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近日《风味人间》热播,勾起了无数人对于美食最原始的欲望。“美食,爱情,旅行”堪称朋友圈三大永恒主题,体现着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三大主题在古人的朋友圈中是如何呈现的吧。
y 阿谷君
从原始时期人们为了果腹、生存而捕猎,到后来一场森林大火让人们发现了食物经过加工的美味,人类对于“吃”的花样的探索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翻新。
因此当人们有了朋友圈之后,“美食”便成了圈里长盛不衰的主题。与之并肩的另两大主题,分别是“爱情”和“旅行。”
然而你可能并不知道,这三大主题,早在几百年前,就在古人之间掀起过一波又一波热潮。
1说起古代的吃货,苏轼和袁枚最为大家熟悉,前者从那些以“东坡”命名的美食可以窥见,后者写了一本菜谱《随园食单》。
除了这两位,两宋各有一位爱晒美食的文学家,在他们的朋友圈里,应该是当仁不让的吃货。
北宋孟元老,东京开封人,他的《东京梦华录》,是研究北宋市井风情的重要资料。在他笔下,州桥夜市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而且物美价廉。
喜欢重口味的,有“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每个不过十五文;
喜欢小清新的,有“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儿、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杏片、梅子姜、香糖果子、金丝党梅......”。
夜市上的美食太多了,一口气说不完。除了夜市,酒楼里那些饮食果子,更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除了晒美食,孟元老还会推荐“网红店”。小吃类有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张家油饼。高档一点的,有:
卖贵细下酒、迎接中贵饮食,则第一白厨,州西安州巷张秀;以次保康门李庆家,东鸡儿巷郭厨,郑皇后宅后宋厨,曹门砖筒李家,寺东骰子李家,黄胖家。
南宋周密,号草窗,擅作词,却也是南宋写随笔的大家,《武林旧事》就是其一。“武林”即杭州,这本杂记详细记载了南宋时的杭州风貌。
笔记里关于美食的记载也很多,但只是简单罗列了各式美食,略显高冷,不像孟元老那样图文并茂附带攻略。
但是从记载中,我们可以推测他的下午茶——饮料加甜点,足以在朋友圈里脱颖而出。
饮品有:甘豆汤、椰子酒、豆儿水…甜点有:糖糕、蜜糕、栗糕、粟糕、麦糕、豆糕……大家看了这样的朋友圈,一边点赞,一边咽口水。
2说到秀恩爱,大家一定想到了乾隆年间的沈复,他的《浮生六记》专门设了一个章节,记录他与陈芸的恩爱日常。
秀恩爱,对沈复和陈芸而言,是家常便饭。陈芸喜爱茉莉,常插一枝在鬓间。某次,两人讨论佛手与茉莉的香气。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芸笑曰:“佛手乃香中君子,只在有意无意间;茉莉是香中小人,故须借人之势,其香也如胁肩谄笑。”
余曰:“卿何远君子而近小人?”
芸曰:“我笑君子爱小人耳。”
陈芸的回答机智幽默,反将沈复一军。请问,这样的打情骂俏,发在朋友圈好吗?
蒋坦,晚清钱塘人,娶表妹秋芙为妻,著有记录二人日常生活的散文《秋灯琐忆》,也是秀恩爱的佳品。
不想一日,蒋坦在芭蕉叶上抱怨:“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秋芙调皮地写道:“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秋芙深夜口渴,蒋坦将油灯放置灶内,为她温莲子汤;秋芙喜欢牡丹,却又画不好,蒋坦便请朋友来教他,学成之后,所画牡丹“活色生香,遂入南田之室。”这样点滴的日常,蒋坦都一一记得。
看来古人秀恩爱,丝毫不亚于我们。
3晒旅行,看我多会玩
晚明张岱,号陶庵,才高命蹇。今天我们读到的最美的西湖雪景文,就出自他手。他自作墓志铭: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同是旅游,跟团去名山大川,凑热闹、拍照、到此一游,不是他的风格。他是要在大众化的景点里,玩出新意,方显文艺青年本色。
《西湖七月半》里,他将游湖赏月之人分作五类点评。这五类人,简而言之:
第三类:故作风雅,赏月是其次,主要是引起路人围观,让别人知道他们是在赏月;
第四类:扎堆凑热闹的,有没有月都无所谓;
不用说,张岱自然属于第五类。出门游玩,发个朋友圈,还要贬低别人一下,陶庵居士,你这样做,是不是有点不合群啊?
你让朋友圈里的小伙伴们情何以堪啊!遇到这样的朋友圈,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点赞呢?
其实朋友圈展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乐趣。无论古代还是现在,要想在这多彩的人间活出自己的风味,吃喝玩乐一样也不能少。
在繁琐之中寻得生活细微处的乐趣,以热爱和享受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你便是那个有趣的灵魂。
作者:西楚。不务正业的财务。爱阅读,爱文字,爱旅行。公众号:四分之三的鱼。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回顾:
麦家:二十年后重读“红高粱”,是一次冰凉的相遇
微信改版啦!
按照下图步骤把 麦家陪你读书 设为 星标
继续一起读书,一起成长哦
————————
一头得到追捧也伴随逼迫,
另一头遭受漠视但享受平静。
▼
————————
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