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花开若你懂,请静静地听。得 体
作者:鸢尾花我愿意相信,得体是一个人修炼到一定程度的代名词。 正如这么多年来,我从一个农村的丫头,通过考学这条路,成了城里人一样。但是,多年来,我却在城市里没有学会别人眼中的得体。 每天,当清晨的阳光揭开新一天的篇章,我想起儿时的记忆,妈妈煮饭的香味,叫我们起床的声音在屋内此起彼伏。而今,只不过换成了我和女儿的一部交响曲。早饭,很少去做那种西式的餐点,尽管也学会了一点皮毛,但我还是喜欢小米稀饭和玉米糊飘来的香。
多年来,随性自由的性格并没有随着时间被同化,反而越来越喜欢执着于一念。不会为了谁改变自己,不会因为生活、工作的需要,就必须低下头,然后委屈自己,在直率和看人脸色的夹缝里生存。这或许就是别人眼中的不得体。 我不懂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不懂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什么情况下刻意的去讨人喜欢,什么情景下开什么样的玩笑,两个人怎么聊天,三个人怎么相处……这些都没有想过。更没有学会人多时如何热闹,一群人如何狂欢,更多的时侯,只是静静地守着那颗心,淡淡地看着浮世,看着你方唱罢我便登场的繁华与清冷。这些所谓的得体对我而言,难于上青天。惹得女儿常常笑我:妈妈,你到底有多大?
我始终觉得一个人保留原汁原味的自己,远远胜过那些被经过换肤、磨骨、丰胸、抽脂后的女人的美丽。尽管,那可以炫了一部分人的眼球,但是那种假却是会遗传的疤。而一个人的得体,也是一种被经过削骨,换血之后的圆滑和世故。一个人在什么时候都得体,是一种难以抵达的境界。我相信,在他得体的背后,一定有着千疮百孔和不为人知的故事。 有些人能够在某时某刻某地某事上,心通透无比,实施起来自己的计划行云流水,不留一点痕迹,难能可贵。看着他们的得体,你或许会生出诸多的敬意,或许会替他们感到心累。而面对那些不得体的人,反而觉得格外有趣。玉经雕琢虽成器,但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有的人尽管粗糙如棉麻,但却温馨又舒适。
一个人得体惯了,总是会找个机会让自己货真价实的不得体一下,但是,环顾四周,找谁去不得体去呢?谁还能盛下你的偶尔?放眼望去,很少有人。这时我们才会悟到:让我得体面对的那些人,对他们看似尊重,实际上却是一种皮不沾肉的看不起,而能让我不得体的那些人,对我来说,才是骨子里最真实的尊重。正如我们在父母面前的顽劣、撒娇,在爱人面前的放肆,都是一种最真实的不得体,却得到了这个世间最多的爱和疼惜!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那些黑黝黝皮肤的老百姓,尽管他们在公众场合穿着有着泥巴的衣服,大声在说着家常理短,但是,当遇到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他们所展露出来的淳朴和无私让多少衣着光鲜的人汗颜?尽管他们那么的不得体,可是,谁又敢瞧不起他们在特殊情况下的无私?
当一个社会用得体和圆滑去衡量一个人,那么被他们包装的人又有几个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又有几个人可以守着道德的那方砚,书写自己大写的人字?如此得体,还有多少的意义可言?倒不如看着那些不圆滑,不世故,不做作的人,开心的活着,直率的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这样的生命才有价值,有意义。 为了我们所谓的得体,为了人前人后不落人笑柄,我们有时故作矜持,我们会违背自己的心,我们也会在某个场合饿着自己的胃,冷着自己的肌肤,想想,又有何意义?这个世上谁会在意另一个个体的存在?充其量只是一时罢了。最多的时候我们都为了自己活着,如果再为了所谓的得体,一味地让自己变得虚伪,变得越来越失去那个本我,只剩下一个社交关系中的我,对自己而言,是不是太苛刻? 得体的时候得体,不该得体的时候做自己吧!保留内心一份真诚、一念执着,尽管粗糙成一块麻布,一幅沙画,不也一样成为一件衣服或是一件装饰品吗?不也是最原生态的吗?这样的你我,多么淳朴和天然!
作者简介 鸢尾花,自由撰稿人。多年来,坚持用安静的文字,荡漾一池春水的宁静。用红尘的烟火,解读不一样的诗情和人生哲理。擅长诗歌、散文、杂文的写作,文字风格婉约、多变。若你懂,请静静听;若你懂,请关注鸢尾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