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信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偶像
日期:2018-05-31 13:02:26 作者:郦 波 </span> 来源:人民日报文艺 阅读:

《信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偶像

  一方舞台,一封书信,一段讲述,一次诉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综艺节目《信中国》,好似时光中的穿越者,带领我们拂去弥漫的历史尘埃,站立于写信人的面前,感受他们的初心使命精神品质

  钱学森是坚定爱国者,一封年轻时匆促写在烟纸背面的求救信,让人们重回冷战的时局。演员黄渤念信时不卑不亢情真意切。黄渤把我们带到了钱学森写信的那个咖啡馆,仿佛与钱学森四目相对,看到那双眼睛里回归祖国渴望,求而不得的无奈,对美国当局撒谎的愤怒担心信件是否能寄出的不安词句念读间流露出的气质科学家钱学森的形象极度贴合。黄渤还与主持人朱军现场还原了钱学森在美国“听证会”时的情景——面对美国官员“如果在本国和中国发生冲突时候,你是否会为了美国和中国作战”的质询,钱学森的回答掷地有声:“我必将效忠中国人民!”赤子丹心,令人震撼

  抗日英雄赵一曼,一直是那个傲然不屈的熟悉身影。当演员刘涛念读她的两封绝笔信后,她更是一个平凡母亲。她对孩子轻声慢语地诉说:我的孩子,我亲爱的、可怜的孩子,妈妈爱你的啊!对孩子的牵挂愧疚希望寄托,赵一曼用一封短短的书信,将那些想说难说、欲言又止的话化作了对亲情热烈表达忠贞大义于赵一曼而言,不必在信中诉说,以身赴死足矣。于民族国家,唯有信中寥寥却震人心扉的一句:“我的孩子,你要记住,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画面中的刘涛潸然泪下,画面外的观众也无不热泪盈眶

  这些信件的书写者,或伟大,或壮烈。在打开这些书信的若干分钟里,《信中国》的信使们引领观众走过“寻找”的漫漫长路,让人们认识到先辈们至情至性一面,他们有情有义,有血有肉,他们是人间真善美

  朱德、钱学森、赵一曼、陈觉、黄继光……这些信件的书写人,他们的身上散发着近百年民族复兴需要的精神品质。他们忠于信仰,敢爱敢恨,他们不惧表达自己曾经软弱,愿意执手柔骨的亲情,敢于追求热烈的爱情拥有纯粹友情。他们是奔跑在时代前列的中国人的精神偶像

  而当信使们循着书信里的“知心话”发现先辈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突破青年演员王俊凯念青年烈士成贻宾的情书,从烈士的“新生十条”到王俊凯自己的“新生四条”;27岁的张艺兴读念24岁的烈士史砚芬留给弟弟妹妹的诀别信,认真审视自己的生活;魏大勋念抗洪战士张钊写给妈妈的信,一句“过去是他们帮助我们,现在,让我们来保护大家”,触摸到“为人服务”的脉动……信使们或是有一定成就的演员,或是深受当下观众追逐明星,他们从开始的游离、不自信,到读信时的投入、准确表达,因为《信中国》,沉浸在信件的真情实感,冲破了自己人生的枷锁,在真实情感的升华中,完成了一次自我精神的洗礼和升华。

  发现值得更多人关注的信,打开属于中国的书信,寻找属于这个民族的信仰,从书信中的真实,发现人性的真善美,映照出信仰的光芒,《信中国》让我们感受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温度。节目一遍遍勾勒着历史的模样,让我们不住地沉浸其中,不住地回望,形成永恒记忆

  厚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骄傲,在历史中有不屈奋斗的先辈,有底蕴丰实的文化。《信中国》通过信件还原历史,让我们感受到了优秀的中华文化。《信中国》坚持质量内容制作,坚持用内涵打动观众,可贵地保持着不忘初心的赤子情怀。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信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偶像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