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那年高三
日期:2018-05-31 00:00:56 作者:千忆旖 </span> 阅读:

那年高三

  在我生命年轮里,2017年6月8日之前那一年的时光,叫作高三

  就像普京所说的,“谁不怀念苏联,谁就是没良心;谁想回到苏联,谁就是没脑子。”现在我想把这句话变一下:谁不怀念高三,谁就是没良心;谁想回到高三,谁就是没脑子。

  想当年高三,被拖垮的身体,现在还是遗疾缠身;崩溃的心灵,如今回想依然隐隐作痛日复一日口号空洞迷茫眼神。比人还高的书箱,比书箱还沉重责任。被神圣化的衡水工厂,被妖魔化的人性自由暴躁内心偏激人格行尸走肉般往回于宿舍饭堂高三楼的三点一线。听着不知名流行音乐起床,枕着教官的哨声入眠。

  那年高三,在这般严苛环境下,硬生生地把一群人逼成了作家。他们之间有玩剑网的帅哥,有会唱歌的学霸;有玩高达的宅男,也有喟然长叹的痴汉。虽然当年写的东西很low,很幼稚,很偏激。但在那条为所谓的理想抗争到底了路上,也算是豪情万丈了一回。

  浅浅的睡了一个小时,醒来的时候日正高升。若是放在一年前,那年高三,相差无几的浅睡,在浅睡里拼了命地放松自己劳役了一个上午的身心,又被来来回回急急匆匆的起床声拽回战场。春夏之交酷暑方兴,梅雨时节雨声未歇。湿湿热热的天气满身黏黏糊糊的汗,极不情愿地蹬掉被子,在水包久盼的目光以及似笑非笑的表情里溜进课室

  那年高三,似乎是一个全能机器一般,上能与儒墨法道谈天论地,下能与纳兰容若伤花感月;既能与线性函数斗智斗勇,又能与定语从句谈笑风生两岸猿声唱响水文地质,唯物主义追忆万物归一。梁鸿贾谊关山难越悲失路之人,玄宗贵妃蓬莱仙山结连理之枝。

  那年高三,洗澡时间是最轻松时刻。翻出藏好的违禁物品,开一局王者,人机一打三。也是得感谢面包房的开放,在官家的施舍下稍微抚慰了早已失去知觉的味蕾。洗澡。有句话说洗澡时候是富人穷人平等的时候,在脱去校服同时也暂时地脱下了压力疲惫肆无忌惮地嘶吼不知名的歌,无所畏惧针砭时弊,把衡水模式批驳地体无完肤主任校长宁有种乎。

  那年高三,最喜欢明星稀,操场上偶尔习习的凉风,或互相沉默欢声笑语男男女女——无非不是享受中场休息罢了。云卷云舒,月轮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是理清一日思绪的时刻。有时读了一篇贾平凹的散文忽然有感而发,借着这清风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洋洋洒洒一篇散文成文;或看了殷立飞的一篇时评,仿佛风花雪月也变得锋利透彻,像是戳中了心里最愤懑事情一般,现世生活都是丑恶的,必须要以笔为武器去揭发它,驳倒它,批判它。

  那年高三,从未有过压迫,从未有过的压力。对学校洗脑工作的反叛,对民主自由的向往。来自老师看不到顶的指标家长期盼成为压倒骆驼最后的一根稻草。我不敢说这是绝望的高三,但绝对苦难的高三。

  2017年6月8日之后,高三成为了那年高三。那年折磨着我的高三,也慢慢模糊在我的脑海里。这天被闹钟惊醒,抬眼一看,正午一点五十分。

  触景,似乎又回到了那年高三。

  ...

  我不喜欢悲伤故事。或许那年糟心的事,在阔别之后,会成为下酒的好菜。人生如戏,这一幕下来遍体鳞伤;下一幕起时,又会回忆起上一幕苦中作乐的甘甜

  我一直相信痴情的人是幸福的,于人,于事,于物。所以在人生的时间轴上,相遇值得相爱,相别值得怀念,最后都是皆大欢喜

  走出二教。惊觉,春光已散。那一片红棉悄然落地。

  啊,那年高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那年高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