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答题,在复习阶段将所学知识点掌握扎实是不够的,还需要同学们掌握一些技巧、记住一些答题术语,才能更好地在考场上发挥所学!
今天小编继续为同学们分享高考政治答题术语,今天的内容是围绕文化生活展开的,主要梳理了三个大方面的内容,文科考生,如果对这部分掌握不扎实,就一起背一背下面的内容吧!
高考政治答题术语:文化生活
[临考嘱托]
(1) 一定要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例如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科技创新对文化的作用、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对文化生活的复习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要突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2) 将教材中的各种文化进行对比梳理,明确各种文化间的区别和联系,包括含义、原因和措施等方面。站在整个文化生活角度,注意将各种文化发展的措施进行整合,将各种文化的作用或意义进行整合,以便在解答题目过程中全面调动知识
[高考政治答题术语必背内容]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民族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当前的社会与个人发展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6.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8.文化发展能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措施类知识分析“怎么办”方面的问题
1.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1)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3) 在实践过程中,坚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2.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 尊重文化多样性,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 通过商业贸易等途径,运用大众传媒等手段加强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3)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1)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 重要途径 ①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 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三、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措施类知识分析“怎么办”方面的问题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其引领社会思潮。
3.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4.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5.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6.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7.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公民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8.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双百”方针、“双为”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9.加强对文化的管理和引导;坚持文化形式多样性的同时,弘扬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