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有了一切,但是却没了“我们”。
《后来的我们》。
没期待,电影反倒用其真挚的感情和对生活妥协后的谅解,打动了我。
看电影或者看书,就是一种把自己的命运拉扯到这些故事的对面,做对比,求同存异的一个过程。哪些情节相似了,感同身受了,你就会觉得触动了心弦;哪些情节遥不可及,和自己的世界格格不入,相当于你掉进了一个更深更广的模拟世界里,都是动人的。
我看《后来的我们》哭了很多次,第一泪点低,第二真的是有所感触,归纳起来大概有这么几方面:
一,北京情结。
认识徐的时候,他和他家里人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下子就惊艳到我了。后来得知他爸爸是北京人,本就对他一见钟情,所以就更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仿佛自己身上有了一根线,七拐八拐地也和北京有那么一丝丝的勾连了。
后来在北京上学,生活,生活的重大节点几乎都和北京有关。也困顿迷茫过,像影片里的男女主人公一样……我们租过很多次房子,特想贴近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体验胡同生活的我们,曾经在东四五条租住过一段时间,徐的老家在朝阳门内南小街,所以,就选了个不太远的地方住了大概一年吧,冬天需要生蜂窝煤炉、小客厅临时搭建锅灶的一年。
后来在大兴公安大学附近的一个小区租过房子,也在通州区吉祥园住过两年……好在每一次挪动,感觉房子的状况都能改善一点,两个人挤一张单人床真是幸福又心酸。
后来公公的老家拆迁,给了一套通州的回迁房,五六十平米。每周五下午一放学(我和徐在公安大学进修),我们都会请假坐上公交车,去那个家徒四壁的小房子……一张双人床垫,一个电炉子,一个不锈钢小锅,火腿肠加方便面,我们就能过上像模像样的二人世界。
我很喜欢北京,喜欢的程度超过我的家乡。也许是我喜欢在那里经历过的一些青春岁月,喜欢那些有始无终的小恋情,小折磨。
我喜欢去人艺小剧场看话剧,去国贸看电影,去西单图书大厦、三联韬奋书店闲逛,去一个朋友家附近的茶馆喝茶虚度光阴,也经常开车和徐去附近的小山上散心。就是闷在家里,也感觉和世界是联通的。很多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就是一个闪念,我们开车奔向四面八方。
《后来的我们》里面说,如果你能在北京坚持五年,你就能留下来。
当年和徐上公安大学的时候,吃饭都省着吃,偶尔吃个小炒,或者校外吃个小饭馆,那种幸福都可以称得上雀跃。
和徐每次去复兴门外大街那家肯德基吃饭的时候,我们都会选择临窗,然后看着楼下停放整齐的一排排车,憧憬着,什么时候来这里吃肯德基的时候,自己的车就停在下面,该多好,不用花一两个小时等937,不用风吹雨淋……后来买车了,就真的专门去那里吃了一次肯德基,临窗,看着楼下自己的车,真有点百感交集。
而且,当年的感情多么真挚,什么也不掺杂,一如现在。
我和徐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无所有,所以可以在漫长的岁月里保持对感情纯真的向往与期待。这真的不妨碍两个人幸福,不妨碍两个人努力着一起幸福。
可能从来不看重物质生活,所以家里我也不管钱,不操心。穷困潦倒的几年里,我就偶尔担心地问一句:我们够过年吗?够交房租吗?徐总是说:够,你就别操心了……不管够不够,反正那些日子也都过去了,后来知道姐姐有接济过我们,朋友也帮助过,但我都不是很知道。
我从来没有觉得住在大房子里,坐在好车里的生活才是幸福的。我一直认为,爱的人在那里,住在哪里就是幸福的,所谓有情饮水饱。贫贱夫妻百事哀,大概是因为心里预期太高,达不到而生出的悲哀,又或者,我们从没有到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惨境……所以导致,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认定。
不过影片里的男女,还是被残酷的现实打散了,两个人走着走着就把对方弄丢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时抱得不够紧。
只有伤痛、裂缝、断痕、念而不得,才会让一段感情富有层次,催人泪下,有点镌刻永恒的凄凉,让人觉得不完美就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完美。
反倒是那种王子公主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寡淡无味,很可能处处充满无奈与谎言。
以前我总想,正因为和徐总是腻在一起,很幸福的事也变的乏善可陈,单调地只可以借用童话里的那句话来概括总结……反倒是近几年来的各种无奈,分别与牵挂,常常让人深觉这感情之牢固,之骨肉相连。不经风雨,难见彩虹。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那些个恋爱,每一次都十分投入,达不到飞蛾扑火的境地,但也挺奋不顾身的,好比蹦极吧,知道安全系数地纵身一跃。悲伤或互相淡漠的结局,就是这一场场爱恋的动人之处,在往后的日子里,回想起来,隐隐地发酸,隐隐地疼痛,隐隐地庆幸,隐隐地怀念,就够了。如果还可以面对面说句“好久不见”,那就更文艺了。
那谁说,以后我见了你给你唱《十年》吧……不失为一个美丽忧伤的约定。两个中年人,一起在幽暗嘈杂的角落里,缅怀下逝去的青春,互相笑笑,一些爱恨都可以融化成水,如岁月,温柔淌过。
所以越来越不怕生命的跌宕起伏,情感的流离失所,原本就是为了让你的体验更深刻,情感更丰沛,生活更多层次,最终抵达曲径通幽处。
试想下,如果影片中男女主人公最后在一起了,又一个狗血的剧情从不流俗走向俗态,又有什么意思?
发几张自拍。
算是取悦那些仔细看我文字的朋友吧。其实这些朋友圈也发过,微博也发过,总觉得放在这里,似乎更长久一些。
闲聊 之 性伴数量
湿身之灾 与 情欲之巅
下一碗面给你吃
向命运偷来的一次欢愉(附自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