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西
大家似乎很快就忘了谭秦东,刚看到新浪财经对“劫后”谭秦东医生的一个最新采访,视频里的他会笑了,很是宽慰。他说,那个“道歉声明”是发病(过度惊吓、焦虑而引发的精神病症状)时候写的,“我已经记不清具体发生了什么”。曾被“跨省抓捕拘押”的谭秦东坦言,他不想再当孤胆英雄,“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就是一个小老百姓,不能放下老婆孩子不管”……个人声明发布几个小时候之后,鸿毛药酒撤销报案和诉讼,谭秦东形容,他和鸿茅药酒“从此各走各的路”。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就是一个小老百姓,不能放下老婆孩子不管”。实话最是心酸与无奈。据说,谭秦东已北漂,开始向佛,“未知苦处,不信神佛”。
起哄一个人的勇敢容易,而能为一个人的妥协甚至懦弱而感到宽慰的有几个?
这几天,还有一个新闻:导演贾樟柯温和而准确地怼了那个眼睛自带美图秀秀的“胡总编”:“真话是最大的正能量。”
有人把目前的话语天下,分为“静好派”(所谓正能量)与“启蒙派”(所谓负能量),显然我们很多时候,只能相信人生静好,不想知道太多,不想看见太多,你说这是懦弱也好、自私也好、愚蠢也好、复杂也好,没办法,无奈是最真实的存在、情绪、心境。无奈时的形容、状态、发言,往往就是最真实的你与现实。
扪心自问,不论贫富贵贱,当下,有几人不是活得“无奈而静好”?
在路边一瓶啤酒几把花生米边喝边哭,是哭;泡在高级会所的温泉里一边敷面膜一边止不住泪流,还是哭。
只能相信,不能知道。
即便如此,如果央视采访阿Q,他一定还会很正能量地说:岁月静好,共度时坚。
于是,很多人只看见我嘴角的笑,却没有读出我内心的苦楚。我们始终在镜前、人前练习微笑,岁月与现实就这样把我们变成不敢哭的人,即“无奈而静好”。
突然想到法国作家博马舍的一句话:我不得不老是狂笑着,怕的是笑声一停,我就会哭起来。
太多的事情太多的话,太多的挣扎太多的不平,常常在舌尖停留一会儿,苦,咽下,就当喝茶时咽下的甜点。
听过最落寞的一句话是什么?答: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
落寞算什么啊,其痛的指数不过是被蜜蜂蛰了一下;而无奈,如同难产时的那种痛与恐惧。
多少人因为“细思极恐”,所以麻木不仁。
能够说出的委屈,不算委屈,说不出的那些委屈,才是无奈啊;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继续走老路,还是无奈啊;“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也是无奈啊……不要让自己被三件事所控制:过去,别人和金钱。可是,谁又可以逃过这些?这仍然是无奈啊。
为什么?我们总在寻找、摸索、突围、迷惘、害怕、彷徨,浪掷,无奈,回头……我们没时间灿烂就腐烂了。
年纪渐渐大了,越来越理解、喜欢苏东坡,“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的一生,起起伏伏,沧海桑田,被贬谪至黄河、长江、江南、海南……“写过最深情的诗,走过最远的路,做过最好吃的菜……”那菜,想必是“东坡肉”吧。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再到“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可谓无常无奈到看透看破,却只能说“但愿生儿愚且鲁”,半句“负能量”的话都不敢说啊!谁与君心有戚戚焉?
万恶的封建社会,哪有自己可以主宰的人生与话语权?即便是苏东坡。苏东坡的豪迈、豁达,甚至体面的出身、才情,最终还是归于无奈,归于所谓的“静好”。在我看来,那道“东坡肉”就是我想说的“无奈的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