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讲一个真实故事,我的好朋友**的故事。也是一个90后单亲妈妈的故事。
**93年出生,今年25岁。她每次去约会,都会带着4岁的儿子。
其实这些年,我们90后中,很多人当了爹妈,还有很多人成了二胎爹妈。当然也有很多离了婚。
但每次听到这些消息,我都会有点震撼。我总觉得,我们这一代还没来得及长大,就要经历结婚离婚、养儿育女,到底要怎么过好这一生?
**跟我讲述了她自己的故事。她的故事告诉我,作为一个年轻的单亲妈妈,面对生活需要有多大的勇气。而当你有了足够的勇气,可能就会有足够的运气。
“单亲妈妈,就是个次等品”
在大学里,**喜欢上隔壁院的一个男生,很快就在一起了。大三,她发现自己怀孕了,那个男生因为这个,跟她迅速结了婚。
他愧疚地跟她说:结婚是出于道义,但道义终究抵挡不住他的个人追求。比如,他想出国深造,他还没有准备好过家庭生活,以及,他其实更喜欢另一个女生:他大学的同班同学。
于是,**在结婚一年后,成了一个大学刚毕业、前途渺茫的单亲妈妈。
巧合的是,**自己也是单亲妈妈养大的孩子。
她父母在她上小学的时候就离婚了。妈妈一个人把她拉扯大。但比起自己的儿子,**要幸运一点:即使父母离婚,也没有影响爸爸对她的爱。她童年的大部分周末,都是在爸爸家度过的。而她自己的儿子,一岁之后就没见过爸爸。
同样作为单亲妈妈,**的妈妈很清楚她的女儿要面临什么:无数人的流言、白眼和认为她们“掉价”的刻薄评价。
“那个姑娘年纪不算大但也不小了(我注:明明才25!),离过一次婚,还带着一个孩子,长得倒是挺不错,可是家境一般,何况她妈妈也是离婚的。”
媒婆答应她外婆,一定给她选一个“好人家”。然而**的几次相亲经历,都堪称车祸现场。
第一次是一个比她大20岁的大叔,女儿都上大学了。第二次是一个坐着轮椅的中年男子。还有一次,对方明显喝醉酒了,而且看样子,他显然天天都喝得那么醉。
“在我们这里,一个女孩不管多大,只要离过婚有小孩,他们就会把所有‘娶不到老婆的男人’都介绍给你。”
“回去吧”,妈妈对她说,“不是回家,是回上海去,你属于城里。”
于是,孩子三岁那年,**带着他回到了上海,在一个金融公司上班。
“约会可以,但得带上我儿子”
一个单亲妈妈在大城市里带着小孩,还可能谈上恋爱吗?大概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公司的同事都知道,谁要是跟**约会,就等于跟**娘俩约会。除了上班时间,她去哪儿都带着儿子。
一开始,公司里的一些男人看到这个年轻又可爱的女同事,争先恐后地约她吃午饭,出去玩。
对话常常是这样的:
“周末有什么安排吗?要不要一起吃饭?”
“可以啊,但我得带上我儿子。”
“啊……那改天吧。”
作为在北上广工作的单亲妈妈,**的一天,除了睡觉,几乎没有一分钟属于自己。
她6点起床准备早餐,送孩子去幼儿园,然后上班。下午幼儿园放学,她步行到幼儿园,把孩子接到闺蜜家也是孩子的干妈家,再接着回去上班,下班再接他回家。
但偏偏有个人,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她。
“反正我是不能再满意了”
有一个周末,他看到一个漂亮的女生带着一个小孩在买冰淇淋。下一个周末,他又看到了他们。下下个周末,他们还是在那里。
他见过季票用户,但没见过那么爱吃冰淇淋的季票用户。他们仨,因为吃冰淇淋认识了。
他对**一见钟情,而**的儿子——他可以不厌其烦跟他玩上8个小时。
浩子说,让他真正迷恋上**的,不是什么浪漫的约会,而是她教会小孩“死”的那一刻。
有一天他到小松的家里,看见**的儿子蹲在地上要碰墙边的插座,**发现了,很严肃地走过去跟他说:不可以碰那个东西。
“碰到会怎么样呢?”儿子问。
“你会死。”**平静又严肃地对自己的亲儿子说:“被插座电到,你就会死。”
熊孩子虽然并不能理解“死”是什么,但也能感觉到,“死”是一件很严重,很严肃的事情。从此以后,他再也不会用手触碰电插座了。
浩子那一刻觉得,这样诚实又成熟地教育孩子的妈妈,真的酷毙了。
认识5个月后,浩子把他们母子请到了他家做客:家里还有浩子的父母,他们明显有些尴尬,但并没有说什么。
“不管你们满不满意,”浩子对自己的父母说,“反正我是不能再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