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下蓝色小字免费关注!
一个中年情怀的微信订阅号,关注用户超百万。变老的路上,我来陪你......请点击上方免费关注!我们害怕孩子受到伤害、
害怕孩子走弯路,
潜意识里想把自己的人生经验灌输给孩子,
想让孩子“听话”,
按大人设定的人生轨迹前进,
“听话教育”的本质,
其实是我们在替孩子走路。
01
如果听话会以生命为代价
我宁愿你不听话!
自从当了妈妈,渐渐发现一个现象,大部分父母多会以孩子“听话”为傲。听话,一度成了众多父母,对孩子的最高赞赏。
有次偶然看到十年前《冷暖人生》记录的一期节目,心却被“听话”二字深深刺痛。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多名能歌善舞的中小学生,在“友谊馆”举行文艺汇报演出。
汇演时,灯光过热,引发大火。
舞台下的人见状纷纷站起,这时却突然有人站在领导席前面,拿着话筒说:“学生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
而就在这时,火势迅速蔓延,所有灯光瞬间熄灭,一切都失去控制。很多人在恐惧的驱赶下,凭着本能疯狂地冲向任何一个可能逃生的通道。
但不久,原本开着的卷帘门突然掉落下来,友谊馆顿时变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类似砖窑的火葬场,一个充满哀号和惨叫的死亡之馆。
284名乖乖“听话”的孩子们,就这么错过了逃生活命的机会,他们尚未展开的生命就这样在大火中戛然而止。
一个失去孩子的家长在镜头前痛哭:“孩子太听话了,那些不听话的孩子都跑出来了。”
因为太听话,这284名孩子们错过了逃生的最佳机会,活下来的都是“不听话”、拔腿就跑的孩子。
如今看了这个事件,仍觉十分心痛,更何况那些孩子的家长呢?想必会有父母感到懊悔万分:“如果听话会以生命为代价,孩子,我宁愿你不听话!”
02
过分的听话教育
造就复制思想的木头人
很多孩子在父母一次次强调“要听话”后,变得只知道顺从,不知道诉求;只知道应承,不知道批评和质疑;只知道唯命是从,不敢跨越所谓的“规矩”······
有一位妈妈因为工作忙,总希望孩子能够听话,少闹腾一点,于是不断给他灌输“听妈妈的话”的意识。
有一次幼儿园的老师打电话过来,说孩子尿裤子了。
这个妈妈很奇怪:
“我孩子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会尿裤子呢?”
晚上回家一看,果然,两条裤腿湿了一半。妈妈问孩子:
“宝贝,怎么尿裤子了?”
孩子:
“中午吃饭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盛饭,我想尿尿,憋不住了就尿裤子了。”
妈妈:
“想尿尿了,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啊?”
孩子:
“可是老师说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不能乱下座位,要不饭就该洒桌子上了,洒桌子上就浪费粮食!妈妈你不是说过么,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的。”
孩子一脸虔诚,妈妈一时愣住了,针刺一般。让孩子听话,结果孩子要撒尿了也憋着,这位妈妈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会这样。
过分的听话教育,你养大的不是孩子,而是那个复制你思想执行你指令的木头人。
03
令人揪心的现象
听话教育变成了奴性教育
在中国人的思想中,争辩、顶嘴、不服从,都是不好的行为,代表着任性、破坏、不受控制。因此中国家长都羡慕别人家听话的乖孩子。
可是,这样听话的孩子真的好吗?
2015年,安徽多名小学生被逼着吃屎喝尿长达4年,同样是因过分的“听话教育”所致。
13岁的副班长小赐,从二年级开始就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通过这点权力,他向包括正班长在内的孩子要钱,钱没给够,就逼迫同学吃屎喝尿。
所有的孩子没一个敢反抗,讽刺的是他们的个头都比小赐高大。
除了害怕小赐扭曲事实给老师打小报告外,更害怕被父母知道后遭到毒打。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学生说,刚开始他给父母看了身上的伤口,结果爸妈劈头盖脸就说:“你一定又不听话了才被罚的,你活该,能不能懂事点?”
自此之后,孩子再没提过。
当“听话”成为亲子教育中的唯一标准,必然会让孩子失去天然的反抗性和自由向往。更会让亲子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信任。
在不听话就是罪过、不听话就要被打骂、不听话就会被贴上“差生”“坏”的标签的环境之下,孩子渐渐形成了奴性人格或讨好型人格。
这样“听话”的孩子,一定是乖孩子,却未必是幸福快乐、拥有自我保护能力以及自我创造力的孩子。
04
希望孩子遇到危险时
学会保护自己
经常听到妈妈们唠叨:“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可专家们告诫父母:“太听话的孩子问题更大,因为他们很可能失去更重要的东西——创造力。”
创造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把孩子捆得死死的,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怎么去进行创造?
“培养乖孩子,要孩子听话,这样的孩子好带,能省去许多麻烦,长大后执行力强。”这是大部分中国家长的观念。
但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挑选了100名具有强烈反抗倾向与100名没有反抗倾向的2-5岁孩子,从儿童时期观察追踪到青年时期。
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当然,我们并非在批判听话的孩子一无是处。但以控制和支配为目的的“听话教育”显然是不对的。
《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
“无论在哪个世界,那些富有勇气,独立而善于思考,且不容易被挫折打败的人,终归会站在金字塔顶层。”
我们希望孩子“听话”,但是希望孩子可以明事理、辨是非,而不是盲目的听从安排,遗失了自己的个性和思考。
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否定“听话”,如果由着孩子的个性随意发展,这样的成长过程也暗藏隐患,比如*方面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等。
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但与此同时,也希望他在遇见危险时,能够学会保护自己。
我们都明白,
孩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温室,
终有一天,
他们需要自己面对这个世界。
放下要培养一个“听话的乖孩子”的执念吧,
我们只能为孩子引路,
却不能代替他们走自己的路。
喜欢这样一段母亲的自白:
“你不需要听妈妈的话,
你只需要听自己的话。
妈妈希望你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妈妈希望你做每一件事情,
都发自你的内心。妈妈不希望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你。妈妈相信你所做的选择,相信你会为自己的每个决定负责。
妈妈不会用听话这个魔咒
打磨你,扭曲你。妈妈相信,听自己的话长大的你,
会更加快乐,热情,
拥有强大到让人震撼的心理能量。”
愿你的孩子,也能如此。
你会强迫孩子听话吗?
下方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