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心理严选(sat)
——严选菌
01
为了走到更高,却忽略了沿途的人和事
就如网上那些晒车尾箱的照片一样,大家都带着父母满满的心意回到上班的地方。
有人感叹道:“这次回去探望爸妈,发现他们不知不觉老了许多,我该多回去看看他们的。我赚钱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爸妈活得快乐吗?”
国庆前,歌坛常青树费玉清放出亲笔信,宣布自己将在2019年巡回演唱会结束后退休。
“这么多年来,为了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一直快步向前,却也忽略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当父母亲都去世后,我顿失了人生的归属,没有了他们的关注与分享,绚丽的舞台让我感到更孤独,掌声也填补不了我的失落,去到任何演出的地点都让我触景伤情,
我知道是我该停下来的时候了,停下来我才能学习从容的品味人生。”
虽然消息来得突然,人们难免感到遗憾,但是更多的是理解和祝福。
费玉清出道数十年,一直兢兢业业,既儒雅又风趣,许多家庭祖孙三代都是他的粉丝。
只是,人们大都只看到,他站在舞台上的风光,很少能看到他的孤独,尤其是在他双亲离世之后。
费玉清和父母的感情很好。
据说,他母亲去世时,费玉清曾提出,要将遗体冷冻,留在身边陪伴自己,这样惊人的话。
母亲去世后,父亲成为了他唯一的感情支柱。可惜,去年9月,父亲也离开了,而他却因为工作,没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
或许在那时候,告别的种子已悄然被种下。
只可惜,往后一切再也无法与父母分享。
02
同学的母亲在某一天突然旧病复发,不得不住院治疗,而且情况十分危急。
同学是独身子女,几年前出国定居,常年都不在国内,他的老父亲实在支持不起高昂的治疗费用,这才联系上他,他也才知道原来母亲病得那么重。
面对这情况,他焦急也没用,只能一边托国内的朋友帮忙打听请护工的事情,一边准备回国。
遗憾的是,同学回国之后,只来得及见母亲最后一面。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有位医生接到一个老人预约看病的电话,他很奇怪,为什么不选择更方便快捷的上网挂号而是打电话?
于是他跟老人说网上挂号的事情,说要是老人不懂就让家里人办理。
老人却说:“孩子在国外,不好麻烦他。”
老人大多是这样,再怎么困难,也不愿意麻烦孩子,除非自己当真做不到。
有调查研究指出,到2020年,独居、空巢老年人的数量将达约1.18亿人。
许多老人记忆力开始衰退了,但记得最牢的,永远都是孩子的联系方式。
老人通常联系孩子,都是选择报喜不报忧,只是想听听孩子的声音。
可这么一通电话,却也未必能够打通,打通了也未必能够保持多久。
现在的人总是说自己工作有多忙多忙,以为父母虽年迈但都健在,有的还是住在一座城市里,也就没必要经常去探望了。
有时候,你的一个电话、一次探访,或许就能避免老人的一场意外。
03
父母,是最孤独的人类
8月份,芜湖一对老夫妻双双离世,多日后,才因邻居闻到异味而被发现。
原来老太太是因突发疾病,倒在客厅身亡,而老先生因痴呆需要老太太照顾,如今老太太去世了,无人照料的他因此不幸离世。
这对老夫妻的遭遇让人叹息不已,如果有人及时发现,或许至少老先生有机会活下来。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中国的父母,大多一辈子都围着子女转,再苦再累再委屈,也是只往肚子里咽。
平时子女不见踪影,老夫妻都是相互照顾。
这对老夫妻并不是没有孩子,他们其实有三个孩子,而且长子就住在马路对面。
只是没想到,到了最后,双双不幸离世,马路对面的儿子竟然没有发现。
无独有偶,去年年末,南京一独居老人有感离世在即,写下遗书:“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如止水……”
只是,有儿有女的她,还以为遗书第二天就会被发现,结果,时间足足被推迟两个多月,而且发现的人还不是她的孩子,而是她的邻居。
世上最悲凉的事,莫过于儿女双全,家庭和睦,却活成了一座被人遗忘的孤岛。
“2017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表示,90%的空巢老人最害怕,就是孤独。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独自生活,更没有人愿意,身边连一个亲人也没有。
然而,他们却往往难以摆脱这份孤独。
正如小说《后来的我们都哭了》中所言:“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类。”
04
为人子女,是有“有限期”的
几个月前,一直在群里十分活跃的朋友L,突然销声匿迹好几天,听说是家里出了事。
她说,外公不止一次打电话让她回乡下一趟,而她却多次拒绝,每一次都说太忙了。
“改天放假就回去”,几乎成了她应付外公的口头禅。
没想到,前些天那个电话,却成了他们之间最后一次通话。
“我就是嫌好几个小时的车程太麻烦了,好后悔为什么不早点回去!”
“还说什么改天回去?现在再也没有改天了……”
我们总觉得自己很忙,有些事情可以“改天”再做,不料转眼间却是物是人非。
不要总想着等“改天”如何如何,我们等不起。
人生不是写好程序的游戏,它充满着各种未知,我们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父母、亲人不仅悄悄爱着我们,更是会悄然老去。
很多时候,父母长辈要的并不是钱,而是你的陪伴,哪怕只是一小会。
龙应台说,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同样,为人子女,也是有着“有效期”的。
谁也不知道生命的终点在哪里,父母长辈等不了那么多的“改天”,珍惜现在的宝贵时光,多给他们一些陪伴吧!
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毕生的遗憾。
来源简介:心理严选(sat),严格挑选生活中的心理学好文好课(婚姻、亲子、职场)。本文作者:凰兮,心理严选主创团成员,一个爱听故事的撰稿人。
(点右下“写留言”)
?
亲们,公号又又又又改版了
很简单,按照下面做,三步到位!
限 时 免 费 下 载
扫码关注心理严选
回复 48 即可
(直接发下载链接!)
▼
学习更多
▼
1、扫码回复“干货”收割41篇育儿干货文
2、扫码回复“婚姻”收割30篇婚姻好文
4、扫码回复“167”收割167篇心理严选好文
值得读推荐
点完赞,记得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