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傅安平:伊战系列之油桶
日期:2018-10-20 21:02:21 作者:傅安平 阅读:

傅安平:伊战系列之油桶

  萨拉比先生,那么胖,谁都说他长得象一只油桶,“来自伊拉克的油桶”。

  萨拉比对此并不反对。他有着良好修养曾经留学西方,而且相貌不凡,双眼炯亮。他笑着说:“我从小在伊拉克长大,吃的喝的都是石油,这很奇怪吗?”

  周围的人听了都笑了,他真是一个绅士

  因为有一次多搞了点*总统国库里的钱——对了补充一句,萨拉比先生年轻时一开始就是在伊拉克财政部下工作——不小心同事发觉了,萨拉比心虚胆怯,连夜使用假证离开伊拉克,直飞到了欧洲。他逃过一劫,但他的家族却因他倒了霉,一向办事严厉的*总统亲自签署命令惩罚了他的家族好多人。就这样,萨拉比成了一名彻底的流亡者,他因此恨透了他的那个“大仇人”。

  凭着他存在欧洲帐户上的钱财,萨拉比在欧洲过上了比较舒适生活。但他到底是一名流亡者,他的祖国家乡信仰都不在西方人的这片土地上。特别是当他手里有很多钱,可每天还要象狗一样趴在别人的地盘上“吁吁”喘气,仰人鼻息,到底不舒服。他很想体面地回去,寻思梦想着有那一天。

  流亡者回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流亡者的身份,让自己被所有反对那个暴君政府联合势力所利用,一起推翻那个政府。这符合价值交换原则。正好,自萨拉比踏上欧洲的第一步开始,他就被嗅觉象德牧一样灵敏的西方特工注意到了,这给了他一个大好良机,让他能有机会轻易敲开一扇通向*的大门。西方特工的一个典型作风,就是在全世界不断地搜罗象萨拉比这样的人,尽量做到人尽其材。

  “你恨那个暴君吗?”那些特工终于以某种身份和萨拉比见面了。

  “当然!”萨拉比几乎是斩钉截铁地说。他的眼睛很大,说话一向显得比别人坦诚

  “你想让他滚下来吗?”

  “当然!!”萨拉比更加用力肯定了这点。

  “那你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大干一场呢?这么伟大事业,你肯定不想错过。”

  “当然——好!”萨拉比完全同意,连本来该有的疑问也不提了。他要抓紧这样的机会。

  目标既然达成一致行动就要按部就班。一个月后,世界上大部分爱看报纸的人,都知道在欧洲新成立了一个“伊拉克流亡者团结组织”;三个月后,就能记住其中那个叫“萨拉比”的*领袖。这个名字迅速成了在西方世界摇旗呐喊、敢于向*社会复兴政权宣战的“英雄”了。

  在这方面,西方媒体巨大能量的确无可替代

  “倒萨行动”已经展开,一个“伊拉克*”很快在英国成立。作为这个组织的首脑,萨拉比享有了他该有的待遇,他在美国白宫受到了美国总统的亲自接见,这使他的事业达到了一生中的巅峰闪光灯中他的英躯光耀全球。他信誓旦旦地向美国人、向西方联盟保证,他们已经在伊拉克安插、策反了许多人,扎稳了前哨阵地;他保证他们的绝对可靠,不管那个暴君现在看起来是多么强大,酷严。现在的萨拉比,恨不得美国人能立即把他们的海上舰队都开到中东。但美国人还不急,他们要做的准备太多。

  伊拉克*终于开始了,又很快宣布结束。*消失了,“英雄”终于有一天返回了故乡

  “把伊拉克交给我负责吧!”萨拉比向美国人请求

  “不行。”美国人说。

  “为什么?没有我,你们能干得这么顺利?”

  “正因为这样,每一个伊拉克人都知道是你把我们带到这里来的。”

  一分钟之前,整个西方都在赞扬萨拉比是一个反暴英雄。一分钟之后,美国人却又说他是伊拉克的“*”——他们的话里就是这个意思。的确,这么说也并不矛盾

  美国人并没有让萨拉比太失望,给了他在“伊拉克临管会”里一个位置。这是一件肥差,萨拉比正好可以大展其才。他不仅想把这些年没赚到的钱捞回来,也想把下辈子的生活本提前兑现捏到手上。

  美国人在伊拉克并不顺利,很多以前大表忠心的人,现在都变得三心二意,勾心斗角,各自为阵。他们思考之后,又找到了萨拉比。

  “你需要做的更多。”美军驻防首长说。

  “我能做的只有那么多了。”萨拉比说。他懂得美国人的期望,但他这次试着不急。

  “你要替我们收拢*,这乱糟糟的下去可不行。”

  “那你们说怎么办吧?”

  美国人知道不能把伊拉克的*维系在美国大兵们身上,所以他们需要萨拉比成为伊拉克的一个真正领袖,甚至是一个敢于“倒美”的领袖。

  美国大兵突然包围了萨拉比的私宅,强悍搜查走了一批东西,所有的伊拉克人都看到了萨拉比对美国大兵的愤怒。萨拉比立即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告他与美国人的关系不复存在;如果美国人不向他道歉,他要辞职!不会为美国人工作。

  还有三个“临管会”成员出来“声援”他。

  这件事的确改变了萨拉比的以前形象,开始有很多人相信萨拉比先生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但是在接下来的临时政府选举中,他还是没有得到足够多的信任投票。

  萨拉比似乎看到了自己有些失败

  正好一个捷报传来,*被从地洞里揪了出来,活捉了。萨拉比看到了机会,就把他的希望寄托在他的“仇人”身上。他第一个站出来辱骂那位身陷囹圄的昔日暴君,请求美国人立即将他枪毙。

  但他这么急于发表意见,反而让人看到了他的汹汹报复之心,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小人。等他意识到自己有些丑态时,就自我辩护道:“作为我个人,已经原谅了*对我和我家族的*。但他对伊拉克人民和整个世界犯下的罪行应该得到清算,惩罚!”

  可是愿意真心听他辩解的人又减少了很多。

  美国在伊拉克陷入了困境,那些在战前宣誓效忠的沙漠鹰犬,现在都成了噬血饿狼,各自猎食,壮大势力,扩充地盘。美国无法好好地唆使它们听从驱使,开始抱怨,失望。

  萨拉比在这时挺身而出,他需要在美国人那里重新收回名誉,而且他越来越明白,只有美国人能为他的名誉提供这样的保证了。

  ”我有一个对策。”他对美国人说。

  “什么对策?”美国人不大相信。

  “控制不了他们,就让他们互相争斗消耗他们的锐力,你们坐收渔翁之利,到时候不费力气就可收拾了。”

  美国人心里笑了,这是他们一惯的手法,还用这个伊拉克人讲吗?但他们不会讲明出来。现在好了,有人主动愿意代替他们去干了。

  “你一向才干卓越,我们相信你,会全力支持放手去干吧!”美国人握紧萨拉比肥厚的大手说。

  于是,伊拉克境内一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有一支反美武装对抗另一支反美武装,有一派*力量攻击另一派*力量,数不清的清剿,*,连中间力量、普通人民都被迫卷了进来。总之,伊拉克人民不明白为什么突然之间会这样,只能在残垣断壁祈祷*的保护。美国大兵获得了一段难得的轻松喘息机会。

  “干得好!”美国人在他们划出的绿区内,切着火鸡圣诞大餐说。萨拉比荣获邀请,和他们互相碰杯庆祝新年。

  然而一旦烟幕褪尽,迷途上的人们还是能看清道路障碍,开始共订协议,抱团对外。

  美国人素来相信的一个真理是,烈火可以熔化顽石,真理都在炮火射程之内。连美国的那些一向温和的西方盟国也参加进来,加紧向中东运送军人炮弹,夜以继日。萨拉比又一次好象失去了他的价值。

  美国人陷入了泥潭,开始抱怨反美武装竟然更多、更猛了,*发言人公开批评他们的攻击方式比*还要卑鄙,不讲人道

  为了安慰美国人民,*这天终于被送上了绞刑架,但他最后也没有屈服,仍然凶猛如一头隼鹰。萨拉比心里非常失望,他没有看到他的仇人象狗一样爬地乞求。

  萨拉比很不甘心于寂寞。在他有幸在*中谋得了一个位置后,他想要的更多了。他需要搏斗一次。

  “让我当石油部长吧!”他向美国人请求。

  “闭嘴!”美国人匆忙之间这样回答他。萨拉比感到象被猛地抽了一个大耳括子,脸上生痛。

  或许是还记得萨拉比曾经的苦劳,还有他的忠诚,美国人搬张椅子让他坐了下来,好好让他看了看他在这两年中所有做过的帐。萨拉比真的闭嘴了。只要这些帐泄露出去,他确信他将在地球上找不到一块可以好好安度晚年的地方

  “回去吧,好自为之。也许我们还会需要你的。”美国人说。

  这是明白告诉了他,美国人对他已经格外开恩了。萨拉比明白,他到了该收拾走人的时候了。

  萨拉比走后,有位副官问:“你确信不能从那个大*身上再抽出一些油份来吗?”

  “暂时不会,那只油桶已经尽力了。他能活下去就不错了,这里越来越复杂了。”

  “那接下来怎么办?”

  “去找新的油桶,能榨出油就行。”

  这就是美国人的优点干事从不懈气。他们在全世界到处挖坑,榨油,历史悠久,也最善于制造油桶,利用油桶。

  猜你喜欢

  傅安平:此后失去

  姜滢:世界上为什么会有*?

  冯新生:秋夜话今古,再聚知何年

  蒋方舟:我为什么不敢“留点余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傅安平:伊战系列之油桶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