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入夜到白昏”
文 / 陆亦非
一。
朋友都默认了我是个不爱拍照的人。
因为我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去回应类似于,为什么她们在自拍时我总是呆坐在一边的那些问题。
我的无动于衷时常会引起她们的不满,我能读懂她们眼神里那种,“你那样显得我们很搔首弄姿”的埋怨。
可除了这样的质问和眼神之外,她们也无法更明确地指责我些什么了。因为不爱拍照这一点,虽然有些奇怪,但并不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缺点。
但这毕竟是一件很扫兴的事情,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正在全身心投入的做一件喜欢的事,但身边一直有个冷眼旁观的局外人,确实会让气氛变得有些尴尬。
暗中积攒怨气的她们,大多数选择了疏远我,而我为了留住其中最要好的那个,自认想出了一个必定奏效的挽留方式:
有次我看到点评网站上说新开了一家网红店,里面装修很粉嫩,很适合拍照,我立刻把信息分享到聊天窗口,问她要不要一起去,我可以帮她拍照。
她爽快的答应了,几个感叹号看起来兴奋又期待,但出乎我们俩的意料,那一天最后结束得并不算好。
因为我对怎么拍显腿长,她的哪个角度最好看这些问题一无所知,并且我强装出来的热情就像气球一样一戳就破,被她几次数落之后我的耐心很快耗尽。
最后我们一言不发地吃完碗里的食物,买完单,各自坐车回家,后来也很少再聊天。
一个不爱拍照的人,自然也不懂拍照的技巧,再加上不够耐心,当然拍不出好看的照片。
二。
尽管我拍不出来,但我知道好看的照片长什么样子。
我换过好几次手机,但有张照片我一直没舍得删,那是我初三那年和同桌的合影。
严格来说,这张照片其实是课间休息的时候另一个同学偷拍的,在毕业很久之后她才发给了我。
之所以过去了这么多年,我还保留着它,是因为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只有一个想法。
“原来我也有这么好看的瞬间。”
虽然是几年前的老照片,那时候的手机像素也很模糊,但照片上的我留着长长的披肩直发,皮肤很白,侧身的角度也刚刚好,有一种青春洋溢的漂亮。
后来我为了方便剪了短发,长期的熬夜导致皮肤也出现了问题,以至于后来越来越逃避拍照这件事情。
可能讲到这里也是时候承认,其实我是喜欢照片的,也特别希望自己能留下一些照片。
尤其是每次在朋友圈里刷到那些女孩子抓准角度,找好光线,精心构图过后才发出来的动态时,我真心觉得,为此付出的那些努力是值得的。
因为在我概念里,这是不自然的,是要从生活体验中抽离出来,特意去完成的一件事。
同时也因为我算不上好看,所以很怕这件事得不到想要的结果,郑重其事忙活了半天却没成果,我不想冒这样的险。
不爱拍照并不代表不想留下什么,只是我们太懒惰,也太没有自信,才会觉得眼下的自己不值得专门留下一张照片来纪念。
三。
前段时间认识了一个女生,聊过几句之后发现我们都在北京上学,不过她的学校要比我好出许多,我们第一次出去玩时,她正好收到院里发来的,学年第一的消息。
但后来我才发现,她作为朋友最大的优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她总能让你觉得很舒服。
她会询问我能不能给她拍照,但拍完之后也会主动问我想不想拍,甚至有时如果她觉得眼前的背景和我的衣服很搭,她会很兴奋地让我站过去,一边夸着好看,一边找着合适的角度。
起初我是不想让她扫兴,即使心里不安,还是僵硬地站过去,由于没有经验我总是紧绷着脸手足无措,但她还是很耐心地指导我,手可以往哪里放,脸要朝向哪个角度。
而我觉得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即使我觉得照片里的我不尽如人意,她还是想方设法让你相信,这样的你就是美的,是值得留下照片来纪念的。
于是当下被耐心对待的我也尽可能地去观察去思考,怎么样可以把她拍得更美一些,即使会多废出很多功夫。
开始我以为这是出于感激,但仔细思考过后,我觉得自己好像对不爱拍照这件事情有了更深一点的理解:
我并非是真的不爱拍照,而仅仅是因为长期以来,身边都缺少了一个真正欣赏我,愿意想方设法把我拍的更好看一点的人罢了。
最后。
过去我想要标榜自己不一样,所以拍照时总是草草了事,宣称只要拍下了就好,美不美无所谓。
但事实上,当拍照这件事涉及到我自己的时候,我仍然希望它是美的。
我们之所以会努力的给自己,或给别人留下好看的照片,其实无关能否讨对方高兴,也无关自己是不是从中获取了成就感。
而是在这个不断找角度,耐心换背景的过程中,我们在很认真的发掘对方身上不那么明显的美。
甚至很多时候正因为我们不是无死角的标准美人,才能够在被拍中获得一丝惊喜感,至少那一刻,那一个角度,那一个镜头下的自己是美的,能够确认这一点,对于自认不算好看的人来说,已经很足够了。
想明白这些后我才知道,原来拍照一直都是件应该郑重其事,从生活中抽离出来特意去完成的事。
我们拍一些人,也被一些人拍,我们留下一些照片,也替一些人留下照片。
这样就很好了。
作者/陆亦非
歌曲/ 喜欢
编辑/ 谭敏
问两个问题:
点赞了吗?
星标我们了吗?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