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 | 瑶七
对此,我深以为然。短交看脸,长交读心。
外貌或许还可以用化妆来弥补,而大脑的空洞却无法掩饰,也无从掩饰。
沐叔曾在他的文章里写道:一天不读书,你和别人的区别或许只是少知道了一个有趣的段子,一年不读书、十年不读书,你和别人之间就是涵养与气质的天壤之别。
我们常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但三毛却做到了有生之年,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
她的浪漫,一半在书里,一半在生活里。
在《读书只为自己高兴》中,她酣畅淋漓的写下:我的所得,衣食住行上可以清淡,书本里不能谈节俭。我的分分秒秒吝于分给他人,却乐于花费在阅读。这是我的自私和浪费,而且没有解释,不但没有解释,甚且心安理得。
她把“读尽天下才子书,走遍人生无悔路”奉为人生格言,并用实践证明着自己的选择。
在她生活的 48 个春夏秋冬里,去过 54 个国家,从来不曾停留。她把自己看过的世界写进书里,也写进她的性格里。
很多人羡慕三毛和荷西的爱情,但我始终觉得三毛最吸引人的,却是她骨子里的随性洒脱、自由浪漫、和不向世俗妥协的倔强。
就像她说的:“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李清照:好好读书,就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木心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生就是一件绝美的艺术品。说的就是李清照。
比起“千古第一才女”、“一代词宗”这样的谓冕,我最喜欢的是她的生活状态——读无用书,做无用事。
书似乎是她注定要走进的世界:李清照抓周那天,她选择了毛笔,五岁时说的心愿,也是读书写字。
游走在平仄的诗词之间,在文化的浸润下,她整个人都变得开拓而坚毅。
面对被流放的命运,她坦然接受:党派之争中家道从此一落千丈。流放在青州后,她选择了随遇而安,虽然条件艰苦,她依旧坚持喝茶、读书,把苦日子品出了甜味。
面对丈夫的离世,她化悲痛为力量:国破家难的时代下,连活命都成了奢望,而一个难以自保的弱女子,是凭着一腔怎样的深情奔波流离,尽最大力气保护丈夫生前喜欢的文物。
因为一切学过的东西都是所得,只是你忽略了自己在不经意间到达的境界。而你无意间的习得,却为将来的一生埋下了伏笔,受益无穷。
杨绛:好的读书就像串门儿
有个年轻人曾给杨绛写信,倾诉人生困惑,杨绛给这个年轻人回了信,信上只有短短的几个字:“你的问题主要在于书读太少而想得太多。”
杨绛先生的回答可谓一针见血。
现代化信息加速的背景下,我们每个人好像都自带一个黑洞,拼命的想要吸收一切东西。我们拜访名师,付费请教。
就像杨绛先生在《读书苦乐》中说的:好的读书就像串门儿。
“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不问他是否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够。”
读来甚觉得这种方式有意思! 还有什么能比在书中邂逅有趣的灵魂、发现新奇的观点更好玩的呢?
蔡康永说过:“读书,就是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当焦虑成为生活的常态时,我们每天心烦气躁,却不勤于阅读思考,拼命想要得到一切,但却不知道从何开始?
不妨从现在开始读书吧!因为读书,是门槛最低的投资,也是最低成本的高贵。
只要有书和有心,就可以最大化的汲取你想要的能量,成长为你想要的样子。
挑好书,上京东!
自营图书每满100减50活动,延长到6月2日!没有赶上品类日活动的小伙伴不要错过了哦~
京东图书,给你一切想看的!
↓↓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图书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