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闻天下
他只要拍了谁
最好的照片
年轻时的肖全很冲。
1990年,三毛在成都。
他的一个朋友告诉他说:
可是肖全根本等不了那么久,
三毛看了之后说:
肖全向她发誓:
“你给我一下午,
我保证给你拍出最好的。”
三毛最后一组照片
那天下午,
三毛穿上“乞丐服”,
背起一个硕大的旅行包,
和肖全行走在成都小巷子里。
当时有一把竹椅子扣在门上,
三毛就扔掉凉鞋走上去,
那天下午,天光刚刚好,
她对肖全说:“你知道吗?
我十几二十岁就梳着短发、
背着包满世界地漂,十几年过去了,
还是我一个人。你瞧,
这是一个多么倔强的女人…”
第二年,肖全想再见三毛,
肖全总说,
选取的很多人物,
在给三毛拍完照片之后,
这本影集落到杨丽萍的手中,
杨丽萍就托人找到肖全,
让他给自己拍摄照片。
这让他和杨丽萍之间,
杨丽萍也成为肖全拍摄的人里,
几乎每隔那么几年,
他都会为她拍照。
年轻时的杨丽萍
肖全永远忘不了,
那天杨丽萍和他抵达长城,
身披三四米的长布站在城头。
大风吹来的时候,
只见杨丽萍将长布散开,
整个人像是一束盛开的花。
拍摄前,肖全挺担心的,
在杨丽萍的右手边,
就是十几米高的城台,
但站在几米远的地方,
肖全完全顾不得这些了:
“当时只有我们两个人,
那种美真的要把我压碎了。”
像这样的照片,
肖全拍下的还有很多。
张艺谋、陈凯歌、窦唯、
唐朝乐队、北岛、舒婷、
苏童、李保田、陈冲…
凡是现在数得上名字的,
整个中国文艺界的英雄人物,
几乎都出现在他的镜头里。
对于肖全而言,
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事。
他出生在成都,
17岁那年,用一台借来的相机,
拍下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
第二年,他去了部队参军,
扭过头一看,身上像触电一样。
整个海面像是被煮沸了。
当时肖全想,如果这样的景象,
能被永远记录下来该多好。
21岁那年,
他拿到了第一台相机。
肖全拿着相机,爱不释手,
我在旁边给拍照片,根本没计划,
仅仅是因为拍着好玩。”
对肖全说:“你不要轻易拍,
因为你只要拍了谁,
就是那个人一生当中,
最好的一张照片。”
朋友的话,
北岛、舒婷、顾城等汇聚在成都。
就是肖全在这期间拍摄的。
顾城和谢烨
“很多人以为这是在顾城家中,其实不是,当时顾城说,希望照片能有一种家的感觉,我就让他俩在酒店的窗口坐着,顾城看向外面,谢烨手靠在他肩上。两人目光平和而温馨。”
那时,顾城有一种孩子般的纯真,
肖全想不到,仅仅7年后,
顾城会用斧子砍向谢烨,
然后在一棵树上自缢身亡。
·音乐·
▲崔健。中国摇滚乐教父,一曲《一无所有》唱出了那个时代无数青年人的心声,歌词被收入语文选读教材。拍这张照片时,崔健正为亚运会筹集一百万,肖全在一个体育馆外面拍下了崔健,这是他最满意的照片之一。他说:“当时崔健站在那个位置,就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
▲窦唯。那时还是青涩少年。仔细看的话,会发现现在的窦靖童,侧脸太像窦唯了。下面这张照片,是窦唯录完了自己专辑的时候。他让肖全帮自己拍一张照片,那朦胧的光线,好像那个时代里音乐的光亮。
·电影·
▲张艺谋。95年他和巩俐在片场。拍摄间隙,巩俐为他按摩肩膀。肖全曾说过:“张艺谋是我见过的最用功的导演,他可以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全天处于兴奋状态,把全剧组的人都聊瘫了,自己还在那里琢磨。”
▲陈凯歌。那时候他正筹备《霸王别姬》。陈凯歌那时候大概想不到,这辈子的巅峰来得如此之快,而后来这个巅峰是如此难以逾越。就如《霸王别姬》的编剧芦苇说的那样:“我以为《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最好时代的序幕,没想到那是个尾声。”
·诗歌·
▲食指,郭路生。中国朦胧诗的鼻祖人物。在动乱的年代,他的诗救活了许多下乡的青年,让无数困顿的人生“相信未来”。肖全说,自己拍摄食指时,几乎放弃了整个拍摄计划。这位曾经指引无数迷惘灵魂的诗人,肖全从芒克那里得到他的地址,居然是在一家疯人院。在那里,肖全见到的是一个正常人,食指却说自己是疯子。
·小说·
▲余华。80年代先锋文学代表人物,《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他属于那种“我不在江湖,但江湖依旧有我的传说”式的作家,尽管十年没有写小说,后来写的《兄弟》和《第七天》还是引发了巨大讨论。
▲史铁生。《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的作者,对死亡探讨得最深的作家之一。2010年12月31日,说出“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的他,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演员·
▲李保田。神医喜来乐、刘罗锅。
▲巩俐。肖全给女性拍照时,经常会努力接近她们的生活状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陪着她们拉家常,或者一起上街买菜。他不是要拍出她们光鲜亮丽的姿态,而是生活化的样子。
那的确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年代,
有着直入人心呐喊的力量。
肖全用他的真诚和漂泊,
在编辑这些照片时,看着喜欢的导演、作家,曾经风华正茂的样子,想起丰富过我生命的作品,再对照如今的某些现实,不禁让人有些心绪寂寥,隐隐觉得:好的文艺声音,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可时间是如此汹涌,在飞速增长的繁华泡沫中,那一代人,要么销声匿迹,那么改头换面,要么江郎才尽,要么奋力呼喊却无人应声,要么,已经不在人世…
但我相信,那些作品,会在时光中长存。
“在我拍摄他们的那个年代,
他们是何等地年轻,
个个风华正茂。
青春怎么可以常驻,
每个刹那生命都在改变。
好在20 年前我为他们,
也为自己留下了光荣的影像。
一代人的来来去去,
据说,曾有人看肖全的影展,
站在一幅幅照片前无声落泪。
那一代人激悦灵魂的音乐、
电影、诗歌、绘画和小说,
注定会不断救赎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