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行走在云端的虫草人 翻山越岭一天只挖到一根 | 中国人的一天
日期:2018-07-02 18:00:57 作者:孙琳 来源:中国人的一天 阅读:

行走在云端的虫草人 翻山越岭一天只挖到一根 | 中国人的一天

  近些年,随着对虫草的过度采集和全球变暖,当地虫草资源数量锐减,虫草收入又占了当地农牧民收入的一半,虫草的枯竭成了农牧民心挥之不去阴影

  第3105期

  摄影/孙琳

  编辑/赵宇

  腾讯图片出品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内的茂县松坪沟乡,羌族汉子李庆与水常宝每天骑着马,到海拔4000米的偏沟雪山上采摘虫草。渴了就喝山泉水;饿了就烧火煮饭;累了就在山上搭帐篷……

  松坪沟位于四川最大的羌族聚居地,处岷江上游两岸,是龙门山褶皱带的过渡地带。这里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距汶川县97公里。松坪沟经历过“5·12汶川大地震”与“ 6·24茂县山体坍塌”的两次自然灾害,受灾严重,但是当地羌族人民凭着乐观的心态吃苦耐劳精神,使重建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

  早上6点,天还没有亮,羌族汉子李庆与水常宝收拾挖虫草的锄头与套马用的胡豆,准备距离松坪沟几十公里外的偏沟雪山挖虫草。“如果连续下一个星期的雨,保准山上就有虫草。”李庆有着丰富的采挖虫草经验,他想早点出发,这样能够采挖到更多。

  厨房里,水常宝的妻子正在为他俩准备一天的干粮,其中包括三块腊猪里脊,四张烤饼和一罐泡菜。

  水常宝与李庆是连襟关系,几年前水常宝卖掉自己经营了几十年的牦牛厂,凑够了50万元和李庆投资做起了农家乐。作为土生土长的羌族汉子,在淡季里只要不是恶劣天气,二人便会一起采挖虫草。

  马几乎是羌族人家标配。平日里这些牲畜散放在山上,需要它们劳作时,主人才会来套马。羌族人把马看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因为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才会有虫草,所以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就成了前往雪山的必经之路。山路陡峭,如果单靠双脚起码要走上8个小时,所以大家都会骑上马儿前往雪山。

  在采挖虫草的路上,李庆渴了就会喝泉水。“山上的泉水很干净小时候上山没有条件带瓶装水,全是带着水壶在这里取水。”李庆说,“这么多年了,我来到这里都会喝上一口。”

  采挖虫草必经一条茶马古道,该古道连接着松茂古道。作为一条重要的支线,一直有通向大西北的辅道之称。在战时,松茂大道被阻断,从这里经松坪沟至黑水、松潘,是直达大西北的最佳行走路线曾经的森林里,总是响着马蹄声,但如今,这里没有了往日的繁华

  完好原始自然环境隐约能看到金丝猴、马熊、野鹿等野生动物,因此他们常都结伴而行,除了相互照应避免野兽之外,更多的是相互勉励。

  “眼睛要朝着前方看,要依靠阳光在草、土壤、枯树与虫草上不同的反光程度来找寻虫草,如果你看眼皮子底下的地方是永远发现不了的。”从小就在山上采草药的李庆讲解着。

  潜伏在草甸中的冬虫夏草这一神奇东西,它的虫体藏在泥土内,只有草体露出地面。与周围的杂草、泥土颜色差不多,极难辨认。“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等有益人体吸收物质,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疲劳等多种功效。”李庆说道。

  “虫草挖到了!今天第一根哈。”李庆用手机拍着小视频,他们通过自己视频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虫草是纯天然的,随后他们将虫草放在口袋中,继续采挖。但近些年,他们采挖虫草的数量不断减少,“有时候一天只能挖到一根。”

  采挖路途遥远,他们累了便会坐在地上吃午饭,匆匆吃完便接着赶路,“上山下山要6个小时,留给挖虫草的时间并不多。”

  “猪膘”是他们路途中携带的食物。据悉,当地人将猪勒死后,把肉割成小块,连皮带毛吊在屋梁上,用文火熏干制成。存放时间越长,味道越佳。吃时切成小块和菜一起炒,加入花椒辣椒等佐料。

  吃完饭,李庆与水常宝又继续赶路,去另外一个他们认为有虫草的雪山。“我希望往后的日子还能挖到虫草。”李庆感叹着。近些年,随着对虫草的过度采集和全球变暖,当地虫草资源数量锐减,虫草收入又占了当地农牧民收入的一半,虫草的枯竭成了农牧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招募启事

  无论身在何处,做着什么职业

  如果您愿意花一段时间拍摄自己的生活

  欢迎通过微信搜索中国人的一天”

  或“chinaoneday”公众号

  或者发邮件至 chinaoneday@qq.com 报名

  你将有机会成为中国人的一天主人公

    往期推荐

  长按二维码点击阅读原文

  抢《中国人的一天》粉丝红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行走在云端的虫草人 翻山越岭一天只挖到一根 | 中国人的一天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