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江军
“我希望找到一个人,她爱我,包容我,能接受我的一切还有我的蚂蚁花呗。”一次聚会上,小A自嘲地说着。
用着刚上市的,穿着时髦的Nike,站在潮流前线。显然活成了我们大多数人想要的样子。
“去它的年轻就要用蚂蚁花呗,没想到啊,大学一年,没房没车,没存折,花呗却欠了一万。”
“我现在存着一千,加上后面两个月的生活费,唉,对了,花呗我分期12个月。过程虽然漫长,但慢慢也就还上了。”他云淡风轻的说着。
这时,我才发现,除了透支的花呗,他还*。
我相信大学之中不止小A一个这样的“花呗式青年“。当花呗、京东白条等“购物”贷出市,就注定把年轻人作为了他们奋斗的主战场。
今年5月,“蚂蚁花呗”官方发布的《2017年*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中,就有提到:在*,90后年轻一代是花呗的主力军,25%的90后拥有花呗。并将花呗作为首选支付方式。
“你是笑死我,然后继承我的蚂蚁花呗吗。”“娶我,顺便取走我的蚂蚁花呗。”成了我们大学生群体的调侃语。
花呗的诱惑大吗?
点开花呗,“这月买,下月还。”几个大字,似乎是为我们这些活跃在潮流主线的新青年打上了一剂强心剂。
下个月省一点,挺过去的思想成了大多数人付款最后一刻的自我安慰。
身边越来越多人,都乐于拿花呗来购物,银行卡上的数字没有任何变化,但直到还款那天,才知道什么是生无可恋。
殊不知,信用生活,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只会放大你的欲望,不会放大你的生活费。
我们小时候看到心仪的玩具和喜欢的衣服,会小心翼翼收着自己的存钱罐,那是我们自己积累的宝藏啊。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小A穿着最朴实的学生装,连偶尔吃顿大餐都要斟酌好久。那个时候很简单,却也有简单的快乐。
可生活总是充满悔意的啊。
我们要把责任推给花呗吗?
“我们没理由怪花呗,只怨自己太懦弱。”用不对的方式,逃避没钱的事实,过着自己以为很向往的生活。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我们渴望过上上流的生活没有错,会花钱的人也会赚钱,这也本没有错。
错的是,陷入拿明天的钱,去还昨天的债的恶性循环。
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啊,学会把控自己的欲望,让欲望鞭挞自己,成为赚钱的动力,而不是被欲望反噬。
不如,趁现在,咬牙还掉你的蚂蚁花呗,骄傲的说一声再见。
在接下来的一年,有着“我大学一年,靠自己的努力赚了一万。”的骄傲。
没有花呗,我们的大学一样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