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栽培 在教会领袖栽培这一事工方面,如果我们的思想能摆脱“工厂式”集训观念,采纳广泛深入的“家庭式”栽培,就可以取得以下的成就:
◆ ◆ ◆
灵活性。“一刀切”式的领袖栽培方法无法适应所有群体的需要。在世界各地,来自各种各样的文化和背景、阅历学识各异的诸多领袖都需要塑造训练。因此我们的栽培途径必须灵活柔韧,能够量体裁衣。此外,许多国家都在经历急剧的改变,处于这种大环境中教会就必须采用有弹性、可灵活调整的领袖栽培方法。
倍增。“家庭式”栽培所带来的是一种几乎可以无限倍增的模式,因为按此模式,每一个地方教会或教会团队都可以为他们的新生领袖提供学习的环境,这就使“工厂式”集训模式所固有的局限性不攻自破。
自养。地方教会自己为培训过程提供经费,这样就可以确保她对本教会新生领袖的栽培拥有责任感和管理权。一个群体必须首先自养,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治。
全方位发展。一个领袖的全面发展需要属灵的、关系性的以及实践性的环境,这正是地方教会所能提供的。因此,这种培训的整体果效会显著增长。
在不开放国家能提高安全性。在不开放的国家,大型的神学教育院校往往是行不通的,因为它规模大,显眼,很容易成为被查封的目标。相比之下,融于教会的学习群体却小巧精干,容易隐藏,便于深入普及。
确保正确人选得到栽培。最需要栽培的新生领袖或在职领袖往往都已经肩负着侍奉责任而无法抽身到一个遥远的圣经学校去长时间学习。所以当我们按传统做法开展培训时,常常都在培训错误的人选。
持续一生的领袖栽培。这样的培训不是单单局限在某一个时段中,而是贯穿新生领袖的一生。领袖塑造是一生之久的工程!
有效的评估。地方教会群体的成员与受训者水乳交融的交往使他们对受训者有深度的了解,因此,他们是帮助受训者设定成长目标以及评估他们成长程度的最佳人选。
“旧工厂”的新角色如果一个地方教会或团队希望采纳这种融于教会的领袖栽培模式,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现有的神学院或圣经学校就得解散关门。这些神学院∕圣经学校可以进入一些焕然一新的角色。这些新角色意味着他们不再替教会包揽所有的培训工作;而是在教会培养自身领袖人才的过程中服事教会。这种扶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
为地方教会的学习群体设计一些适用的、能使人得到全面发展的培训方案和学习经历。
提供一些专门性的、特长性的培训。
这种分散到地方的领袖栽培,加以一定程度的“中央”扶持,是有新约先例的。显然,耶路撒冷(徒8:14,25;15:4,30-33)、以弗所(徒19:9-10)和安提阿(徒13:1-3;15:36)的教会以种种不同的方式服侍了他们周边的诸教会。事实上,这一切促成了大多数新约书卷的成书。
◆ ◆ ◆
这个国家有五千间教会,目前在培训工作是由10所圣经学校来承担的,每所学校平均有50名学员,每个学员一年的费用约人民币3,500元。这就意味着一年为培养500名未来的同工领袖需要投入175万元。
我们可以为着这500位新生领袖得到栽培装备而欢喜,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这到这种策略的明显局限性:
这种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脱离地方教会的,基本上是知识性的装备,所以学员无法得到全方位的栽培(全人塑造)——这是一个质量问题。
因为地方教会没有直接参与到培训工作中,他们就不会有很深的负担和责任感,不会有主人翁的心态。这就直接意味着这些圣经学校很难募集到运作资金;他们大多数的资金都得靠海外援助。然而,这些外援的背后往往都系着一些“绳子”(外来资助者的意愿和牵制)。
相比之下,如果地方教会成为栽培领袖的主要单位,同时又能得到“异象、装备、资源中心” 的持续辅助,就会得到以下的收效:
如果一间地方教会能专注地栽培一个新生领袖,那么我们就能得到数量上的一个飞跃,也就是说,有五千位新生领袖同时在接受栽培。有的教会一次可以栽培两三个人,有的甚至可以同时培养十几个人!这样,数量的危机就迎刃而解。
在地方教会所能提供的属灵的、关系性的和体验性的大环境中,新生领袖所得到的栽培会立体、全面得多——他们的品格、属灵生命、婚姻问题和实际侍奉能力都可以得到关注。这样,质量的问题也得到解决。
因为这样的培训融在教会机体中,所以它成本最低。此外,因为教会直接参与他们未来工人的培训,他们就会有强大的负担和责任感,以主人翁的心态来投入;所以,无论代价有多高,教会都会乐意承担。这样做不需要外来援助,本土领袖可以完全主导培训工作。此外,那些地区性“中央机构”的成本也会降到最低,他们的运作费用可以直接由接受他们帮助的地方教会来承担。
▼▼▼▼▼▼▼
结论这并不是说这种观念的转型很容易实现。但有一点很清楚,这个策略能满足教会的需要。此外,这个策略是根植于新约圣经的。
要实现健康的领袖栽培,塑造者必须竭力为他所栽培的对象营造并维护两种群体关系:
在这个改变生命的学习群体内部的学员关系;
学习群体与为他们提供生活环境和服事机会的大属灵群体(教会)之间的关系。
如果我们能卓有成效地实现这一点——让我们的领袖栽培工作走出“工厂”,进入“家庭”——那么,我们就会在领袖的栽培方面看到质量和数量的突破。
1.从圣经中找出栽培领袖的学习群体的一些实例。比如:大卫的勇士们(撒下23章),以利亚、以利沙时代的先知的门徒们,耶稣的十二门徒,保罗的使徒团队,保罗在推喇奴的学堂带领的那个学习群体(徒19:9),等等。请留意这些学习群体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