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知道你真正的生活状态。
微博、朋友圈,每个人在社交平台维持着光鲜亮丽的表象。其实他们可能像你一样,也在暗暗焦虑,也在踌躇满志,也在暗暗努力,却不再好意思将这些焦虑摆到台面上。
1
发际线后移式绝望
赵小姐最近很惆怅,发际线越来越感人了,每天掀起刘海感觉自己是五阿哥转世。就连拍照发朋友圈,每次的P图重点都是致命的发际线。
她非常不解,为什么发际线越来越高,却还要花钱去脱腿毛。人生啊,就像这逐渐后移的发迹线一样不讲道理。
最近先换一些防脱洗发水,攒攒钱,明年去做发际线前移吧。
2
知识焦虑
他打了个网约车,司机师傅侃侃而谈,跟他聊风投、聊区块链。钱先生没有接话,灵魂飘出躯壳,自上往下悲悯地俯视着车里的自己。
读书的时候,他是班里的好学生,大家只需要比较语数外理化生,还看不出太大差距。
为什么工作几年后就变了呢?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连某些朋友圈都不敢随便评论,怕被人取笑。
3
时间焦虑
白领孙小姐最近患上了「时间焦虑症」,主要表现是:一边拖延着,一边焦虑着。
她特别害怕自己闲下来,一旦发现自己没有把时间用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就特别焦虑,产生强烈的负罪感。她从不肯把生命浪费在综艺和电视剧上,1.5倍速和2倍速是她最后的妥协。
她在晚高峰的地铁上暗自焦虑,一天24小时,时间根本不够用。周围没有人看得出来,这个戴着耳机靠着扶手的姑娘心里在想什么。
没过多久,孙小姐的注意力突然被旁边小姑娘的手机吸引走,她在看什么,最近新的综艺吗?
4
合租焦虑
合租舍友的兔子第十次将屎拉在李美丽门口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在微信群和隔壁室友撕逼了,顺便在另一个群里直播吐槽。
这半年来,她真的是受够了这个室友。当初合租的时候,大家明明约定好,轮流打扫卫生,不能带男人回家过夜,室友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她的底线。
看了看自己的涨薪幅度,她心意已决:“下次再租,我一定要租个一居室。”
5
新式迷信
小周打开微信扫了一眼家庭群,长辈又在发一些伪科学的内容,他默不作声地屏蔽了家庭群,早就习惯了, 反正争也争不出来个结果。
6
家庭焦虑
吴小姐很心烦,父母这个月第三次吵架了。
自从她毕业之后回了老家,就吃住在家里,避免不了正面战场。尤其是她妈,每次吵完架后还要找她哭诉:“如果不是你,我们早就离婚了。”
其实她很想大声告诉他们:别吵了,不就是离婚吗,赶紧离!不过从小到大,父母的余威仍在,最后她只敢用力地摔了一下门,躲进房间戴上耳机。
“我这辈子都不会结婚了。”
7
同龄人式焦虑
加班加到凌晨一点,小郑终于下班了,等车的时候顺手刷朋友圈。
去年一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推文,其实没有让他焦虑起来。让他真正焦虑起来的是,他突然发现自己身边的人,好像都变得很厉害。
曾经一个班的同学,谁谁在创业了,谁谁谁又出国了,谁谁谁又升职了。他内心像是燃起了一把无名的火,烧的他心烦意乱。
每天加班累成狗,最后发现狗都过得比自己舒服。
8
结婚焦虑
王小姐近期的烦恼是——应该单身还是结婚?
25岁是一个瓶颈期,卡得人喘不过气来。一过25岁,家里人就觉得年龄顶了天了,连男朋友都没有,家里人要急疯了。今天她爸打电话来,说她妈因为她结婚的事儿愁哭了。
她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一方面觉得应该保持单身,自己赚钱自己花,很享受单身的状态;另一方面又隐隐觉得,是不是应该随大流相亲结婚了,让父母放心。
9
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
去年留学回国后,冯小姐就在一家公司担任了个闲职,每天按时上下班,到点打卡。安逸了半年之后,她突然很焦虑,怕自己忘了,每天又开始学英语。
她偶尔会看到微信好友在朋友圈打卡,自己却只敢设置成仅自己可见。她发现自己变成了当年读书的时候,最讨厌的那种人。
她叹了一口气,虽然不知道这些努力有没有意义,不过大家不都是在暗中努力吗?
10
谁来买单?
当代青年小陈正面临着最尴尬的局面:发工资前夕,和一些不太熟的人一起吃饭,马上要买单了,自己要不要主动买单?
年纪越大,越深刻地领悟到金钱的美好。以前总觉得钱不是万能的,等毕业之后在社会里滚了一遭之后才发现,原来生活中99%的烦恼都来源于——没钱。
工作一年多,发现自己还停留在财富自由初级阶段——菜市场自由,二段的饭店自由遥不可及。如果买了这单,意味着失去13顿午饭钱,尤其是在发工资前夕青黄不接的时候。
最终,小陈还是抢下了付款买单的权利。他一边付款一边自我安慰,最起码面子保住了。
出门的时候,有人主动提议:“小陈把账单发群里吧,我们AA。”
他长出一口气。
11
失眠焦虑
凌晨两点,小褚还没有睡着。
他失眠近一年了。焦虑和失眠,就像鸡和蛋的问题,分不清是因为焦虑而失眠,还是因为失眠而焦虑。总而言之,焦虑——失眠——焦虑——失眠,陷入了恶性循环。
助眠的方法试了很多,睡前泡脚、喝热牛奶、维B、褪黑素......每天躺在床上,意识却分外清醒。
怕形成药物依赖,他也不敢使用药物。每次失眠,只能在微博抱怨上两句,朋友圈不敢透露分毫,每个人都拼命地想从朋友圈的蛛丝马迹里,窥探你过得好不好。
每次失眠时,他最强烈的念头是:如果能回到十几岁,重过一次人生就好了。
12
跳槽焦虑
卫先生最焦虑的事情是——自己要不要跳槽。
现在公司在业内算知名企业,但他的薪资和职位都到了瓶颈,只能干熬着。渴望跳槽,却又担心下一家公司还不如现在。
看着朋友圈的朋友、前同事们,跳槽之后成长很多,前途无限,自己却在原地混吃等死。每天木然地对着电脑,其实内心慌得一B。
先睡吧,明天还要早起上班,这个月不能再迟到了。
13
变老焦虑
沈小姐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怕老了。
戒烟的戒烟,戒酒的戒酒,纷纷办了健身卡,理由是想再多活两年,前几天公司团建,定了轰趴馆通宵,不到十二点人全走完了,甚至前几天朋友约出去吃饭,饭后娱乐项目从蹦迪变成马杀鸡。
她自己照镜子的时候,也不由自主地观察,眼尾是不是又多了几道小细纹?买护肤品,也不再像年轻的时候一样,选择廉价产品了,精挑细选关注有没有抗衰老成分。
年龄可以变大,脸要保持住。
14
猝死焦虑
凌晨一点,小沈在刷微博,看到首页一条新微博:身边的人因为熬夜猝死了......大家一边心惊胆战地熬夜,一边担心猝死。
他点进去,转发评论:有X生活,谁他妈还熬夜啊?!
其实同一个世界,同一种焦虑。
在那些社交平台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表象背后,都有你看不到的狼狈、慌张、焦虑和不安。谁不是一边想放弃,一边努力生活呢?
最后,和小白一起念:我不焦绿。
— End —
你对自己的胸,真的够好吗?
想到他们曾躺在一张床上,我就想分手
珍爱肉体,远离「剩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