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炉叔
2018年10月30日,也就是昨天,武侠泰斗金庸逝世了。
喜欢看武侠的朋友应该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我也喜欢看武侠,金庸这个名字曾陪伴了我好多年。
再回首,从他发表首部作品《书剑恩仇录》到如今,六十三年岁月匆匆而过。
有人说过: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爱武侠,就有人读金庸。
斯人已逝,江湖梦远。
今日一别,江湖已远,大侠绝迹。
金庸本名查良镛,金庸二字来源于他的本名,镛字拆开,就是金庸。
查家是江南望族、书香门第,走出过不少牛人:徐志摩、查良钊、蒋百里、钱学森、穆旦、琼瑶等等。
作为名门望族,自然对后代的教育格外上心。据说,金庸家里有三大间书房,他从小就泡在书房里。
从武侠小说、传奇演义到各代正史,都看了个遍。据说,金庸八岁就看了《荒江女侠》。
或许是受书中侠气感染,金庸没有读成书呆子,反正书生意气中藏着一股侠气。
金庸的侠气,从上学时就表露出来了。
读高中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阿丽丝漫游记》讽刺经常威吓学生的训导主任,被学校开除;
为了打抱不平,他两度被开除。所以,这位名满天下的武侠泰斗,其实并没有高中和大学的学位。
1946年,上海《大公报》招人,名额极少,竞争激烈,但这难不过从小遍览群书的金庸,他被录取了。
原本想当一名外交官的金庸,成了报社编辑。两年后,他被派到了香港。
当时,梁羽生在《新晚报》连载了《龙虎斗京华》和《草莽龙蛇传》两本小说,很受读者欢迎,但在写完这两本小说后,梁羽生一时灵感缺乏,写不出第三本。
《新晚报》总编罗孚找到金庸,请他救急,让他随便写点东西交差。
于是,金庸开始在《新晚报》上连载处女作《书剑恩仇录》,每天一段。
就连金庸自己也没料到,自己的处女作居然大受欢迎。
命运就是这么奇妙,有时你随意踏出的一步,也许是你一生的转折点。
谁都想不到,原本只是赶鸭子上架,却逼出了一个武侠界的泰山北斗。
熟悉金庸的人,应该听过这么一句诗: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句诗14个字,包含了金庸的14本小说:
《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
《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
再加上附于《侠客行》后的短篇小说《越女剑》,金庸在1955年到1972年间共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
封笔后,往后的三四十年里,他的作品通过各种形式传遍世界,成为经典。
小说是经典,拍成了影片,也是经典。
97版《天龙八部》里,黄日华的萧峰阳刚勇武,与阿朱的虐恋更是让人感怀至今。
这么多年过去,我还记得那句: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代,就只有一个阿朱!
陈浩民的段誉潇洒又痴情,李若彤的王语嫣温婉又唯美,满足了多少人对才子佳人的幻想。
说起李若彤,许多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扮演的小龙女,一身仙气,让人难以忘怀。
那时候,古天乐还很白,他的杨过更是吸引了无数少女。
还记得96版的笑傲江湖吗?
王祖贤饰演的雪千寻,英气逼人。
林青霞的东方不败,无人能超越。
这些耳熟能详的小说、电影、电视剧,早已镌刻在一代人的血肉骨骼里,成为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他笔下男儿们,或纵横江湖,或儿女情长,但却都很少见他们父亲的身影。
金庸到香港后没多久,新中国就成立了,金庸也与身在大陆的亲人们分隔,他的父亲查树勋,也留在了大陆。
1951年,查树勋因被冤枉入狱,随后不久便被枪毙。
远在香港的金庸得知消息,哭了三天。
作家笔下的故事,难免有自己人生的影子。从此以后,他的小说里也少了父亲的踪影。
后来,父亲被平反昭雪,上头向他道歉,他说了句:
“人入黄泉不能复生,算了吧!”
如今,金老寿终正寝,我也只有一句,算了吧。
《笑傲江湖》里,有一句话:
金老走了,咱们以酒相送。
在《神雕侠侣》中的最后,杨过朗声说道:
“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说着袍袖一拂,携着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
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实在不明白,如此感伤的离别之际,为何杨过能表现地如此轻描淡写,说走就走。
后来我明白了。
人生在世,都是在相遇与告别,既然离别无法避免,唯有坦然面对。
一如金老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