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的病逝,似乎来得太过于突然,没有一点预兆,甚至于外界都不知道他的病史。
一如后来才知道,他是患了癌症,去美国治疗17个月,才离开人世。
他的病悄无声息地埋葬在他的有生岁月里,除了至亲,大概无人知晓。
生病的时候不向世界喊痛、不哭天抢地,离开的时候安静、不舍,但不渴望闹哄哄的周遭。
央视主持人杨柳向媒体转述了李咏临终前的最后的话:没有遗憾,只有不舍。
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自己很想哭,只是觉得在自己越来越长大的时候,熟悉的人,开始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着急。
就像一天之后,朋友圈里,开始哀悼那个给了我们一个充满刀光剑影与侠骨柔情的金庸一样。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94岁,算是高寿了。此前无数次传出关于他病逝的假消息。而这一次,却是真的了。
多少人的年少时光里,读过他的书、看过那些句,那些年偷偷抄过的句子。
好像都在昨天,可是翻过昨天,却什么都不见了。
我们终于活到了不得不告别的年纪,而我们也不断地在和身边的、熟悉的一切告别。
part 02 告别。
这一两个月,走了实在太多的人:
那个唱着《朋友》的臧天朔走了。凭情感说,我喜欢这种生于江湖的男人,不好看,但仗义,虽然有争议,但也有过声名。那个晚上,我听他唱过的歌,默默了良久。
相声艺术家常宝华离世的时候,我去看相声,我都能想起来,自己年少的时候,在父亲工厂里,租着两层楼的小洋房,一到夏天,就挖着西瓜,搬着板凳,笑得前仰后翻。
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吃饭,那天早上,他参加完自己同学的葬礼。
他突然低下头跟我说:
我今年40岁,30岁前,最大的体会是,不断地参加别人的婚礼,随了很多份子钱,也收了份子钱。
那时候真开心啊。
然后呢,很长一段时间,开始沉寂。
35岁之后,你会发现,很少再有机会参加婚礼了。大家都结婚了。而此时,你开始去参加葬礼了。什么亲戚的、朋友的、朋友的父母的,实在太多了。那些人,好像还在昨天,却一转眼,灰飞烟灭。
你根本来不及告别,他们就离开了你。
人生到底有多短暂,短暂到他们跟你告别,你跟他们告别,你根本不知道时间。
part 03
你喜欢的球星退役了;你听过的歌手离开了,你看过的漫画再也没有续集,那些书的作者也都走了。年纪越大,才越明白一句话:我们终会告别许多人世的来来往往,最后告别生命的纷纷扰扰。
曾经在蔡崇达的《皮囊》里,特别喜欢一句话: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我想起,父亲曾经去探望一个身患癌症的亲戚,当时他已经晚期。
我问父亲:他现在如何?
父亲说:很乐观。似乎看淡了一切。外人看来很悲伤,但他反而没有。他说自己活到了70多岁,看过了太多的人的离开,只不过是这一次,轮到了自己,仅此而已。
父亲默默了很久:
我总觉得自己很年轻,仿佛你的出生还在眼前。
可是一不小心,你也活到了我当年的年纪,你的孩子也与你当时一般大了。
然后,那些熟悉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我想起,自己的奶奶,她将近90岁了。她最喜欢的事,是没事一个人坐在台门外的椅子上,就像等着那些老朋友的到来。
很多年前,台门之外何其热闹。
而这些年,老朋友走得越来越多,那个屋檐下的人,却了了。走了旧人,来了新人,只是轮回里,我们都开始习以为常。
我们曾和别人告别,别人也在和我们告别。生命反反复复,我们来不及悲伤,就已经离开。
part 04这些年,不会再因为熟悉的人的离去,在深夜嚎啕大哭。
就像跟人说,也开始能够平静接受,万一自己某天一不小心到来的意外。
人这一生实在太短暂了,普通人和名人,在长度上,又有多大的区别。到来的时候,都伴随啼哭,离开的时候,都烟消云散。只是在生命的厚度和质量中,我们看到了差距。不想随遇而安,更想说一句:人生啊,尽人事,知天命,就足够了。告别是一种自然。而它的终极意义,是在告诉我们:你活着的当下,是你该享受以及承受的当下,是独一无二的当下,是不会再有再存在的当下。- END -
小愚说:
最近真的过于悲伤,昨晚一个人坐在写字台前,想起了这些年很多离开的熟悉的人。
有一个朋友,昨晚深夜的朋友圈里,在喝酒。他说,他很久没有这么难过了。时间真的会带走一些人一些事。
活着真是值得珍重的事。
把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享受以及承受当下,就好。
另外:
大家呼声很高的冬季保暖显瘦裤子返团了,这次只有2条装,0度也可以穿。价格跟上次不变。(除休息日外,48小时内发货)
限量。尽快入手哦:开团 | 吊打网红打底裤,百元两条的冬季打底裤,0度也可以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