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教
慧 日
每一篇都是滋养心灵的甘露
每天阅读 如饮甘露
《流萤时行,风荷自定——今日大暑》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大暑
【南宋】曾几
今日大暑。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
「 行不言之教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
↓↓↓ 用智慧超越现象的束缚(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老子在这里讲的,其实跟佛教的缘起法一样。
如果了达了缘起,人就不会执着在事物的现象上了。
天下人都知道黄山很美,但如果一下上去几万人,不仅美荡然无存,还会威胁到人身安全;小学生都知道看到老人过马路要上前搀扶,但如果几十个孩子一拥而上,就会造成交通堵塞。所以美和不美、善和不善都不是绝对的。
同样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这些对立关系也是相比较而产生的,是相辅相成的,显现的正是道的法则和真相。
我们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大家来到夏令营,相比于家里,这里的条件比较艰苦;但反观你在这里的收获,也是在家时得不到的。即使外部条件上,你家里的房间比如是十平方,我现在给你三十平的大房间,你的幸福感就一下超越了家里。所以,家和寺庙到底哪里苦,并不是确定的。
再比如你身高一米七,站到一米六的人旁边显得蛮高了,但一米八的人一到你边上,你明显就是矮个子了,你的高和矮是随因缘而起变化的。
总之,世间的种种现象都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彼此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因此不要执着。不执着,不落偏,去追求道、认识道、效法道。
行不言之教
《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会被现象牵制,不会住于相对而起定论,也就是《金刚经》里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做理所当然应该做的事,通过自身的德行来感染他人。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世间万物生生不息,但不会自恃有功于天地。这里就在讲,我们可以依智慧去做一件事,但事成之后,依然要有智慧来超越,做到功成不居,如行云流水。
功成不居
有了这样一份智慧,才能如《心经》中所讲的“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才能“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以不居,以无所得,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叫“是以不去”,
不来不去,是为如来。
摘自2010年7月《道德经》讲记二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更多夏令营8周年精彩特辑:
佛教眼中的「道可道,非常道」
我们打开这本书,是希望能看见那条“龙”
归去来兮中,愿你不虚此生——佛教慧日夏令营8周年纪念专辑正式开启!
为什么八年前,我们要在这里相会?
今天, 你是否还会吟唱这首《菩提大道》?
往期精彩回顾:
当我在五台山,想念您,我的老恩师
在你的附近,住着一位“贴身保镖”,你认得出吗?
宝贵的信仰,值得你低调地隐藏
人生几何,义工当歌!——为什么我们要赞美义工?
如果不能破壳而出,这就是一只“坏蛋”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佛菩萨都会知道
就在这里,从幸存者升级为幸福者
当你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失败时,就看见了佛
你当下就得到利益了,还期待什么以后?——古文殊寺重兴大殿莲花基石圆满入座
为什么佛菩萨,不直接把我们送到极乐世界?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