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有两个事情再次提醒了我们,再次的敲醒了疾病的钟声,让我们再次的去认识一些进展性疾病吧!也可以说是对所有的特发性震颤患者和所有在奋斗的创业者。一个是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因癌去世,另一个是武侠元老金庸前几天逝世。前者今年才刚刚50岁就离去,后者94岁离去。按照目前人类的生活和技术水平,普通人基本上应该说是可以活到70岁以上的。但是因为一些疾病及人的情绪和环境的变化,又减少了多少人的寿命?我们也不说别的,就拿特发性震颤来说。
特发性震颤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非常普遍的,大到老人,小到婴儿。在他们的这些身上都会患上特发性震颤,有遗传的也有因为生活环境及饮食起居不规律等等原因而引起的,简单的说在中医学上认为,不是遗传就是隐性遗传又或大小脑神经元老化病变。特发性震颤是一种运动性障碍疾病,神经系统内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手、头部、嘴、下颚、上肢下肢等身体的其它部位颤抖。特发性震颤也分为静止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及运动性震颤和震颤性震颤等,本病的震颤属于疑难杂症,治愈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但并非不治之症。在不特定的情况下出现颤抖,紧张激动、饥饿疲劳、情绪不好及注意力集中等的情况下会加重病情,饮酒可以暂时缓解几个小时,次日加重。
特发性震颤是疑难症没错,很多的医生拿它也都没有办法,只能让患者服用一些安定剂及一些激素来控制病情,如美多芭、心得安、扑米酮片、阿罗洛尔和A型肉毒素类药物,但是这些都是有一定的副作用,根本是达不到一个临床治愈效果,反而后期还会加重病情,阻碍了特发性震颤的最佳治疗时间。很多人都认为换上了特发性震颤就是不治之症,其实他们是没有真正的认识这个疾病及不敢勇于面对特发性震颤和不相信自己,因为特发性震颤产生了困扰、苦恼、抑郁、烦躁等等情况。等我们真正的认识特发性震颤后并且相信自己,我们就会发现,特发性震颤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也并非不治之症,反而会觉得是一个简单的疾病。
好好养身体真的很重要,我们要好好的对待自己,有了好身体才能更好的生活着,因为外面的世界是光明多姿多彩的,我们也并不想一直躲在黑暗的疾病世界当中。特发性震颤因肝肾亏损、虚风内动,体内抗风邪能力下降,不能通过与自身机能对抗 邪风入侵体内进而导致震颤的表现,肝风一动它就颤。
原理特发性震颤四证:
1.肝风内动,上实下虚症,主症,眩晕欲仆,步履不稳,头摇肢颤,语言蹇涩,甚至突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红,或苔腻,脉弦细有力。
2.引动肝风,实热症,主症,高热,颈项强直,两目上视,手足抽搐,角反张,牙关紧闭。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阴虚动风。
3.虚风内动,主虚证,主症,手足蠕动,眩晕耳鸣。兼症肝阴虚证,头晕眼花,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4.血虚生风,虚风内动,主虚证。主症,肢体震颤,关节拘急,肌肉润动。舌淡,脉细或弱。
可以少吃或不吃刺激性的食物,禁烟酒。如麻辣、辣椒、胡椒粉、咖喱等,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品要限制,特别是油炸食品应少吃,甚至是不吃。
可以多吃一些抗动脉硬化的食物,饮食宜清淡、少盐,比如蔬菜、水果、芹菜、洋葱等有降压抗血脂的效果,多吃五谷杂粮。每天都保持食物多样性,因为饮食当中保持食物多种多样,包含谷类、蔬菜瓜果类、奶类或是豆类,多样化食物能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也使饮食本身富于乐趣。
可以适当的锻炼一下身体,主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四肢各关节做最大范围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以预防肢体挛缩、关节僵直的发生。而不是被动肢体活动和肌肉、关节等按摩,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避免情绪激动,以及身体的过度劳累。晚上睡觉前可以喝杯牛奶,这样使睡眠更好。
作者/bjrat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