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放下书包,转身跳进了夏天;毕业生背起行囊,被火车送向远方;上班族坐在电脑前,冥思苦想着下一个明天。
如何开始呢?收起持续性混吃等死的习惯,把间接性踌躇满志变成常态,将日常性暴饮暴食送进监狱,开始每天的锻炼,和读书……
说到读书,我们当然希望有好书可以读。所以,本期小编就根据上半年的销量和口碑,给大家挑选了爱读书人基本不会错过的30本书。在涨姿势的路上,幸好还有书。文末有个大彩蛋。
经管商业
《原则》
瑞·达利欧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月
1500亿资产的管理者,500多条原则,达利欧从啃老到大佬的角色转换,也是他从对人性的相信到对原则的尊崇的转变。
达利欧起初相信人性,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输的倾家荡产,拖着一家子啃老。后来,他终于决定要在这个高度不确定的世界找到可以降低个体决策风险的方法,于是,他选择了理性的机器。这让他最终有了500多条可以分享的生活和工作原则,也让他的理论和成功有了能被复制的可能。
《理论的终结》
理查德•布克斯塔伯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5月
点击封面购买
有预测认为2018年将再次爆发全球金融危机,这会成为现实吗?
作者从这个问题出发,告诉我们,有缺陷的经济学分析理论到终结的时候了。因为主流的经济学家就跟地震局差不多,提前预测不了什么。之所以无法预测,是因为人性的复杂。
本书提出了全新的开创性的经济范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处理经济方面的危机。
拉杰•帕特尔 詹森•W.摩尔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3月
点击封面购买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杀马特的发型和城乡结合部的审美是廉价的,你和楼下的托尼老师其实也在承受着廉价的代价。纵观四野,真的有人不受剥削吗?
本书讲的,就是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廉价背后,那残酷的资本主义掠夺。物极必反,当这种掠夺影响到人类未来的发展时,新一轮洗牌悄无声息地启动。
此刻,于千万人而言,是机会。谁先下手,谁就掌握了胡牌的主动权。
《美国增长的起落》
罗伯特•戈登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5月
点击封面购买
美国经济的增长史,跟人的发展其实是一样一样的。顺当的几年名利双收,财大气粗,不顺当的几年只好吃土,靠老本度日。
1870——1970年这100年,是美国的好时候,经济增长的奇迹由内燃机、电力、汽车等创造,就连电梯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电梯让人们可以上下移动,从而成就了高楼大厦,让城市化成为时髦。彼时的美国,就像今日的姆巴佩一样,风光无限。
自1970年之后,技术变革和发明的影响力下降,美国没有找到新的方向,就像球场上的梅西一样,颇让人有英雄迟暮的感觉。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薛兆丰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6月
点击封面购买
26万粉丝,上千万的收入,还有写给北大的辞职信,跟薛兆丰一起火起来的,还有他的经济学讲义。(果然有才华的人可以为所欲为……)
对入门者而言,薛兆丰是个很好的选择。但这本书绝非把经济学简化那么简单,相反地,它是一个新的体系,一个薛兆丰体系,有很多传统的经济学课本中没有的东西。正是因为这样,它才能让人觉得通俗易懂。
社科新知
《基因传》
悉达多•穆克吉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月
点击封面购买
本书从孟德尔的豌豆和永远考不到的教师资格证讲起(考不到是因为生物知识太超前,谁说学习好就一定好……),一直讲到安吉丽娜·朱莉的“断乳求生”和人类通过基因尝试治疗疾病。
就连作者穆克吉也惊叹于基因的发展速度,我们已经有了可以重新定义“人”的能力。对于想要整容的人来说,这也许是好事一件,但是比尔·盖茨却看到了更多的伦理问题。
基因,提供了让人向善的能力,也让人有了作恶的本钱,你选哪个?(不好意思,穷鬼没有选择权)
《人工智能的进化》
赫克托·莱韦斯克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4月
点击封面购买
这年头,不哀叹几声“人类没救了”都不好意思聊人工智能。但是“人类完了”的悲观论古已有之。自打人类从树上下来,跟在老虎屁股后面跟野狗抢肉吃开始,人类从来都觉得自己要玩完。本书的作者却告诉我们:人类好着呢!(甜馨脸)
作者通过对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比较,得出一个结论:人类的学习能力至今仍是独一无二的智慧。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一直都会是无意识的程序。
虽然人工智能在进化,但是人类也不差。
《图说区块链》
徐明星 田颖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7月
点击封面购买
到底什么是区块链?它为什么值得让身价千万的各位大佬半夜三点起来讨论,难道只是因为它的收入超过犯罪?
如果你只知道区块链是去中心化、智能合约,它的第一个儿子是比特币的话,那么你注定是要在区块链的战场上被割韭菜的人。
本书通过漫画的方式解读区块链,揭示了区块链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作为一本内容烧脑的书,作者考虑到了普罗大众的智商!
杰弗里·韦斯特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6月
点击封面购买
既然物理学中有“牛顿定律”这样简单有用的法则,那么在社会层面上,有没有这样的定律呢?
作者解读的就是这样的定律——规模法则。通过对规模的解读,我们可以找到这个复杂世界的简单逻辑。简单来说,就是个体组成系统,形成规模之后,这个系统就有了超越个体的特性,运作起来也更省力。这也是大象比老鼠长寿,大家喜欢追逐北上广的深层原因。
当然,规模也有极限,一旦超越极限,就会被反噬。作为一本跨学科的研究,本书带来强烈的震撼。
《战争、枪炮与选票》
保罗•科利尔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1月
而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战争还在残酷地进行着。在那些极端贫穷(大约几万个小编就可以组成)的社会里,政治暴力还是主流。暴力是通往权力的捷径,它同样也是祸根,阻碍了更有效政府的建立。
作者给10亿身处这种环境的人开的药方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治理。虽然这个药方看起来不太有说服力,但是作者的实地考察研究和统计分析,却带给我们很深刻的思考。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
凯特·阿歇尔 著
南海出版公司
2018年3月
生活在城市的一个巨大好处就是方便:吃什么有人做,出门各种车,垃圾扔楼下,也根本不用担心拉出来的去了哪里……
但是一座庞大的城市是怎么运转的呢?本书让我们看到纽约的背后,是强悍的基础设施:二十八条地铁线要运送乘客四百五十万人次,足以绕地球三圈的地下电缆要满足市区堪比欧洲小国的用电量,供水系统要输送数百万吨净水,垃圾处理系统要将两万五千吨垃圾运出城外……
《审问欧洲》
伊斯特万•迪克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3月
点击封面购买
是战争摧毁了人性,还是人性引燃了战争?
一个叫希特勒的政客和一个叫德国的国家,曾彻头彻尾地改变了欧洲大陆的面貌。但这一切都只是德国的力量吗?其实不尽然,要是没有欧洲人的合作,犹太人也不至于被清洗成这样,同样,要是没有欧洲人的反抗,犹太人的存活也无法想象。
当面临诸多道德和伦理困境的时候,选择合作、抵抗,还是报复?本书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跟你一起探讨,一起审问!
菲利普•E. 毕肖普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3月
点击封面购买
这本书满足你在人文艺术领域一口气吃成胖子的梦想。一章一章地讨论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从古代世界说到古希腊,从中世纪说到文艺复兴,一直到当代精神。
今日人类的文明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类正是在精神文明激烈的变化和冒险中,促成了多元而复杂的当代世界。一本人文艺术通史,就是整个人类精神生活的历史,也是人类不断修正自我以期望达到完美自身的历史。
《思想史 : 从火到弗洛伊德》
彼得·沃森 著
译林出版社
2018年1月
点击封面购买
人类从树上下来的时候,并没有设想过能有什么好日子。但是自从有了文化之后,人类就对未来有了概念,想要走的更远。欲望,让人类想要更多,也就有了互相残杀和奴役。
但是本书想讲的不是王朝更迭和成王败寇的老套故事,作者走的是一条思想史的路线。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那些为了推进人类理解世界、理解自己而做出贡献的重要思想和思潮。
《娜塔莎之舞》
奥兰多•费吉斯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年1月
作者就从娜塔莎的舞蹈写起,通过对18世纪兴起的俄罗斯芭蕾、绘画、诗歌、戏剧和音乐的探讨,探索俄罗斯文化中欧洲文明与民间元素之间的分歧,“文明”和“本土”两个俄罗斯之间的对抗,以及贵族上流社会和底层农村民众间的分裂。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最好的俄罗斯。
恩斯特·康托洛维茨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月
国王怎么会有两个身体?难道是因为后宫太多……哦,不,政务太繁忙?
不是,这只是一个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法学家对国王是法人还是自然人的探讨。当时的法学家认为,国王同时具备这两种功能。作为自然体的国王,可以消亡可以衰老腐朽,但是作为政治体的国王却要永久存续。
但是,当国王变得没有那么重要,而“祖国”和“人民”这样的概念开始变得重要的时候,那个不朽的国王的定义开始变得尴尬了。作者探讨的就是这两个身体的问题,如果让不朽的国王一直存在,无疑是阻碍了历史的进程,但是你把它杀了吧,好像又砍掉了某种高贵精神……
《罗曼诺夫皇朝》
西蒙·蒙蒂菲奥里 著
2018年1月
点击封面购买
《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新作,讲的是沙皇家的各种八卦。在沙皇的家族里,独裁统治和帝国野心培养出了一批天才,也塑造了一堆疯子。
这些故事出自皇家,但是阴谋、政变、暗杀、酷刑、荒淫、纵酒、庸医……却让人看到了人间地狱的景象。这是一部关于胜利与悲剧,爱情与死亡的书,更是对权力的研究,从中我们更是能看到今日俄罗斯的成因。
陈磊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年4月
点击封面购买
漫画半小时,看懂全世界。
《明朝那些事儿》之所以大受欢迎,就是因为它的通俗性,让人能感受到历史的美好。而在读图时代,混子曰杀出重围。相比来说,漫画史系列没有那么严谨,它更宏观,更有趣味性。
当然,网络流传的漫画史难免有些粗俗的嫌疑,但是在书里,混子曰删掉了粗俗的部分,只保留了搞笑的精华。
《历史的温度2》
张玮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2月
点击封面购买
以往的历史都被塑造成了差不多的嘴脸,要么冷冰冰,要么高高在上。而张玮以第三方的口吻还原历史事件,避免了从“上帝视角”对人事妄下断言,拒绝堆砌冰冷的数字,用有趣亲切的文字讲述历史的细节,给了历史应有的温度。
当历史有了不同的面孔,当历史的“人性”暴露在我们面前,虽然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但这个有温度的世界对我们才更有意义。
林奕含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年2月
点击封面购买
十三岁的房思琪被邻居老师性侵。在故事中,房思琪试图通过爱上性侵她的老师来抵抗痛苦,而在现实中,林奕含始终没有走出伤害,自杀身亡。
更令人悲痛的是,性侵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伤痛和歧视,都还在持续发生着。
《山本》
贾平凹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4月
点击封面购买
《山本》是贾平凹的第16部小说,带有强烈的秦岭风味。对于秦岭本地的人来说,在走出这片大山之前,未必能有多爱这片土地。
书中是那个遍求安生而不得的时代,虽然发生在一百年前,但是今天读来觉得并没有变。于很多人而言,想要走出那篇土地,走进更好的生活,就必须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划开一条深深的口子。
《李敖自传》
李敖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1月
点击封面购买
今年春天,李敖去世了。李敖的一生,嬉笑怒骂,粉丝和仇人各占一半。
这本书跟李敖的其他书不太一样。他放弃了熟悉的写法,几乎用人生笔记一样的东西,回顾了他跟各色人等斗法的一生,起伏跌宕的一生,躬耕书房的一生……
本书在台湾省的书名是《李敖风流自传》,内地拿掉了“风流”,却难掩风流。
《刺杀骑士团长》
村上春树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年3月
点击封面购买
诺奖终身陪跑成就奖获得者村上春树七年磨一剑的作品,估计磨完还得接着跑!
三十五六岁的男人,事业不上不下,跟妻子形同陌路,却跟别人家的美娇娘擦出爱情的火花……嗯,还是熟悉的套路,由一地鸡毛的生活出发,最终钻进了村上春树惯常的深度。
村上春树这个牌子,注定了它的火热。
《雨》
黄锦树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年3月
合上书,生平听过的所有雨声在耳畔响起。
本书讲的是一个跟故乡互相抛弃之后,远下南洋的小家庭经历的魔幻生活。当他们栖身于马来半岛胶林间时,四周环伺着凶猛的野兽、怀有异心的外人及徘徊不散的亡灵……家庭成员失踪、死亡,日子开始变得抑郁,积累了很久的不安和沉默最终跟暴雨一起爆发。
跟着这个小家庭一起经历恐惧,一起轮回转生,一起听雨,一起热泪长流。
《高兴死了!!!》
珍妮·罗森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8年3月
点击封面购买
“我疯狂收集每一个快乐的瞬间,用它们回击每一个糟糕的日子。”
一个抑郁症患者,同时患有焦虑症、躁狂症、回避型人格障碍等十几种障碍症,还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却对生活发生了这样的呼喊:“我正在人生低谷,我现在高兴死了!”
对所有在黑暗中行走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告诉我们,只要努力争取,希望还是有的。
《渺小的伟大》
朱迪·皮考特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6月
点击封面购买
“如果我做不了伟大的事,那我可以用伟大的方式去做渺小的事。”
这本书的主题是歧视。虽然很多人有自信不会歧视别人,但实际上人和人在本质上终究是无法完全理解的。
本书的主人公鲁斯是黑人,她通过努力成为妇产科护士,却被告知不能接触高贵的白人婴儿。不幸的是,她独自值班时,遇到了白人婴儿呼吸困难,救还是不救,这是个问题。
作者由歧视说起,讲到了很多社会现状,比如阶层固化。当下层人往上走的时候,白眼与辛酸还是小事,更可悲的是,走到尽头发现是死路一条。
《失踪的孩子》
埃莱娜·费兰特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6月
“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
《失踪的孩子》一出,“那不勒斯四部曲”就算完整了。
前三本《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感动了无数人,人们在那不勒斯两个贫困社区的女孩维持半生的友谊中看到了自己,也看懂了友谊。而到了第四部,人到了中老年,生活才开始真正变得满目疮痍。
艺术
《1791,莫扎特的最后一年》
H.C.罗宾斯•兰登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月
点击封面购买
1791年的最后一个月,35岁的莫扎特去世。多年来,死因成迷,中毒,性丑闻……各种说法都有。作者因为太爱自己的爱豆,站在死忠粉的角度,想要还原音乐史上悲剧的那一年。
无论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我们更多看到的是那个音乐天才,为了生计和被认可,辗转于一座座城市,试图把自己融入一个个无关紧要的人群的努力。
时至今日,我们也许可以宽慰自己,对于降临凡间的天才而言,他可以随时离开,因为他来到世上,靠才华行走人间,根本无须靠年岁的增长来自证什么。
《如何看懂艺术》
翁昕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年5月
点击封面购买
一本自来水撑起来的书。
艺术的普及实在有点难,毕竟市场上鱼龙混杂,而大家伙儿都觉得停留在“画的挺像,唱的挺高”这里还不错。所以,当翁昕写出一本专业而又有趣的零门槛的艺术观赏指南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哦,原来艺术还可以这样看。
《装订考》
西野嘉章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2月
点击封面购买
一本讲做书的书,大概有日本近300年的文学书籍的装帧,是一本日本近代装帧史、出版史,更是日本近代文学与美术发展史。
日本的作家与装帧家之间总有着默契的关系,在一个成功的作家背后往往站着一个懂他的装帧大师,书的装帧甚至影响到作品的性格。当然,装帧做的好,及时改变少不了。改变而又不过度迎合市场,是我们需要向日本市场学习的。
往期精选书单
▼
据说能看懂这20本书的人,智商都特别高!
这30本书让你在毕业5年内脱颖而出
这30本书,让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重磅福利
▼
半年书单中没有童书
是因为暑假临近
小编决定送个大大的福利
精选纸书半价拼团中
中信书院粉丝专享
▲
点击封面杀入拼团现场
活动仅限一周
中信书院粉丝专享
拼团价132(原价264)
套装3册带回家
《声律启蒙:吴冠中插图珍藏版》
《宋诗选:傅抱石插图珍藏版》
《山水田园诗:齐白石插图珍藏版》
跟孩子一起度过美好的暑假
更能帮孩子开启一个美好的人生
还有一个福利
▼
2018年7月17日之前
参加中信联盟发起的江湖有“萌”说活动
有机会赢取豪礼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