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个爸爸在培训班崩溃大哭,原因竟然是......
日期:2018-06-01 07:18:21 作者:子鱼 </span> & 阅读:

一个爸爸在培训班崩溃大哭,原因竟然是......

  壹我最近决定拿出一定精力来管管我女儿学习。她现在二年级,马上要上三年级。学习么,在班里中上等,高兴时候就给我考个一百分回来,不高兴就考八十多分。其实我不是要求她必须保证尖子生那种水平,只要中上不掉队就行了。

  但是我发现,养孩子这事,不能太松懈,你要求她一百分,她就照着九十分给你考,你要求九十分,她就照着八十五。总之她总得给你打个折。很少有孩子你要求她九十,她给你考到一百的。

  人性啊!

  真真应了那句话: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

  我女儿有个舞蹈班,每周上两次课,以前都是她爸爸带她去,我前几天带她去了一次。结果休息室,看了一出大戏

  等待女儿的时间,我找了个休息室。休息室有一个爸爸正和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那孩子学的是美术

  我只听了个边儿,大意是老师沉痛跟爸爸表示:他的儿子这两个月来,画画水平一直在下降,还不如刚来的时候认真了。老师还拿出了一个小女孩作品跟他儿子对比,说这个小女孩刚来的时候,画得远远没他儿子好,但是现在,画得已经超越他儿子太多了。

  我看到爸爸明显嘴角抽搐了几下,表情非常痛苦

  紧接着老师走了,我坐那打开电脑稿子。没一会儿,爸爸领着一个小男孩过来,父子俩坐好,开启上课模式

  某某某,你知道你现在画画在退步吗?

  知道。

  为什么呢?

  不认真。

  为什么不认真?

  因为想玩。

  你知道爸爸每天来送你学画画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吗?你的绘画课,一节就是三百块。咱们还不说钱,只说时间,爸爸每天工作特别忙,抽出时间来陪你上课。每天你上课的时候,我都困得要死......

  我错了!

  你当然是错了。你要是不想学,咱们就不要学了,天天去玩就好了,何必在这劳民伤财,做无用功

  不,还学。

  要学你就好好学啊,你看婷婷小妹妹,比你学得晚,比你画得还好。我已经观察你一个月了,你现在越来越不认真,这一个月基本就没用心思在学习上。我每天这么累,还要带着你来学习,你就这样对我.......

  这个爸爸说到这里,竟然抹着眼睛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数落儿子,越哭越委屈声音很大。

  我这就尴尬了。休息室就我们仨人,一个大男人在我面前哭,我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走吧,动作明显,他会尴尬。不走吧,默默听着他哭,我也尴尬。也没啥别的好办法,就只好拼命不在意,尽量消减自己存在感,噼里啪啦改稿子。

  这男人至少也有四十多岁了,他哭,儿子也跟着哭,爸爸不停诉委屈,儿子不停道歉。

  看这个爸爸哭,我不知道为啥,心里竟有一丝爽快。以前净听说妈妈们因为孩子学习气得崩溃大哭,还没见过爸爸大哭的。每年的期中期末季,都会听说这样的事:谁家的老婆又哭了,又不吃饭了,又气得打点滴了。妈妈们诉说这一学期为了孩子披星戴月,劳心劳神的辛苦,为了孩子牺牲太多。

  有好几次还是爸爸们当作笑话讲的,讲自己的老婆在家里跟孩子怄气,他们嫌家里气压低,躲出来喝酒。

  每次看见这种爸爸,我都想上去扇两巴掌。我很理解那些妈妈们,为了孩子,真的是殚精竭虑,一边工作挣钱,一边照顾孩子学习,一边照顾一家老小生活。唯一的希望就是孩子成绩好点,结果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非大哭无以解。

  在这种男人看来,老婆的这种行为纯粹自己找病,干吗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跟孩子为难,弄得家里鸡飞狗跳。

  这个大哭的爸爸,我虽然在心里有点点嘲笑没出息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怎么能当着一个陌生人没完没了地大哭,但是在心里还是有点敬佩。

  这样的爸爸也是凤毛麟角了吧。相较于那些对孩子学习不闻不问,不但不管还天天拉后腿,对妈妈的管教方式抱有否定嘲笑躲避态度的爸爸们,这个还算是个好爸爸。

  爷俩对着哭了十几分钟,终于安静下来,收拾收拾东西走了。

  我半天没抬头,终于得以舒一口气

  父子俩刚走,刚才出去的美术老师又进来了。美术老师我也认识,我说这爸爸真是负责任,对孩子的学习如此上心。美术老师笑了笑,没忍住八卦,跟我说,其实这里面有故事的。

  我说什么故事?

  她说这孩子在这上了三年课了。前两年都是妈妈带着来,爸爸的影子都没见过,妈妈从孩子开始学画画起就一直带着。除了学画画,这孩子还在隔壁机构学英语。但是今年他们开始闹离婚,离婚的原因是爸爸从来不管孩子,都是妈妈一个人操持。妈妈也有工作,时间长了,受不了了,自己盘算了一下这个男人有跟没有一个样,不如离了算了,反正自己也能把孩子带好。丧偶式育儿,导致一方极限反弹。

  但是离婚在孩子归谁的问题出现分歧,因为是个男孩男方肯定不放,要争抚养权。妈妈坚持孩子一旦给了男方就会“毁掉”,也坚持要孩子抚养权。

  最后双方达成暂时协定:孩子交给爸爸带半年,如果孩子在爸爸手里也能像以前一样出类拔萃,那就把孩子给爸爸,如果不能保持妈妈带的水准,那就给妈妈。

  结果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爸爸每天辛辛苦苦带孩子来上课,孩子却一直倒退,越画越差。

  到这里,我才明白,原来男人崩溃大哭,不光是孩子不上进急的,是因为自己亲自实践了一把,不如老婆带得好,眼看着要丢失抚养权急哭了。

  关于带孩子这事,我在前几年就已经意识到,不让男人亲自参与一下,他是不知道这件事的辛苦的。你每天大包大揽,要么看不上他水平,要么心疼他辛苦,要么传统思维作祟认为女人就该管家事,最后你准不落好。

  晋惠帝不说么,何不食肉糜?

  怨妇何来,怨妇有一大半是因为自己爱干活,肯付出来的。自私的人不大容易成怨妇。

  我不想当怨妇,所以这两年,我就大大放手,我闺女的学习生活,都狠心扔给她爸爸。

  这样做开始爽了一段时间,我充分体会到了一个自私女人的乐趣。但马上就有两个坏处显现出来,一是我的名声不好听,她爸爸到处去宣扬我不带孩子,孩子都是他一个人带。尤其遇到他那帮酒友牌友的时候,更是吹嘘自己是世上十佳好男人,搞得我形象狼狈

  第二个坏处是,孩子真的没怎么带好。这个我还不敢瞎评论,因为没怎么参与啊,随意置喙别人的劳动,显着我站着说话不腰疼。

  原本以为让他带带会对我前些年一个人带孩子的辛苦感同身受,结果他直接忽略了前些年我自己带孩子这事,只关注自己辛苦。他现在成了怨男,天天抱怨自己很命苦。

  要不是为了我女儿的学业大计,我准备让他当一辈子怨男。我是冷静人,不置气,我打算部分接手我女儿学习。

  前几天我带我女儿去了个数学课外班。插句嘴,在北京,不上数学英语课外班的孩子很少,这俩基本是标配。这个不评论,形势所逼,别人都学,你不学,就只能垫底。

  她数学成绩一般,不补不行了。到了那里,课外班老师拿出来一套题让她做,结果做了半页纸,她自己就哭了。因为不会。

  我看了看那些题,心里愤慨,太难了。现在的孩子真可怜(也可能是因为我数学太渣)。

  女儿自尊心强,自己表态一定要好好学,迎头赶上

  在北京的小孩里,我女儿估计是课外班最少的那种孩子了。艺术类的,她只喜欢跳舞。我的态度是,喜欢啥学啥,不喜欢坚决浪费时间。按理还该报个英语班,但她有线上的,先凑合着,跟不上再说。

  其实她的语文,一直是我带着,不差。

  在这里我说说带我女儿学语文的经验

  没啥好办法,就是读书。

  但是小孩子现在不爱读书,尤其有电视,iPad,手机和各种玩具等吸引人的东西,让小孩子爱上阅读困难

  没办法我只好自己上,每天亲子阅读的时间,直接整经典名著

  第一本入门小说是老舍的《牛天赐传》。

  我不止一次跟大家推荐过这本书,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开启孩子阅读兴趣好书。老舍是大家,用词造句非常精准,文风又风趣幽默

  《牛天赐传》写的是一个小孩的传记,一个卖花生老头在牛宅门口捡到个孩子,是个私生子,牛老夫妇没儿没女,就把这孩子收养了。

  老舍从这孩子被捡,到孩子做三天、过满月、抓周,到一点点走路、换牙、上学,都详细写过,写得非常生动有趣

  这本书表面文字非常浅,内里思想却也非常深刻小时候看故事,长大后还可以再看思想。

  我给我女儿每天晚上读一章,一边读一边讲解。书中涉及的一些离现代人生活较远的事物,都一一讲过。比如当铺,奶妈,绸缎庄,束侑、花红,等等。这些都是孩子自己读书的拦路虎。

  我们经常在一些文章中看到,某某四岁读《红楼梦》,六岁读《飘》,我向来是嗤之以鼻的。我从来不信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能读懂《红楼梦》,就算是读,估计也是拣认识的字读几个,做个样子而已。

  经典的文学,对一个小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它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社会阅历

  四五岁的孩子,懂个啥?

  有人辅助读还差不多

  自打我女儿听上我讲书,就把她那些绘本都弃了。听我讲书,听到高兴处,就哈哈大笑,听到难过处,就眼神忧郁

  书中有个老刘妈,老了以后就死了,没几天,纪妈的儿子也死了。我女儿说了一句,老舍先生,几句话内就写死了两个人,作家的笔真残忍啊。

  她看到了生活的残忍。

  书中的奶妈纪妈,为了照顾别人的孩子,把自己孩子扔在乡下,最后孩子因为疏于照顾死掉。我女儿说:过去的穷人比现在的穷人还可怜啊。

  里面有个非常好的比喻句,形容烟台的苹果花:开花的时候,一二十里,就像地上堆起一夏天的云。

  她说这句子美死了,以后写作文也要用上,要形容樱花,就说地上堆起一片粉色的云

  形容梨花,也可以直接照搬这句:地上堆起一夏天的云。

  她懂得了举一反三

  书中还有一句:养孩子的乐趣是在发挥大人才干。孩子得明白这个,不然便是找不自在

  她说,妈妈,老舍先生说的是真理!你也是通过养我在表现自己的才干。

  我竟无话可说

  通过这本书,我勾起了我女儿的读书乐趣。后来我给她读《西游记》,《西游记》也是本特别适合亲子共读的书。前段时间写了很多《西游记》的文章,就是给她读书时又生发的感悟

  教学相长了。

  现在正在给她读金庸,我不反对小孩子读金庸。论讲故事的水平,金庸也是大师。并且金庸虽然写情写爱,但是向来用笔点到为止。到那种“关键情节,从来都很克制。金庸的小说,想象力丰富,里面人情世故通达,对小孩子养心很有帮助

  她前天点书读,要读《甄嬛传》,我给否了。

  真的别小看了孩子的接受能力,他们比我们想象强大很多。你只给她看熊大,她就真的只能看熊大了。

  在此我要啰嗦两句对电视的看法

  少让孩子看电视。看电视能使人变傻。这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了。

  我不敢说别人,我拿我弟弟举例,我弟弟从小到大是守着湖南台过来的,每天在那张着大嘴哈哈哈。整个人的心智比较缺。泛娱乐的东西,只能刺激一时的感官神经,不能从内到外激发人的智能

  电视屏幕输出的画面和声音,这些只需要人被动接受就行,不能激发人主动思考。长期下来,人去失去思维能力。

  我大学学的影视专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则,电视节目的定位人群,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不能让人看不懂,看不懂了就得赶紧压。越是输出高端的东西,越是小众。要想收视率高,就得俯就低智商人群。

  电视是拉人向下的,只有书籍才是拽人向上的。

  为了越来越聪明,最好读书。

  还是开头那个道理:取法其上,才能得乎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

  语文这学科,有捷径也没有捷径,捷径就是多读书,无法走捷径也是,必须多读书。

  现在最大的问题,书太多,不知读什么。

  我老公出版的,认识很多编辑和书商,他最知道出版行业的乱象。现在的好多童书,你都不知道是什么人做出来的。有些编辑高中都没毕业,也敢编本书出来卖钱。

  那些书里的语法行文经常搞错,知识点也常错误。孩子看了还不如不看。

  只有经典,最保险

  经典经过时间检验了,一般不会有问题。

  当然经典里也分,老舍的书入门,最合适

  儿童节,小经验分享给你。

  我知道有很多人看到这里,已经很不耐烦了,这文章一定埋着广告,为什么都到这里了还不见广告。看到中间以为要推课,看到最后以为要卖书。你到底还发不发广告。

  广告当然有,但既不是课,也不是书。

  是一款眼贴。

  我给我女儿读书的时候,她就躺在我身边,眼睛上贴两片眼贴。这眼贴贴上感觉冰冰凉凉的,很舒服。一章书读完了,眼贴也贴完了,困意袭来,甜甜睡去。我帮她摘下眼贴,看着她熟睡的小脸,觉得人生幸福莫过于此。

  这款眼贴就是黄金视力眼贴。

  ▲央视广告▲

  这款眼贴里面含有三十六味中草药。别的我感觉不出来,薄荷一定是有。因为冰冰凉很舒服。眼睛是喜凉不喜热的器官。用眼过度,目赤脑胀,很难受。一片眼贴,瞬间清爽。晚上贴养眼,早晨贴提神,起床利器。

  这款眼贴很适合近视,飞蚊症,老花眼,青光眼,白内障等各种眼病人群。更适合用眼过度天天看手机的人群。

  我和我女儿已经使用三个多月了,开始是一个朋友给我邮来的礼物,后来就一直使用,使用着使用着就离不开了,自己开始购买。

  这款产品我的微店有卖:

  一小盒35元(含十袋眼贴,一次用一袋)

  两小盒起包邮

  满十小盒为一大盒(100袋)

  330包邮

温馨提示:

  黄金视力眼贴以下情况不能用

  眼部有外伤

  眼部出血

  急性红眼病

  孕产妇特殊人群也暂不推荐

  佩戴隐形眼镜一定要拿下再贴

  过敏性皮肤慎用

使用方法:

  打开一小袋

  取出眼贴覆盖双眼

  十五分钟后取掉不用清洗

  每天两次缓解眼疲劳

友情提示:

  偏远地区邮费自理

  青岛地区开峰会

  6月20号后发货(介意勿拍)

  48小时内连云港发货(韵达)

  售前售后问题可以在这里留言

  也可以联系店铺客服

  长按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点击阅读原文,保护心灵的窗户!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个爸爸在培训班崩溃大哭,原因竟然是......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