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懂得平衡,你会更加游刃有余
日期:2018-06-17 08:00:43 作者:贰九 阅读:

懂得平衡,你会更加游刃有余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的领读

  麦家陪你读书

 

  小满已过,夏至未至,初夏醉美的时光,偷得浮生半日闲。一起来体会一样阅读之旅。

  后台回复读书计划,一起培养阅读习惯~ 读书,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世界因爱而美好,在你跌进深渊时,唯有爱你的人愿意伸出双手给予你支持。今天我们将读到文章尾声部分——关于乔的结局

  光照黑暗

  梅格与布鲁克的四口之家一如既往甜蜜,当初梅格的人生规划是嫁给有钱人,过高贵夫人生活,她最终没能如愿,却过得无比幸福

  因为幸福不仅源于金钱,一个体贴的丈夫、一颗以家庭为首的心,足以让她甘愿当布鲁克的小妻子满足于当下的生活。

  艾米与劳里的爱情最终修成正果,这对善良新人用他们的金钱回馈社会。他们不仅享受自己的生活,还愿意设置一个慈善机构,让更多有梦想年轻人奋斗路上减少对资本顾虑

  贝丝去往天国,所有人都为她祝福,只有乔迟迟不愿承认妹妹已经离开事实,在绝望日子里,她光凭自己是走不出这个困境的。

  巴尔先生还挂念着这位让他魂牵梦绕姑娘,他决定动身去找乔。

  他的登门让乔大吃一惊乔觉得巴尔就是千万束阳光,照亮了她布满灰尘的世界,她因伤痛溃烂的心在见到巴尔的那一刻开始愈合。

  乔的胸口暖暖的,眼眶也一样。

  之后,巴尔仍然不清楚乔对他的感情,也不明确劳里和乔的关系。他连续三天没有再造访马奇家,乔的世界因为他的离开又重归灰暗。可是对巴尔的爱驱使乔去找他,她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分离——她以为巴尔厌倦她,要回纽约了。

  她在大雨中找到了巴尔,眼泪不受控制地簌簌滚落:“我以为你很快就要走了……”她叫了他的名——弗里德里克,而不是巴尔。

  这个称呼一下就触到了巴尔心里最柔软地方,在他前妻死后,从没人那么叫过他。

  气氛正好,巴尔顺时表达出自己压抑已久的感情:“那次在纽约和你分离的时候我就想和你表白。但是,我以为你那漂亮朋友(劳里)与你订婚了,所以我什么都没说。如果我那时说了,你会回答‘好的’吗?”

  乔没想到阻碍他们的居然是他对她与劳里的误会,她把事情一一解释清楚,巴尔又惊又喜:“相信你给了我所有的爱。我期待了那么长的时间,你会感觉到,我变得自私了,教授夫人。

  乔很激动,因为那四个字——教授夫人。

  至此,他们所有的心结都解开了,乔终于走出悲伤阴影拥抱新的爱人,巴尔也抱得美人归,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睿智妈妈

  小说以马奇太太拥抱儿孙结尾,四个女儿优秀,离不开母亲人生各个方向对她们作出的指引

  教育全书内核作者描写马奇四姐妹悲欢离合最终的落脚点是教育。马奇太太在教育中扮演了最重要角色,她既是母亲又是老师,她睿智、懂礼又坚强

  贫穷家境容易造成孩子自卑心理特别是像马奇家这种家道中落的家庭更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心理落差,但是在马奇太太的教育下,孩子们非但没有自卑,反而一个个出落得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因为她们懂得家庭之爱比金钱更重要,金钱买不来母亲,更买不到温馨的家庭氛围

  这也是为何富裕家庭长大的劳里羡慕马奇家姐妹的原因空有丰富物质生活达不到真正的幸福,再多的金钱也掩盖不住空虚内心

  这便是作者的金钱观,在如今社会可能会被唾弃的金钱观。

  除了教育,成长也是小说的一大主题。小说有十几年的时间跨度主人公们在情感事业性格上都有各自的发展

  梅格爱慕虚荣的心因为丈夫而改变,她不再是那个初入名利场就被物质迷昏头的无知少女了,她完成了从“天真少女”到“持家母亲”的完美蜕变,在她身上,我们能看到美国传统妇女美德

  长大后的乔褪去了总是咋咋呼呼的那一面,她在写作成就不算巨大,但她是四姐妹中最接近自己理想生活的人,因为她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也因为她对文学的那份执着让她实现自己的理想

  贝丝的人生虽然短暂,却也绽放出了不一样的人生光彩,她给家人带来的温暖是难以让人忘怀的,她的善良在成长过程中一直留存着,她的初心至死不变;

  艾米如愿嫁给了一个有钱人,不过她并不是因为钱而嫁给劳里,在她成长路途明白了钱的“不重要性”,经历过许多事情之后她才领悟真心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

  我们终将成长

  在四姐妹的成长过程中,亲情友情、爱情都引人深思。她们对家人是倾尽所有的关爱,艰难岁月里的相互扶持,成了最美好的回忆

  圣诞节母亲因姐妹们送的礼物流下感动泪水;梅格给艾米买的酸橙只是一件小事,但蕴含着姐姐对妹妹自尊心的悉心呵护;即使乔与艾米发生尖锐矛盾,事后双方选择原谅

  能够成为一家人已经是莫大的缘分,你我都应珍惜身边健在的亲人,没有什么比亲情更重要。

  作者奥尔科特在小说中创造劳里这个角色,映射的是她内心的一种渴望我们开篇就讲到《小妇人》是奥尔科特的半自传体小说,她的家庭情况比马奇家更加窘迫,她内心也一定很渴望当时能有一位像劳里一般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能帮助自己排解心中烦忧。她把这种渴望寄托在乔身上,也算对自己童年遗憾的弥补。

  她还在书中阐述了超前的爱情观,在那个歧视“老小姐”的时代,奥尔科特利用马奇太太之口提出“宁缺毋滥”的爱情观:

  “宁愿做老姑娘幸福快乐地生活,也不做不幸福的妻子或者不正经的女孩子,到处寻觅丈夫。情到深处的爱人很少有贫困吓着的。

  我所了解的一些最优秀、最受人尊敬女士原来也是出身寒门,然而爱神并没有忘记这些优秀可爱的姑娘们。”

  爱情里,你不慌不忙样子美丽

  任岁月淌水似地流过,也不做四处求爱的花蝴蝶盲目追求婚姻只会适得其反真正的爱情时机到了自然会来。你只需要在时机成熟时,勇敢上前,献出已经准备好去爱的自己,剩下的交给时间去考虑

  奥尔科特眼中的优秀女性应该是坚强独立的,她本人就是美国妇女选举运动和禁酒运动的参与者

  那个时代的美国妇女在结婚之后就失去了自我,一心投身于孩子和丈夫,她们的地位也下降了。

  梅格就是这类妇女的典型代表

  对于家庭过度的关注使她日渐憔悴,她没空打理自己,在丈夫眼里她不再是那个容光焕发的美人。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她对孩子的过分紧张让她的丈夫难以接受。

  梅格似乎陷入了某种焦虑之中,这种焦虑不是表面上的担忧,而是打心底里对自己的不自信——不能在自我和家庭之间游刃有余

  作者也通过马奇太太之口给产生这类困扰的妇女一些忠告:结婚后也需保持独立,更重要的是协调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别让自己成为家庭的傀儡

  “多出门,既要忙碌,还要保持好心情,因为你是家中能制造快乐的人。假如你心情忧郁,家庭生活也会乌云密布。你还要试着做到:不管丈夫喜欢什么,我就要对什么感兴趣——去和他交谈,请他为你读读书,交换意见,以此互相帮助。”

  “不要因为你是个女人就把自己关在纸板盒里,要尽力去了解世事,要培养自己参与世事,因为它们都和你的工作密切联系。”

  整部作品旨在强调真善美的重要性,是一部集教育与婚恋一体的成长教科书马奇太太生活的智慧在如今仍然适用,这也许就是《小妇人》畅销百年的原因。

  愿读完这本书的你,更懂得去爱,更珍惜亲情友情,更享受经营爱情的快乐。

  下一周,我们将要一起共读的是奥地利诗人莱内·马利亚·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书中收录了里尔克于1903-1908年间,在他30岁左右时写给一位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

  在他们通信期间,里尔克分享了自己对于创作和人生的思考,对青年诗人提出的关于艰难、寂寞挫折、爱等人生困惑进行细心解答。信中并没有具体谈到写诗的技巧,更多的是谈论如何生活,如何探索自己的内心。

  这些距今一百多年的信件,对很多身处迷茫中的青年人,依然是一种影响深远精神指导明天,我们将一起感受这些信件中闪闪发光的智慧思想,一起在纷繁复杂的快节奏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

  文末歌曲:IF - Elsa Kopf

  撰稿人贰九,一个爱写字的南昌人,愿能抓住你的思想。

  领读人: 简宁,声音控,电台主播。世界如此喧嚣,愿用声音给你这一刻心灵安宁

  特此声明文中插图来源网络著作版权属于原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好书听读之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懂得平衡,你会更加游刃有余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