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路
能不能让我自己走
昨天接到妈妈电话,“我同事儿子上交大的通知书都快下来了,你呢,还没想好考哪里吗?”握着电话,看了一眼正在播放的歌《蓝色骨头》,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
从小到大,我都是大家眼中的“别人家孩子”。努力念书,争做班干部,上重点小学,念重点初中,高中时候也削尖了脑袋,拼命挤进了市重点。
被鲜花和掌声淹没的孩童时代,一切都发生的那么理所应当。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那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总之捧着书本读就是,不会错了。
考个六百多分,就是我唯一的目标。天南海北,几百所大学等着我挑。上什么?学什么?在分数面前,好像也没有那么重要。没有人问我心里怎么想的,一切都有人帮我安排的妥妥帖帖。
学理学吗?没什么感觉。读教师,好像也没什么意思。最后挑来挑去,还是去读了父母眼中的“铁饭碗”。
在我人生的前十八年,只有学习生活要我自己解决,未来的事想来想去,都是一只离得远远的肥皂泡泡,飞着飞着,自己就破了。然而随着吃的饭越来越多,日子也越来越不一样了。再没有人再帮我打理一切的这四年,突然就觉得,生活好像难了起来。
一只从未走出过羊圈的羊,在草原里独行,只能靠着那些模糊不清的脚印认路。
有人说大学时要多考证,要多做竞赛,多参加学生工作,丰富履历。我加入了一个又一个的学生会,繁琐的工作让我在每一堂早课上昏昏欲睡,人在图书馆里坐着,却只想望着窗外发呆。还有人说要考证,要保研,要出国……
如今正到了一个分水岭,站在交叉路口,未来在哪个方向,谁又能有十足的把握。上万人都踩上了考研考公的这条独木桥,我站在一旁远远观望着,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天,换成了别人站在一旁看着我。
事事妥帖的后遗症,大概便是事事不知如何抉择吧。我不知道,如果可以,我真的就想这样咸鱼下去。
最近一直在循环一首歌《蓝色骨头》,蓝色的天空给了我无限的理性/看起来却像是忍受/只有无限的感觉/才能给我无穷的力量/爸爸 我就是一个春天的花朵/正好长在一个春天里/因为我的骨头 也是蓝的 听崔健弹着吉他,突然就觉得,是时候做出决定了。
当走进这个由五湖四海的口音组成的校园里,我就该意识到,“优等生”已经成为过去式了。读好高中,好大学,读硕士,读博士,这是一条许多人奉为唯一的道路。可是真的就适合每一个人吗?我懒散,躁动,静坐一天都是难事。读研考公,究竟是因为热爱学习,还是一个为了躲避社会而找的借口,不同人的心里有不一样的答案。
这世上的事那样多,总不能每个人都做一样的事情。在这个全民高呼砥砺前行的时代,我还是有那么一些倔强,我只想慢慢悠悠过日子,“成功人士”这四个字,我想我靠不上边儿。
读研,考公,似乎都是不错的选择,可我却觉得那样平稳的未来不适合我。我向往更热烈、更不可预测的未来,想要早点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我不想在二十几岁的年纪时,还像小时候一样,只能乖乖穿大人给的衣服,只能合群地玩大家都在玩的游戏。现在的我更想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我想要自己安排自己,我已经拥有追求梦想的能力和勇气。
小时候,我们总把父母的话是正确答案;长大了,慢慢的也只把父母的话当成重要的参考了。考研考公也好,发家暴富也好,无怨无悔,才是我们最应该做出的答案。
其实,放弃考研、考公不一定是最为正确的选择,选择的初衷也未必是理性。我只是希望,我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或是在聊天时总讲“我有一个朋友...”。
毕竟这世上有几十亿人,如果每个人都过的一模一样,那岂不是很无聊。前路无需多言,只愿你能愉快一生~
排版: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