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这个概念,可能会改变你的生活
日期:2018-08-28 11:33:05 作者:韩大爷的杂货铺 阅读:

这个概念,可能会改变你的生活

  文/韩大爷杂货

  1.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过这样一种现象

  有些事情,你在经历时,是蛮痛苦的;但在事后,你会感到挺幸福

  且当时的痛苦感,是真的;过后回忆起来的幸福感,也是真的。

  比如:备战高考。

  这件事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

  如果你现在问我:韩大爷,你觉得高三那段时光怎么样啊?

  我会说:好啊,那真是永生难忘绝妙体验。虽然有点辛苦,但那时候每天都很有目标感,过得充实快乐同学之间关系单纯老师严厉中带着亲和。我做梦都想回到那段日子可惜回不去了。

  但如果你恰好在我读高三时跑来问我:嘿,感觉如何啊伙计

  我会问:你有上吊绳么?苦死了!天天做不完的题,刷不完的卷子,为了每次模拟揪心,为了一年后的高考操心。每天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还要提防门后班主任眼睛,同学之间借个笔都挨说,快赶上集中营了。

  你很纳闷:不是吧……我问未来的那个你来着,他说高三……可好了。

  我只好咬牙切齿道:何方妖孽大放厥词?来,你让他把我数学卷子上倒数第二道大题第三问做一做。

  现在我们来看,哪个我说的是事实呢?

  其实,都是事实。

  但柯南有句名言真相只有一个啊。

  那为啥同样的事同样一个人都保持着诚恳态度去看待,前后的感受评价差距这么大呢?

  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两种自我。

  一种叫“体验自我”;另一种叫“叙事自我”或“回忆自我。”

  2.

  这个概念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未来简史》一书中也阐释过。

  所谓的“体验自我”,指的是那个亲身经历着我们人生自己,是每时每刻意识和直接体验。

  而“叙事自我”或“回忆自我”,指的是一个负责在事后整合我们的过去的旁观者角色,它是那个思考着我们人生的自己。它负责记录生活,挑选片段撰写成故事

  粗浅直白一点讲:体验自我这东西,它比较务实,比较“活在当下”,才不管你正在经历的事有啥意义,会不会成为精彩的人生故事呢,只顾经历的瞬间到底爽不爽。

  而“叙事自我”或“回忆自我”这东西,就比较讲情怀价值感意义感了。而且它在评判一件事时,会忽略掉你经历时的很多细节,只对这段故事的高潮结局兴趣

  所以当你让现在我的回眸高三那段时光,我会对你说:有意义!很精彩!再来十遍也乐意!这样的生活才有声色

  你看,叙事自我跟你聊的关键词都是这类的。

  而当你问正在经历高三的我,我也会老实交代:苦到家!不学了!那门课折磨得我头疼!这道题我不会做……

  你看,体验自我不谈意义,只聊瞬间感受,哪怕过来人跟他说:高三有意义。体验自我也会充耳不闻,因为它最在意的那个当下痛苦感,确实没打折。

  网络流行一句话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会很轻松哦。这句话之所以风靡,就在于它精准打击到了我们的体验自我。

  但当你真的听了这话,干脆学也不念,班也不上了,浑浑噩噩一阵子,轻松感竟然成了你不能承受生命之虚,与之相伴的除了钱紧,还有满满的疏离感、无意义感、手足无措与懊悔自责。因为,叙事自我找你来算账了……

  3.

  其实类似例子特别多:

  比如,分娩的痛苦大家都是知道的,那个疼能把汉子憋哭。但如果你问妈妈:后没后悔生我啊?

  当然,除了逗你玩,多半会说不后悔。如果气氛温馨点儿,配点背景音乐,还会说:你让我成为了母亲,你丰富了我的生命,你是我灵魂延续,我最高兴的事就是把你生出来了。

  这时你掏出DV道:妈,画面手术台上高喊“打死我也不生了”的那个,不是你吗?

  母亲嘴角抽搐,一招化骨绵掌将你打飞道:那是体验自我把我给占据了。

  再比如:

  我们在出门旅行的过程中,其实会遇到很多不顺的事儿

  先是被出租车司机黑去50块钱,到达目的地发现比赤道还热。人山人海中好不容易掏出手机摆好表情刚要自拍,同行的伴侣一副狰狞面庞入画,摇着你头喊:旅店钥匙呢?!

  一路降妖除魔累成劳模,刚要入睡,轰雷巨响,原来:隔壁住户把床搞碎了。

  彼此相互埋怨信誓旦旦:跟你出来就是作孽,后悔死我了!

  结果到家两天后,朋友圈一发,小照片一修,配的文字却是:好有意义的经历撒,无悔的人生就应当这样过。

  这是什么?单纯的虚荣心吗?不全是。

  因为后者也是真实的,只不过是叙事自我发威了。

  4.

  那知道了这个概念,有啥用呢?

  起码有两点益处:一是能帮你自律,二是能帮你调节幸福感,三是能帮你做人决策

  我最近在减重,需要多跑跑步。

  我们知道,长跑对于初体验者来说,蛮难坚持的。

  比如我总是在跑道某个特定距离时,意志最容易动摇,痛苦感最甚,最想放弃。这时产生放弃念头的,就是体验自我。我知道,它难受了。

  怎么办?赶紧提前请出叙事自我阵场面啊。

  所以每当我快坚持不住时,就对自己说:现在的痛苦是体验自我的“幻觉”,别信,信了的话叙事自我的幸福感就没了。

  咬咬牙坚持住,用个两三分钟把体验自我拖垮,等跑完以后甚至在未来的日子里,叙事自我给你的幸福感成就感,是会加倍的,而体验自我感到的痛苦会随着时间磨没的。

  就这样,本来最难熬的那个关卡,被我一次次迈过去了。

  5.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人没钱的时候喜欢用钱买食物用品有钱了就爱拿钱买经历。

  其实,这种消费升级的背后是观念的升级,因为人越来越意识到:讨好叙事自我的意义了。

  体验自我一时爽,却也快凉凉;叙事自我却能一直把上佳的感受带进坟墓里。

  所以从长远考虑:还真的是吃吃喝喝没意思,搞点事情才最欢乐

  当然,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同,有的人就是喜欢活在当下,有的人则拿回忆和对未来的兴奋感找乐,无关对错

  最重要的是,决策前搞懂自己哪个最适合。

  心理学专家给出过一个简单测试题:

  想象你即将开始一段旅程,那是个美丽地方,你知道自己会享受在那里的时光。但旅程回来,你在那里拍下的所有照片、影像都会被立即销毁,同时你还必须吞下一颗让你遗忘这段旅程的药。若是如此,你还会选择去吗?

  答案是:选择“会去”的人更重视体验自我的感受,而选择“不去”的人则更注重于满足叙事自我或记忆自我。

  所以说“大城床还是小城房”的问题也别纠结了,就看你更偏重哪一个。

  身边有朋友曾问我:写文章苦不苦?我说写之前跟写的过程中可能是有点熬人。

  他问我那你为啥还写呢?

  很简单,因为那道测试题,我个人的答案是:不去了。

  End.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这个概念,可能会改变你的生活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