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桑
聂远演的乾隆帝真是太可爱了,承包了《延禧攻略》80%的笑点。
最近热播的《延禧攻略》我偷瞄了两眼,虽然布景、演员、音乐都可圈可点,但是情节过于浅显,不够波澜起伏,环环相扣的紧张感,台词又过于直白,不复含蓄隽永,绵里藏针的神韵,只能茶余饭后图人一乐,几乎不需要费什么脑细胞。
不过,此剧的人设倒是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白月光本光,玛丽苏本苏,竟然不是宫斗大boss的皇后;不想宫斗,不想得宠,一心只想泡皇后的纯妃;恪尽职责、与世无争,受打击之后断然黑化的娴妃;无宠无子,毫无威望,竟然还敢在宫里横着走的贵妃;当然最让我惊喜的是,聂远扮演的乾隆帝竟然这么可爱,集腹黑毒舌促狭无比,自恋自大脑补力强,痴情专情护妻狂魔于一身,反传统反套路,简直承包了本剧80%的笑点。
腹黑毒舌吐槽冠军
这个皇帝嘴实在是太欠了,宫里除了太后和他的心头肉皇后,谁都是他吐槽的对象。
一开始就是选秀大典,一般皇上遇到这种时候都是很兴奋的,又有小鲜肉可以品尝了。
但是这个乾隆,非但对眼前的满目春色毫无兴趣,反而见一个吐槽一个。
看见秀女瘦,他就说:今儿风这么大,你站着应该挺费劲的吧?(这是给御膳房挑肘子呢?)
看见秀女胖,他又说:这一天是要吃五餐吗?(怎么,还怕秀女把内务府吃穷了?)
看见秀女不够白,他说:这是每天顶着酱油晒太阳呢?(要不要擦点安耐晒防晒霜?)
这样的不为女色所惑,不怜香惜玉,只为满足自己吐槽欲的皇帝,我喜欢!
他在选秀过后给后宫妃嫔送去“十二宫训图”,宫嫔无不战战兢兢。连平时最最受宠的皇后,也在寻思是否皇帝要通过此举来提醒她不要忘了皇后的职责。
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前有新的秀女虎视眈眈,后有皇上的提点督导,嫔妃们自然战战兢兢,唯恐自己的地位不保。
但是对于乾隆来说,他只是把这些嫔妃当做宠物逗弄,生怕她们闲的无聊,又生怕她们太闲了惹是生非,所以特地给她们弄点事情琢磨一下。一旦这种事情占满了她们愚蠢的小脑瓜,她们就没有心思给后宫添乱了。
自恋自大脑补神君
如果这个黄桑只是毒舌腹黑爱捉弄人,那也就罢了。
但是他偏偏又自恋自大脑补力MAX,别人明明告诉他一二三四五,他能自行脑补出七八九十JQKA,最后来一对“2”,常常炸的人措手不及,直叹他的脑回路清奇。
选秀的时候,一名秀女效仿“步步生莲”的典故,在鞋底雕了一朵莲花,这本是无伤大雅的奇技淫巧,皇帝如果不喜欢,一般也不会多加苛责。
但是这个乾隆偏不,潘玉奴是妖妃,萧宝卷是昏君,你效仿妖妃,岂不是讽刺朕是昏君?
可怜这个秀女,不仅自己被赶出宫去,连自己的阿玛都要革职问罪,一首凉凉送给你!
如果说惩罚巧用心思的秀女还可以说是警告后宫不可模仿这种奇技淫巧取悦君上,以儆效尤。那把御花园里面的柏树奉为“神柏”,就很明显地显示了皇上的自大与自恋。
皇上南巡的时候,随行的官员都热得汗流浃背,只有皇上自己滴汗未出,这原本只是体质问题,但皇上是个男人,总不能自恋地说“朕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所以皇上就脑补出是柏树成精,一路为自己遮蔽阳光,并把御花园的一颗柏树封为“神柏”,好显示自己是真龙天子,有神灵庇佑。
最搞笑的是,皇上后来竟然脑补女主璎珞暗恋他,并且处心积虑要勾引他。
因为璎珞聪明伶俐,嘴炮功力了得,几次把皇上唬的晕头转向,皇上想要处罚她,弥补一下自己可怜的自尊心,又一直被皇后护着,几次没有得逞。
这回总算抓住了璎珞的把柄,哼哼哼!
你这个小狐狸精,竟然想要勾引朕,朕是那么随便的人吗?
你看看你的眼神,你看看你的笑容,你居心叵测,你攀龙附凤,朕偏偏不上当!
朕不仅不上当,还要骂你一句:不知羞耻!
这段简直看的我笑出猪叫。
因为以皇上的自恋与自大,他根本不会相信璎珞其实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把水浇在他的衣服上只是为了为皇后解围。只有璎珞的“故意勾引”,才能满足皇上那强烈的虚荣心,只有把这种勾引义正辞严的拒绝,再踩上一脚,骂你一句居心叵测,没有廉耻,才能报“为神柏挠痒痒”的一箭之仇。
专情痴情护妻狂魔
如果只是毒舌促狭,自恋自大,那这个人设还不至于如此有魅力,不过此剧巧妙就巧妙在,在这个人设当中又加入皇帝痴情专情,朕有三千佳丽,只宠皇后一人的设定,那这个人设就变得非常有意思。
皇上不是没有温情的一面,只不过身为君王,他把自己最柔软的一面,留给最重视的人。
一开始选秀的时候,他就兴趣缺缺,选了一半,竟然中途退场,让皇后帮他把关。
宫里新封了舒贵人,他不去宠幸也就罢了,连这个人都忘了,还要靠太后提醒,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舒贵人没有办法,只能在御花园里唱“宫墙柳”来吸引皇上的注意,美人主动投怀送抱,皇上不仅一点都不惊喜,反而捉弄她:你不是喜欢唱歌吗?那你就在御花园一直唱到天亮吧!
高贵妃嚣张跋扈,一直出言对皇后不敬,皇上为了给老婆出气,不顾高家势大,罚高贵妃抄写《金刚经》,整整五千字,抄的高贵妃手都要断了。我实在太佩服高贵妃了,皇上摆明了只爱皇后一人,连正眼都不瞧高贵妃一眼,她又没有子嗣,哪来的勇气和皇后硬碰硬,这不,挨整了吧?活该!
皇上独钟情皇后,平时皇后的小手摸摸,小鼻子点点,就能让他乐不可支。
皇后说一句:“当然是为了取悦圣上”,他能笑的裂开花(皇上,注意形象)。后来知道了皇后如此说只是为了给娴妃求情,皇上立刻就不开心了:朕的心里只有皇后,为啥皇后要想着别的女人?
最搞笑的是,皇上因为太重视皇后了,关心则乱,听信了宫里的流言蜚语(说皇后与纯妃关系过于亲密),又看出一出李渔的《怜香伴》,马上就在脑中脑补出皇后与纯妃卿卿我我的大戏,不顾自己的皇帝自尊,匆匆忙忙地赶到长春宫去捉奸(其实纯妃在为皇后驱寒),璎珞为了拖延时间,才往皇上身上泼了一盆冷水。
原本我以为,皇上专宠皇后的电视剧是没有宫斗可言的,现在我才明白,这不是皇后和嫔妃在宫斗,而是皇帝和嫔妃在宫斗。别的宫斗剧都是整个后宫为了皇上一人争风吃醋,独有这剧,嫔妃和宫女都处心积虑,一天到晚想着怎么越过皇上去泡皇后,你能让皇上不焦虑,不多心吗?
有关乾隆的人设
一般皇帝因为地位过于尊崇,总是少言寡语,高高在上,鲜有如此鲜活活泼,腹黑又毒舌的人设。
但是细想历史上乾隆的生长环境,却又觉得此剧的人设颇合情理,不是一味的搞笑。
雍正因为经历过九龙夺嫡的夺权之争,自然心机深沉,思维缜密,不轻易吐露心声。
但是乾隆是天之骄子,自小就被康熙看重,带在身边教养,没有经历过雍正这般残酷凶险的权力斗争,生性跳脱一点也可以理解。
而且乾隆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自大自恋之人,曾在晚年自封“十全老人”,所以在剧中拼命维护自己“高大全”的形象也十分自然。
而且在历史上,乾隆的确十分宠爱他的原配富察皇后,富察皇后病逝之后,乾隆还写了不少诗怀念她。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乾隆后来对自己的继后(娴妃)最终厌弃,因为在乾隆的心目中,白月光自始至终只有富察皇后一人,册立娴妃为后,只是因为她符合皇后这个位置,并不掺杂太多的感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