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是十年前,年轻气盛,跟当时的男朋友闹别扭,一个人负气买了张高铁票,从上海到杭州再到嘉兴,越陌度阡辗转到乌镇,那一年北京到上海的高铁还需要9个小时58分钟。
路上想清楚了太多事,到了乌镇更觉我的世界其实很大,乌镇不是终点,我哪里都想去。
十年后的这一次,再到乌镇,一路坦途,像这个世界的节奏也变得更快一样,北京到乌镇的时间都缩短了一半。
这一路却什么都没想,我的世界渐渐有了边界,我哪里都可以去,但我还想再来一次乌镇。
有一种说法是,文艺青年第二次到一个地方,不叫“去”,而叫“回”。十年之后我又到了乌镇,却不觉得是回,乌镇有原来的风貌,既清爽又缠绵,既热闹又孤寂,但也有很多不同,是乌镇戏剧节让这次体验焕然一新,十年后,我再次爱上了它。
乌镇戏剧节已经举办了六年,这却是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如果说“爱屋及乌”,我倒是分不清是因为对戏剧的喜欢加深了对乌镇的喜爱,还是因为乌镇,更能体会戏剧的魅力。
每年在北京,我会看几十场戏剧,大多数时间里都是一个人,从剧场里出来急匆匆地打车回家,脑子里对戏剧的情绪和思考都被漫长的车程消解,更难过的是,哪怕有那么多触动我心的情节和对白,却无人倾诉和分享,它们最终被遗留在记忆的角落,就像不曾发生过。
城市生活总是这样被切割成无数面,戏剧是戏剧,生活是生活,前一分钟你还沉浸在戏剧带来的感慨里,但下一分钟你只能跳脱出来投入到生活的洪流中,走进剧场造一场梦,走出剧场就是梦醒。
但乌镇戏剧节不一样,史航老师说“乌镇戏剧节是一场幻觉”。虽然梦幻,但却可以持续,它不会被物理距离切断,不会被情绪的封闭阻隔,走出剧场,遇到一起看戏的人聊几句,并不急着回家,石子路上随处可以谈感受谈观点,在小酒馆里,在餐馆里,你都能遇见同道中人,哪怕你什么都不说,但依然浸泡在戏剧的余味里。
在乌镇,你不必找到现实感,这里到处都是戏。
你可以跟我一样,去看一场开幕大戏,孟京辉导演的先锋版《茶馆》,被演技和舞美震撼。
或者是去看难得遇见的日本导演铃木忠志的《北国之春》,弗洛伊德的味道浓郁。
或是选一部更有亲和力更贴近自己的《大众力学》,看一群热爱戏剧的非专业演员如何在舞台上展示自己,把戏剧糅进生活。
当然,你也可以就只是在乌镇走一走,路上总有不期而遇的惊喜,随处都有演员的即兴演出,也有让你耳目一新的艺术形式。
dfd
我最喜欢的是广场上的一处艺术装置,在这里有机会体验了一把“自我”、“本我”和“超我”的碰撞。
乌镇没有不速之客,即便你不是为戏剧而来,你也成了这场美妙幻觉的一部分,在白日看小桥流水,船坞经过,在安静的夜里去吃一碗热腾腾的砂锅,喝一瓶黄酒,带着微醺回到酒店,醒来的乌镇依旧有新一天的新鲜。
而明年的乌镇戏剧节可能会有更大惊喜,那是我们不期而遇,我等你。
—— END ——
请记得星标置顶我!
◁◁ 向左滑再来几篇
我过得这么好,还不是因为有备胎? 已婚男人套路你的三句话|将军知道 毛不易回忆母亲去世|拿什么疗愈我们的创伤正在全网热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