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陪孩子做作业,如何不发火
日期:2018-10-11 23:02:11 作者:曹怀宁 阅读:

陪孩子做作业,如何不发火

  有人问我,很多家长在陪孩子作业时,怎么做最好呢?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平时母慈子孝,可只要一做作业就秒变后妈”,这是很多家庭父母陪孩子做作业的真实写照。有人说,网络段子生活热点痛点风向标,那么网上层出不穷的关于父母陪孩子做作业的段子正说明了现在的父母确实对此非常头疼。究其原因,这其实是人性事实、人性与人性之间的一场隐形战争

  父母在陪孩子做作业时都抱有美好期待希望孩子能够认真自觉、高效有序完成作业。但事实呢?事实是专注、自觉、高效都是需要长期锻炼才能慢慢形成品质,绝不可能一朝一夕之间就见到成效

  家长要提供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比如要让他们养成自己安排“做作业”这件事的习惯同时也要给出适当规范引导,比如要适时提醒他们,在他们遇到困难教会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进路。

  更有甚者,因为孩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记忆的能力也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发展完善的,这也就决定小学初中的孩子不可能像成人那样拥有高效精准认知学习能力。但很多家长不明白上述原理,他们很希望孩子能“一说就懂,一教就会,懂了会了马上就能学以致用”,于是他们就开始了与事实的苦苦对抗。许多孩子承受怒火,其实来源于家长对现实失望与拒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因此“因材施教”的理念才会被提出来。但是,很多父母缺乏这样的能力,他们可能只懂得以说教、灌输的方式教育孩子,在陪孩子做作业时只会按自己的思路来一遍遍重复

  如果孩子表现接受不良或者有所不满时,他们就有可能因为付出得不到认可回报而触发自恋性愤怒,进而拼命想要强迫孩子就范。这时,他们已经不是在教孩子,而是在与孩子的人格、人性相对抗,而这必然会引发激烈冲突——人,绝不是那么好摆布的。

  所以,我一直认为,如果父母对于教育没有已成系统认识把握的话,那么在教育孩子时——多不如少,说不如做,骂不如等。

  就拿陪孩子做作业这件事为例,如果你想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工作、延迟满足感、认真专注的习惯,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晚上到了规定时间,你就和孩子一起来到书桌前,他做他的作业,你看你的书。

  为了保证自己能够有一段完整的时间学习,你会在那之前把其他家里的事务料理完,准备好各项学习相关物品,上好洗手间,将手机调成静音并放在远离自己的地方,然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专注地学习。如果你每天都能带着他这么做,那么哪怕一字不提,孩子也会渐渐地习得并内化你这一套生活模式

  要做到这样着实不易,因为在开始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做父母的要忍受孩子经常性的“跑偏”,并且不得不时常中断自己手头上的事,来规范孩子的一些行为或教会他们解决问题。

  要忍住不耐与焦躁永远和颜悦色是不可能的,这同样违背人性。因此,做父母的一定不要给自己设立这么高的标准要求,我们只要坚持让自己尽量在“多不如少,说不如做,骂不如等”的框架范围内行事就行。实在忍不住有脾气了那就发出来,记住对事不对人,不要对孩子进行人攻击就好。

  我们要相信,以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从长远来看可以让孩子形成主动自觉专注独立品格,而事事包办、越俎代庖也许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孩子显得很优秀,但长期来看,却是对其品质的形成几无裨益。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陪孩子做作业,如何不发火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