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龚妈
2017年5月3日是个大喜的日子,我的爸爸妈妈在安徽一个教堂受洗。感谢神。
到现在,我家已经有8位基督徒。我于2003年复活节受洗,龚先生于2004年圣诞节受洗,我妹妹于2011年前受洗,妹夫于2014年前受洗,我姐和外甥于2015年8月受洗。我家就只有我姐夫还没有受洗了。
1
我受洗以后就希望我家人能信主,常常为他们祷告,但那时还不是每天为他们祷告。
我父母第一次来美国是2004年底,我刚搬到费城。我觉得住在郊区空气好,安静,他们应该会喜欢,所以在郊区租了房子,是在一座高楼里一个两室一厅的公寓。我那时已经很多年没有和父母在一起住,对他们的生活习惯都不甚了解。
他们来了,我才知道他们的需要是有人说话,闲时可以逛逛街。而我住的那个地方,整个楼里没有一个说中文的,最近的*要走三四十分钟。他们寂寞得每天去一个学校门口看孩子们放学。
那时离教会开车要二十几分钟,我妈有严重的晕车,不肯去教会。我那时刚信主一年多,觉得自己找到了世上的真理,所以说话都是理直气壮的。我爸妈看我那样,怕我会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情来,专门找我谈话,跟我说:“你以后可不要犯傻,一冲动把自己的工作都辞了传道去。”我当时说:“如果神真的让我去,我也没有办法,就得去。”
我爸妈被我的回答气得够呛。而我却觉得,就是这样的,我没有说谎啊。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过了好长时间,我对圣经有了更多的认识,才意识到自己做的这件事也许看起来是对的,但是却不是一件美事。
很多时候,圣经里提到的一对概念看起来是互相对立的,比如“公义”(原则)和“爱”,但是却是和谐和统一的。我们在生活中要体会这两者的平衡,做到既讲原则又有爱心。
我回答父母的时候,只想着什么是对的,什么是真理,却完全不考虑他们的担心是什么,甚至觉得他们管得太宽,这就是没有爱心了。
她丈夫找工作到费城以外的一个地方,她遵从圣经的教导,夫妻不要分居,就打算辞了工作跟丈夫一起去。她妈妈一向觉得女人不能没有工作,觉得女儿如果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会受到丈夫的歧视,对女儿的决定很不理解,劝女儿不要这样做。那位姐妹就跟妈妈说:“妈妈,我理解你对我的担心,你是为了我好。但是你平时也看得出来,我不是一个冲动的人,妈妈你让我试一试好不好?”
这位姐妹当时具体说了些什么,我记不太清楚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语气,很温柔很体贴,而不像我说话那么冲。
我听了这位姐妹的分享,想想我对父母说的话,真是觉得很惭愧,觉得自己真是没有爱心啊。
后来我父母问我是不是为教会奉献金钱,我就照实说了,这事儿又引起我父母很大的反感。我当时也不觉得自己做得有什么不好,反而跟他们讲道理,说我的一切都是属于神的,包括我的钱都是神给的,所以奉献是理所应当的。我爸妈不信,当然不能理解。
我之后反省自己,还是觉得自己不够有爱心,没有体贴父母的想法和需要。我父母第一次来美国,没有怎么去教会,就回国了,我当然觉得很失望。但是我想,我还是可以在他们面前努力做好见证,他们应该会有改变的。
其实平时我对父母有很多亏欠。比如我信主以前是个十分不负责任的人,上了大学以后每年暑假寒假回家,都忙着跟同学四处玩,整天整天地不进家,很少会陪着父母做什么。家里的需要和父母的需要都不知道,并且也不关心。
我记得我上大学最后一年在北京(大学前四年在合肥上课,最后一年在北京上课),很长时间不写信也不给家里打电话。那时候通讯也不发达,我妈平时又很容易担心,所以她觉得我出事死了,要到北京来找我,可见我做得有多过分。
来了美国以后,信主以前,我也不是每周都给家里打电话,高兴了就打,不高兴了不打。打电话也想不起来有什么要说的,经常顺便问两句就完了。
后来我看到我妹妹给我妈打电话,两人从午饭的每一个菜聊起,说到父母生活中的很多细节,我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觉得我妹妹真是我妈的小棉袄。
那时我有朋友说:”你大概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你妹比较细心,这不说明什么。”其实不然,我如果有爱心,就应该能想到这些东西。我那时其实是没有爱心。
我信主以前脾气很不好,很情绪化。我妈也比较情绪化,我们有时候会在电话里,因为一点小事就吵起来,互相挂电话。信主以后,我会每周给父母打电话,脾气变了很多,几乎从来不在电话里跟我妈吵架。有时候我妈妈说一些有情绪的话,我会说:“妈,你现在情绪上来,才说这样的话,我知道你其实不是这个意思。”我妈也就平和下来。
我后来跟我妈说,我们家女的都有这个问题,想问题容易情绪化和走极端,需要意识到这个问题,慢慢改。感谢主,我妈也同意,说她要改。
当然我父母看到我许多别的变化,比如我跟龚先生的关系,我们对金钱的态度,对别人的态度,对孩子的教育,等等等等。后来我父母说,我比信主前变好了,这个信仰还挺好的。他们的态度从反对变成不反对。
但是他们说:你们那边的大环境不一样,信教挺好的,我们这边不是一样的环境,我们是不信的。我妈虽然不是党员,却对党充满感激,说她的工资都是党发的,福利也是,她不能没有党。我对她也觉得无可奈何。
2
我儿子一岁多一点的时候 (2007年底),我父母第二次来美国,在费城住了四个月。我那时已经从郊区搬到了宾大附近,离教会也很近,心里想:团契和教会都这么近,走路就可以了,他们应该会更愿意去教会吧。但是他们刚来的时候还是对教会很反感,后来长辈组的两位姐妹经常来看他们,他们有点不好意思,就开始去团契。
后来有一段时间,他们每次对于去团契都很向往。我妈还认真地把圣经的一些生字查好再去查经。但是他们了解以后,还是很抵触。
那时一直到现在,我妈一个健康上的大问题是睡眠不好:她经常整夜睡不着觉,睡不着觉引起身体的各种不舒服还有心理上的焦虑。甚至她有一次说,如果神把她的失眠治好,她就信主。
我很积极地为她祷告,希望神能医治她的失眠。在费城也看了医生,做了各种检查,什么也没有查出来。她回国后,我们也给她买过一些补品,比如脑白金,或者是一种蜜,据说有治失眠的作用。她自己回国以后也试过各种偏方,大多时候是有效几天,然后就不好了。
我后来基本放弃了对药物治疗的希望,就让我妈读经祷告,信靠神,这样她心里不焦虑了,大概失眠就会好了。但是读经祷告,对于不信的我妈妈来说,是何等地难啊。
我的信心也在这种种起伏中受煎熬。我经常在疑惑中问神:你为什么不把她的失眠治好?你把她治好了,她不就信你了吗?却得不到答案。
有一次我妈说,她去看了一个中医,拿了十副药回家喝,一开始效果还挺好的。我虽然在那之前,已经对于药物治疗不太报希望,但是后来心里想,如果这中药能把她治好,她不祷告不读经也罢。当然那个药也只是一个过客,一开始起的一些作用也许也只是一点心理作用而已。
但是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我对神已经没有多大信心了。
再后来,我又想给我父母买房子。因为他们一直住在学校分的平房里,学校也不打算把平房翻修。平房的质量很不好,密封不好,还会漏水。我听到父母住在那样的房子里就心里很难过,觉得对不起他们。
当然国内的房价一直走高,我父母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子买。一般的楼房便宜一点,但是我们当地的商品房都修得质量不好,楼板很薄,隔音很差,我妈会更加睡不着,所以需要买一个有院子的平房或者楼房。那样的房子如果离市区比较近,就挺贵的,我真是买不起。
我当时也想了一些办法挣些钱,后来也不成,我心里就有更多的报怨。我心想,为什么神不让我一下子就能拿出好多钱来,给父母买个房子呢?这样他们就能看到我的神是多么祝福我了,也不会因为我奉献生气了,失眠焦虑等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后来有一天,我在给别人传福音的时候,说:“金钱不能解决你人生中的问题,唯有福音可以。”我突然想起来,为什么我对别人说的,跟自己做的不符合呢?
我突然意识到我对待父母,总是觉得身体健康和生活富足了,他们一切的问题就能解决了。我好象并不真的相信福音是最后的答案。感谢神让我想清楚这一点,让我能更知道信主才是唯一的出路,也更愿意为他们信主祷告。
当然,我要澄清一下,我并不是说我不需要关心我父母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上的需要,而是不能把那些当做是唯一重要的东西。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就每天为他们的信主、健康和平安祷告。祷告了一段时间以后,我看到我妈的失眠也不好,在电话上给他们传福音他们也不信,我就很丧气,甚至有一段时间都没有办法再祷告下去。
那时我偶而去听了一次主日学“新生活”。我听的目的是想了解应该怎么教的,因为我下个学期要教那门主日学。
那次我们教会的传道人正好教祷告那一课。她问学生们,祷告需要有什么?为什么要祷告?后来她解释说,祷告需要有信心,我们相信神是听祷告的,我们相信神是掌管一切的,并且神是慈爱怜悯的神。
这些道理我听了何止一次,自己跟别人解释也不止一次了,但是那时这句话却敲击在我心上。我在心里说:“你为什么祷告?是因为你相信神,你相信神爱你的父母,他愿意看到你的父母信主,你为这件事情祷告是神喜悦的。”
我那时不再怀疑,不再问神“既然这是一件好事,为什么神不让我父母立刻信主?”因为我意识到我父母不信主这件事情,也带给我很多的思考,我有更多品性的建立和信心的成长。
从那以后,我就继续充满盼望地每天为他们信主、健康和平安祷告。虽然他们不信,我心里却不气馁。有时候在电话里跟他们说一说,有时候不说。
3
后来他们又有两次来到美国,住在我妹妹家。第一次来时,我妹和妹夫也不信主,也不愿意去教会,我父母也不去教会。
我们一家第一次去看他们的时候,周六晚上很晚才开车到达。第二天早晨,我担心如果我提出来让他们跟我们一起去教会,他们会觉得我没有亲情,只顾去教会,后来就没有敢提。
后来跟他们谈话,他们当然也不肯信,我又觉得很难过。
第二次去我妹妹家看父母是2012年底。我妹那时已经受洗了,但是他们孩子小,我妹夫也还不信,孩子经常生病,所以也不经常去教会。我们一家到了我妹家,就建议一起去教会。我爸愿意跟我们去,我妈说不想去。
后来我们和我妹带着她两个孩子还有我爸一起去,发现挑战真是很大,我妹被两个孩子缠着,基本上听不到什么。虽然我爸听道还挺认真的,但是他中间就开始打瞌睡。
回到家跟他说起这个信仰,他说有很多疑问。比如他说,圣经里说左脸被人打了,把右脸再给人打,这个逻辑是胡扯。说起我妹教会一个基督徒的丈夫年纪不大就得癌症去世,死前很痛苦,他问神为什么不管。
因为我小时候得小儿麻痹症,左腿瘫痪,我爸就问我:“圣经说瞎眼能看见,瘸子能走路,为什么你的腿不会好?”我跟他分享我的理解,他不肯听。后来他变得很激动,脸涨得通红,说:“这都是胡扯的。你们信挺好,我们也不反对,但是我们不会信。”
我当时真是受了很大的打击,下周去教会的时候信心都没有了。不过感谢主,借着听道,读经,祷告,我的信心虽然经受打击,但是我每次再问自己为什么继续祷告,我还是相信神是爱我们的,他是爱我父母的,我就继续祷告下去。
后来我爸在快要离开美国回国的时候,在电话上说:“我知道你最想听到什么,我跟你汇报一声,下次圣灵感动我,我就信啦。”当时觉得好感动,因为人心的改变真是不在我的手中。
4
他们回国以后,我继续为他们祷告,因为以前的经验是,他们在这儿呆一段时间,好容易有点追求了,一回国就不行了,过一段时间心就又硬了。不过我爸回国没有多久,就在电话上跟我报告说:“我今天帮你传福音了。”
我一问,原来他碰到我初中的物理老师,那个老师很喜欢在网上看一些时事的小道消息,打印出来读,再去跟大家侃大山。我爸跟他说:“你没事儿去读读《圣经》吧,比你那些东西好。”
我的老师说那是迷信,咱不能信那个。我爸说:“迷信迷信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物理书里的那个牛顿,人家总比你厉害吧,人家就是个虔诚的基督徒。”我听了好感动,觉得我爸说得真好。
不过我妈总是一如继往地硬气,从来也不松口。我甚至用亲情来打动她,说:“你以后不想我们死后一家人还在一起吗?”我妈说:“死后的事谁知道呢?你信有天堂,我不信。”还说:“地狱有什么可怕的,别人能去,我也能去。”
她平时是个很忧虑的人,但是我妹跟她说世界末日,她却说:“世界末日来了,倒霉的又不是我一个人,我担心啥?”说话铿锵有力,真是可以去演刘胡兰了。
过了两周,我又在电话上跟她又提到信仰。
我说人人都是罪人,我妈却说,她是堂堂正正做人,不偷不抢,别人生活过好了她不眼红,别人倒霉了她不看笑话,一辈子清清白白的。我听了目瞪口呆,想想她老人家这么自信真是不容易啊。
我这做晚辈的也不好指出她有什么罪来,只好说:“我没有你这么堂堂正正。我这些天来反省自己,觉得自己在信主以前没有做过什么好事儿,即使表面上好的事情也是出于坏的动机,比如我努力学习是因为虚荣,所有的好事儿都是因为要别人夸奖才做的,都是出于虚荣。”
我妈在电话里说:“哟!真的啊!我现在才知道我闺女虚荣,以前真是没有看出来。”我听了哭笑不得。
又过了几周,某个周六,我照例给我在国内的爸妈打电话。说了一会儿闲话,我妈突然问我:“你们信的那个《圣经》有几本书?”
我被问得有点迷糊,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但是我妈是很少问我信仰的问题的,我主动提起来她也经常打断我,所以我抓住机会,赶紧回答问题。
我爸在电话里跟我妈说:“《圣经》有旧约和新约。”那意思是我妈问的问题不够专业。
我妈说:“我就问问怎么啦?”
我只好把她的问题理解成“《圣经》有几卷书”,跟她说旧约有39卷书,新约有27卷,一共加起来有66卷书。
我妈又问我:“你们信的这个神到底是个什么神?是耶稣吗?耶和华是谁?”我就跟她说,我信的这个神,是个三位一体的神,是一位神,但是这位神有三个位格,又解释了什么叫位格。
我觉得这个真是很难解释,再加上我平时都用普通话说这个,现在要用家乡的方言说,我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我妈说:“我觉得《圣经》很难懂啊,前面好长都是说谁跟谁是什么关系,不知道在写啥。”我就解释说旧约是主要写神跟以色列人之间的关系,写得象是以色列的历史一样,新约的前几卷书是耶稣的故事。
我妈这时才跟我解释,说她有一个好朋友,最近在参加一个家庭聚会,也说不清楚自己信的是什么,但是说是基督教信的是第三本《圣经》,而他们信的是第一本《圣经》。他们平时学习,也不读《圣经》,只读一些印的材料。
她来找我妈,让我妈一起去,还送了材料给我妈。我妈读了这些材料,我爸就说:“这个不知道是什么,我们不能信,我们要信,就要信闺女的那个。”
听了这个,我心里想:“感谢主。”但是他们说在当地实在是找不到什么教会可以去,只能自己在家里学习。
他们觉得那些家庭聚会一方面有被抓的危险,说2010年当地也抓了很多信教的人,抓进去以后还让那些人揭发更多人出来。另一方面有些家庭聚会的信仰听着不对劲,跟在国外的信仰感觉很不一样。
我跟他们解释了家庭教会和三自教会的分别,也跟他们说,确定有些家庭教会容易走偏,尤其是小地方,因为受到政府的影响,比较封闭,所以教会信仰是否纯正取决于传道人的信仰,而传道人如果偏了,这个教会的教导也就偏了。
后来我妈突然说:“我最近都想过了,打算信你这个了。”我听了真是大吃一惊。
我妈还说:“我们都好,要去做午饭了,不说了。”最后加上一句:“我现在要开始读《圣经》了。”
放下电话,我都不知道该有什么样的反应了,脑袋都不转了。心里又激动,又迷惑,我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我妈这么180度大转弯,愿意信主了呢?”
我那时已经为了父母祷告了十年了,看到这样的结果,真是感谢主。哈利路亚。
5
我几年前回国时,我爸说,如果他能活到80岁,就信主。
我跟他说:“信主是决定耶稣是不是可信,跟活不活到80岁是没有关系的。“我爸说,他家的男的都活得不太长,如果他能活到80岁,就说明神保守他。
他的逻辑虽然跟我的不一样,我也没有跟他辩论。这么多年传福音的经历告诉我,很少有人是因为被辩倒而信主的。但是我也没有报多大希望,因为我以前见过很多人自己说话不算话,说怎么怎么样自己就会信主,但是最后还是食了言。
然而我爸爸却真的遵守了自己的承诺。
2016年,有一天我给父母打电话。我爸说,他已经80岁了(虚岁),所以打算信主了。那以后他就开始去教会,每周日自己早早起床,给自己做点早饭吃了,就骑自行车去教会。
我在美国时间的每个周六晚上给他打电话,正是他从教会回来的时候,他每次都会提到牧师讲了哪一段经文。
有一次,教会说有一个特别讲座,他还以为是一些关于信仰的特别讲座,就高兴地去了,去了才知道是一些政治宣传,我家那边的家庭教会容易出异端,好的家庭教会不好找。
他从2016年初就跟那个教会说要受洗,那个教会对受洗并不是那么在乎,先是跟我爸说夏天可以有洗礼,然后就改成圣诞节,圣诞节又说教会装修,最后到5月才受洗。
我妈说想跟我爸一起受洗,但是她因为身体的缘故,不能跟我爸一起去教会。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为他们祷告,求神保守。
2017年初,我妈说他们天天在家里读《圣经》。我听了真是很感动,这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也不是我做了什么的结果。
我把我祷告十几年的经历,在这里跟大家分享,鼓励大家凭着信心(相信神的慈爱怜悯,愿意万人得救的神),每天为自己身边不信主的家人朋友祷告。这样的祷告可以十分简单,可以说:“求神保守我的爸爸、妈妈、姐夫、龚先生的爸爸,龚先生的弟弟弟媳和侄儿都信主。”
我们祷告了,也不能保证家人都信主,因为信不信是神的主权。我们就是去做我们该做的事情,把结果放在神的手里,相信神的慈爱和公义。
最后分享两句我喜欢的,也给过我无数安慰和鼓励的经句。
《圣经》腓立比书4章6节“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賜出人意料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的心怀意念。”
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6-18节:“要常常喜乐,不住的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 THE END --
相关阅读:
【原创】当我剥下了虚荣,开始看见主的旨意
【原创】两个成熟独立的人进入婚姻,会发生什么?(三)
【原创】两个成熟独立的人进入婚姻, 会发生什么?(一)
【原创】两个成熟独立的人进入婚姻, 会发生什么?(二)
【原创】你不信主,咱就不能结婚
【原创】被麻醉的精神,还是被征服的理性?
欢迎大家使用右下角的“写评论”功能
与更多的人分享你的感受……
作者简介龚妈,女,70年生,本科于中国科技大学就读,毕业后,在北京工作了5年,后赴美留学。2002年在密西根大学读博士期间,无神论的信仰动摇,于2003年复活节受洗成为基督徒。现居费城,在宾西法尼亚大学的生物统计系做教授。2005年结婚,先生是大学同学,育有两个孩子。一家人在费城一个面向华人学生学者传福音的教会聚会和服事。龚妈的业余爱好是码字儿,有一个公众号叫“龚妈的生活记录”。
以西结书 34:11 |
主耶和华如此说:
“看那,我必亲自寻找我的羊,将他们寻见。”
分享朋友圈,让恩典传播。你的分享是一株蒲公英,上帝将它吹到渴望爱与盼望的人心中……写恩典历程∣作祂的见证
几个基督徒女性开设的公众号,坚持用原创文字记录分享自己真实的信仰历程和点滴感悟。她们中有家庭主妇,有单身女性,也有单亲妈妈,她们都是经历了上帝恩典,并且愿意将恩典传递出去的女人,也欢迎你加入到她们当中来。
长按*,识别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