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与许成蹊的相遇,对明瑶来说更像一场久别重逢。
夕阳斜照下的校园像一帧充满诗意的老照片,泛黄的霞光中,有轻俏的风,惬意的云,操场上恣意奔跑的青春少年。
明瑶的寝室楼正对着篮球场,此时一场热闹喧天的比赛正在人群中掀起一阵又一阵的热潮,那个男孩,或者说男人,因为他显然不是学生,正悠然地站在树下,双手插着兜,虽然像所有人一样目光一直追随着球场上的跃动,给人的感觉却是那么的不同,他气质中那种与生俱来的闲适与淡远,不着痕迹地把他隔绝在喧嚣之外,明瑶不禁想起汉乐府中的那句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每个女孩子心中都曾有一个模糊不清的影子,摇曳在关于爱情的梦里,直到遇见了那个人,正好与影子重合,心底默默地生出欢喜。
所以,她在一群人中一眼便知道是他。
当时的许成蹊刚刚进入地质局工作,单位组织的储备干部培训班就设在明瑶的学院,为期半年。从那以后明瑶经常会在校园里遇见他,不只是他,还有他身边顾盼生辉的女友,她笑起来十分好看,眼角眉梢全是风情,身上的香水味儿却清新淡雅得仿佛夏日傍晚倏忽而过的微风。明瑶也是在很久之后才知道那一款香水的名字:香奈儿——邂逅。
虽然他们远远望去仿佛一对璧人,可不知为什么,明瑶就是觉得他们不般配,像从两张照片剪下来拼在一起的感觉,各有各的美, 却又毫不相干。
她的心里会有片刻的茫然若失,像一只倏忽飞过的小鸟,来不及去深究,便已没了踪影。
2
再见许成蹊是在明瑶毕业一年以后,她在深圳一家媒体做记者,刚刚申请了去美国工作的机会,临行之前,和朋友在一家怀旧风格的酒吧里小聚。午夜的时候,竟有人站在台上清唱起了王菲的那首《传奇》,好听的男声清澈宛转,如行云流水,只是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忧伤,她一时间听醉了。
循着声音望去,明瑶再一次看见许成蹊。
四年的时光并没有在这个男人的身上留下什么痕迹,他依旧气度翩然,只是面容略显憔悴,神情萧索,当他唱着“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眼神中竟然有盈盈的泪光,明瑶为之动容,她感到有一股意味深长的哀伤在空气中静静地流淌,一直流进她的心里。
他唱完之后,便转身离开了,步履有些踉跄,显然喝了不少。当明瑶追出去的时候,他正在角落里扶着墙呕吐。
她默默地递过一包纸巾,他抬头看了她一眼,没有去接。
他摇了摇头说 :美女都是毒药,我即便再寂寞,也不会饮鸠止渴,你还是去找别人吧,我不会带你回家的。
看她不说话,他又说 :你是哪一种毒药呢?鹤顶红,孔雀胆,还是七步断肠散?
她哑然失笑,摇了摇头说 :都不是,我是云南白药,专门治伤的。说完把纸巾硬塞在他手中。她说 :你放心,我不会跟你回家的,不过还是想奉劝一句,失恋的时候不要一个人买醉,酒精会让你的伤口不易愈合。
她从包里取出一页便签纸,找一个光线好的地方匆匆写下一些字交给他说 :这是药方,记得服药。
他仔细看了她一眼,有些诧异地问: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为什么感觉似曾相识?
明瑶嫣然一笑,摆摆手转身消失在夜色中,她大声说 :你这话问得才奇怪,我都说了,我不会跟你回家的!
她写下的全是一些限制级的恐怖片名字,那曾是她打发寂寞的良方,希望于他也有效,但愿他能在一场场的劫后余生中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她在便签的下面注 :以上药方均治标不治本,情花毒最好的解药是时间,或者一场更美的邂逅。
她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在那样长阔高深的离别面前,心底那微不足道的渴望更像是一种痴心妄想。
3
在纽约生活过的华人大概都有那样一种感觉,这座城市的繁华和喧嚣始终与自己隔着一堵看不见的墙,他们像所有人一样吃饭睡觉工作恋爱,可寂寞仍像一片荒凉的原野,灵魂则是那片原野上漫无目的游荡的羊群。明瑶也曾经历过爱情,暧昧不明不了了之的,半生不熟中途夭折的,乍见心欢久处生厌的,他们不是归宿,只是寂寞荒原上刮过的冷风,进入不了回忆。
有那么一段时间,她经常会想起许成蹊,命运没有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进入到彼此的世界。可是就有那样一种人,他们对于别人来说可能稀松平常无关紧要,偏偏就成了她越不过的沧海,她曾想过,如果她回国,一定要去找他,世界虽大,真心想找一个人总是能找到的,找到了做什么呢?也许他早有如花美眷,儿女绕膝,那也没关系,他们总还可以成为朋友罢,无关风月,只为真心。
在纽约的三年,她渐渐学会了和寂寞握手言和,一个人吃饭睡觉,一个人读书逛街,周末天气好的时候就和同事坐便宜的灰狗大巴到附近的郊区公园看风景,在新鲜的空气中做一次深呼吸,丽日清风中有芳草的香气。如果天气不好,她就蜷在公寓里看书或看电影,下雨的夜里会有凉凉的风刮进来,伴随着雨点敲打窗子的声音,就这样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大学时的好友来美国旅游,临走时忧心忡忡地说 :我以为超级大国的生活得多高端大气上档次呢,原来也是一个人凄风苦雨对愁眠,即然钓不着海龟,还不如早点回国钓个金龟。然后她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说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男的来找我,是导师给他的电话,本来要找你,可是你的电话号码早换了,便找到了我,姓什么我忘了,好像是做跟珠宝有关的工作,我给了他你在纽约的电话和工作 地址,他打给你了吗?
明瑶摇了摇头说 :前一段时间手机不太好用,很多电话都接不起来,想来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朋友神秘地笑笑说 :人长得很帅呢,玉树临风一般,听说你出国了,好像很失望的样子。于是我就安慰他说,不用担心,你现在单身一人,什么时候想回来就回来。
明瑶只是笑着摇摇头。
其实在纽约的华人圈也经常有各种形式的联谊会,男男女女的目的性很强,她一般很少去。成熟大概就是懂得那些不必要的应酬和不负责任的恋爱一样,都是生命的消耗品而非滋养品,而且随时能够随风飘走,最后留给自己一堆烂摊子去收拾。而生活中真正值得珍惜的,却是那些能够沉淀下来的东西,像宝石一样在岁月的长河深处闪闪发光,它们不急不徐,不骄不躁,只是安静地看着你。
也许她只是在等待,等待一个契机,等待一次上天的垂怜,让她能够再次遇见他,或是遇见一个像他那样让她觉得安宁和温暖的人,两心相悦,花好月圆。
4
像每年一样,纽约国际珠宝展销会总会有一些国内来的考察团需要她去随访。因为堵车,她比预定的时间迟到了半个小时。考察团入驻的那家宾馆老板是华人,大厅里正在放着那首脍炙人口的《传奇》,不过是李健唱的,歌声舒缓悠远,像渐行渐远的旧时光,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仿佛被什么触动了,遥远而忧伤。
只是她没想到那个考察团的团长就是许成蹊,她恍然若梦地望着他,他和记忆中不太一样了,脸上多了些棱角,目光更加锐利,他正处在一个男人最好的时候,成熟而自信,像熠熠生辉的钻石。
他彬彬有礼地称呼她为明小姐,像一位绅士。以前她只知道他在地质局工作,现在她知道了他的另一个身份——高级珠宝鉴定师,这让她的心不由得一动,想起朋友说过的话来。
她的采访很顺利,他简单向她介绍了行程和目的,以及对一些珠宝设备的项目考察,他笑了笑说 :当然还有一些私事。他没有往下说,她也不便追问,只是突然觉得他离她好远。
他突然问 :明瑶,你喜欢什么珠宝?
她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这么称呼她,像一位老朋友。她笑着说 :很不巧,我什么珠宝都不喜欢,总觉得它们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她笑着说 :哪里,美女都是毒药,鹤顶红、孔雀胆或者七步断肠散,我可不敢当。
他也笑了,然后意味深长地看着她说 :我知道,你是云南白药,专门治伤的。
他们就这样对视良久,直到她的眼里现出泪光,他才叹息着说: 明瑶,我终于找到了你……
她不知道,后来他终于想起来在哪里见过她了,青青校园里曾经也有那么一个清爽的女孩子,有人说她是当时校报的记者,非常有才华,他还曾仔细看了她几眼,印象中她总是素着一张脸,简单地扎着马尾巴,只有一双眼睛又黑又亮,没想到四年之后她已脱胎换骨明艳照人,过去的她反倒像一个淡淡的影子。
那一段时间,他几乎天天去那家酒吧,却再也没有遇到过她。
只有她离开时的笑容像幽暗夜空瞬间绽放的烟花,摇曳在城市飘渺的灯火中,宛若一道绝世倾城的风景,完美地定格在他的记忆里。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他于是开始到处搜寻她的足迹,从网上,从学校,从她旧日的老师和同学。原本的好奇心渐渐变了味道,他渐渐知道她和他喜欢同一本书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他知道她喜欢听陈奕迅的老歌,喜欢看宫崎峻的动画,他过去常驻足的地方正对着她的窗口,他们在同一树下看过风景,他还知道她外表温柔明艳,内心却和他一样有一点点敏感一点点冷,他们是同一路人,却一次又一次地擦肩而过。
他读着她发表过的文章,看着她评价过的电影,心中突然升出一种渴望 :要是能走进她的世界,与她一起“闲将诗草临轩读,静听渔船隔岸歌”,一定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那是她早已不用的微博上的两句话,他至今记忆犹新。
在得知她的地址后不久,纽约的珠宝展接踵而至,他于是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主动请求作为考察团的负责人去美国。
她笑着问 :我的药方好用吗?
他点点头 :好用,但是也有后遗症,比如不敢一个人旅行,怕住进针孔旅社,出门吃饭不敢点肉食,怕吃到人肉叉烧包。
她大笑,几乎笑出了眼泪。良久,她说:你的私事若需要我帮什么忙,尽管开口,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对纽约的华人圈比较熟。
我的私事?他微笑看着她,缓缓地说 :我的私事就是找到你,让你重新认识我,也圆我自己一个心愿。
窗外,纽约城的繁华正像一把无形的擎天巨伞,在世界的中心缓缓展开,可繁华之上的蓝天却是那样的明亮澄澈,微风轻柔,白云悠悠而过。李健的歌再一次循环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记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开始孤单思念……
未经允许请勿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