决于实用性。与时代脱轨的文化很难生存。

  日本文化为何能被认可被效仿,让以其主导的日本企业曾经名噪一时

  中国的什么文化在推动生产力,推动发展,推动民众素质,推动其他我们需要推动的东西方面有效的呢?如果缺少这层实用性,也是无法让文化传承和传播的。

  回到故宫开咖啡馆这件事,我想表达的是,中国历来将自己的文化置身于西方文化之外,我们引以为傲的是古代文化,是与西方不同的,让西方不理解的文化。我们希望自己有神秘性,认为自己高高在上。而这一切都让我们的文化无法传承和传播。

  故宫咖啡馆是一个象征,象征着我们放下身段,顺应时代,拥抱西方文化。这对于让中国文化如何被子子孙孙理解、接受,如何被多元文化理解和接受意义重大

  然而,故宫咖啡馆对于文化的意义只是一个尝试,并不能就此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天翻地覆作用。它顶多是一个走下神坛的事例

  如何从根本提升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和传承力,需要我们勇敢去伪存真,不盲目地全盘抓住传统,而是于摈弃,敢于拥抱,敢于重新定义,敢于坚持

  清浅K:在自我探索道路上的思考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由故宫开咖啡馆所想到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