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关注了:女神30 加星标,不迷路哦!
文 | 王语华
陆师傅是我家装修房子时,帮我做活儿的师傅。认识他,是因为吴律师家也是他装修的,我装修房子时,吴律师把他介绍给我。
2年过去了,现在房子那边需要装个小路灯,我约了陆师傅来帮忙。
刚好他家租的房子,离我家比较近,开车15钟左右,他说自己的车被女儿开走了,我就去接他。
没错,是陆师傅了。我的车停在他旁边。
他一上车,我便问他,“最近忙不忙啊?”
“忙,周浦那边又接了一个活儿。不然,早去帮你修电了。”
“你家女儿怎么样了?”
“结婚了,十一结的。”
“啊!这么快!”
前年,陆师傅曾拜托我家张医生帮他家女儿介绍个男朋友,说外地人也可以。
张医生回家和我说,这还真有点难。即便外地来实习的医生,婚恋市场上也抢手呢。这个忙怕是真帮不了他。
陆师傅来上海快30年了,一直干装修,一开始做木工,后来又学了水电,再后来自己包工程做。因为做事细致,为人和善,生意一直保持得不错。
前年还给女儿在花桥(上海周边一个城市)买了一处70多平米的房子,只贷了30多万。他说这钱是有的,但还是要让孩子自己还些贷款。
后来,女儿认识了一个做软件开发的同乡男生,两人谈了朋友。今年就结婚了。
我说,“那可不少啊!你们那里彩礼都要这么多吗?“
陆师傅说,“一般彩礼都要20-30万。我给姑娘买了房,男方没买房。那20万彩礼钱,我也给了姑娘,我又给了她15万。办酒席,我这边也办了请了30桌,花了几万块。我觉得可以了。只要他们合得来,好好过日子就行。“
虽说,陆师傅给女儿买了新房,也装修好了。但女儿和女婿都不肯住过去,说太远不方便,一定要和他们一起住。新房租出去每月的租金打平还贷还有点剩余。
陆师傅说,“他们早饭在家吃,早上还帮他们准备好午饭带去公司,热一下就行。晚饭也回来吃,所以,根本花不了什么钱。”
陆师傅今年56岁,他计划着再干个10年就和老婆回老家养老去了。自己在老家早就盖好了别墅。
以前陆师傅的老婆并不做事,现在也出来做做办公楼的保洁工作,因为认识不少阿姨,所以,也帮人家介绍人,介绍活儿,拿拿中介费,一个月也好几千块呢。
问他为何以后不在上海和孩子一起呢?
他说,还是老家好。住着也舒服,除了水电煤,几乎不花什么钱。不像上海,物业费、停车费各种成本算算也不少。
再说,那些乡亲邻居门都很熟络。平时回老家去,自己都不用开灶,街坊邻居会叫去他们家吃饭。回上海前,再请邻居出去吃一顿,大家关系处得特别好,每年过年是一定要回老家过的。
主要考虑到,现在给姑娘买的房子小了点,等过两年房子政策好些,双方父母出些钱,再在上海买套大点的房子,这样养了孩子也好住。
自己一年几十万,老婆也能赚点,小两口怎么一年也能存下20万,而且薪水还会涨咧。到时候加上小两口的储蓄,应该没问题。
听起来,陆师傅真的是把家里家外都安排得特别好的那种好男人。
陆师傅在他家乡那个村子里,是日子过得好到让人“眼红”的那一类人了。
不过,让我“眼红”的却是另外一种人。
一次,我和一位认识多年的地产商老板聊到退休话题。他年龄也是50多岁,有一个儿子,在国外读书。
谈起退休安排。他说,现在自己随时都可以退休。只是觉得还想再做点事儿,让自己保持身心健康吧。
我问他,你会让你儿子接管你的事业吗?
他说,不会。现在的孩子才不听我的。他喜欢艺术,没什么进取心,一点儿也不想做生意这件事。
那不需要给他留些财产什么的吗?
他说,早就做好了信托和保险。那些钱也够他花了。而且无论他和谁结婚,也不用担心钱财流失。如果以后有孩子,也能为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保障。
至于自己退休后的安排,其实和钱关系不大。看自己状态了,如果高兴,就做点什么,不高兴,就去打打球滑滑雪,过过愉快的晚年生活。
当我们还在几代人"共同"奋斗时,有人却随时可以选择"退休"。
一种奋斗,叫做"为了孩子"。
一种奋斗,叫做"我喜欢"。
一种希望,孩子学习活成他自己。
仔细想来,他们的差别不仅仅是钱的数量。更是财富观念的差异,而且从上一代就开始了。
聪明、勤劳、肯干,确实可以过上好日子。地产商老板同样也勤奋、聪明。但什么才是"好日子"?怎样保持好日子,却体现了不一样的财富观。
具体说,陆师傅和地产老板之间的财富观差异在于:
真正“不差钱”是指全家人即使都不工作,也可以维持不错的生活水平很长时间,甚至第三代或更久。
陆师傅“勤劳致富”的财富观指导下,日子过得已经不错了,至少涵盖了下一代。但他能教给孩子的,依然是好好打工,勤劳致富。
那位地产商其实从他父亲那一辈开始,已经懂得使用金融工具来保障家族传承。所以,他们对下一代,没有那么强烈地“出人头地”的压力,而更愿意尊重孩子的天性。
财富观不同,财富不同,两个家族的生存压力也不一样。
普通人虽然厌恶一切风险,但却做了更多暗藏更多风险的事。比如陆师傅有一次说有肾结石,痛得厉害,我建议他赶紧去医院处理一下。
后来,听说他在上海挂了号,拿了诊断后,忍痛开车回老家去看病了。最终,觉得不太痛还能忍受,又跑回来工作了。
他对孩子的叮嘱是,既然结婚了,就不要随便离。以此来抵御下一代可能的风险。
所以,和大多数人一样,有钱并没让我们减少风险。因为大部分人既没有太多的风险意识,也没相应抵御风险的技能和工具。
而地产商老板却早早通过金融工具,帮自己分散化解了可能的健康风险、下一代的婚变风险、还有财产传承中的征税风险。
陆师傅一家,这个阶段可谓是最佳状态,两老两小都是“劳动力”,都在通过劳动赚钱。
但问题在于渠道过于单一。陆师傅和他老伴一旦不工作便无收入,只能吃积蓄。不给孩子增加负担就算好的。如果身体患病,需要人照顾,那么家庭风险就一下子就大了。
而地产商老板却拥有若干被动收入。不依赖于“努力工作”就能获得的收入。
我们大多数人在为钱工作的时候,那些真正的富人却努力让钱为自己工作。让自己为兴趣而工作。
突然明白为什么说,真正的有钱人,传给孩子的其实是正确的财富观,而不仅仅是金钱本身。
好吧,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也许你还想看我的其它文章:
我的日常生活二三事(1)
“没什么钱,又不敢辞职,焦虑!”|走心聊天
为了在你想我时,1秒找到我
请马上加个“星标”哦,我们就不会走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