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和我聊天,先是吐槽自己某天做了一个梦,然后便开始一番好笑又尴尬的回忆。他的梦里,是那个特定的场景特定的人,对自己说一些旁人不曾说给自己的话。
他感慨,说梦里阳光好,咖啡奶泡依然细腻,但从他的形容里却让人明确感受到,是一段已经如一张泛黄旧纸般的过去。
我很同意「晚上最容易胡思乱想」这个观点,白日里因为忙碌,我们很多情绪可以毫不费力的被压下去,而当夜幕拉起、华灯初上,尤其当你一个人坐下来,点一支烟,喝一杯酒,无论男女,它们就开始如细菌找到温床般肆意滋长。
“忘了吧。”
朋友说,这句前任分手时说的话——连同她的声音、她的语气、她拇指划过杯沿轻轻摩擦的动作,如今存在脑海里依然清晰。除此之外,还记得她说以后想一起去看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和乞力马扎罗的雪,她说「以后没有了你,我大概会活不下去吧」,都是些放在自己心里,却看她最后和别人一一完成的约定。
恋爱时,两个人商量的未来太过美满,分开后再次想起,就容易意乱情迷,或开始怨恨那人违背诺言决然离去,或浓烈懊恼想着要不要试着拨通那个号码,挽回一次,改变结局。
你看,似乎记忆太好有时也会折磨自己。在一起有太多好听的傻话情话悄悄话,让留念的一方在人走茶凉后还似乎深感回味悠长。
然而可惜的是,于大多数人而言,那些花前月下的掷地有声、耳鬓厮磨时的呢喃细语,曾经有几分甜蜜,如今便加倍伤神。
我不是一个太多话的人,也有人说我这样的人感情藏的很深,但有一点我得承认,我在意自己的情绪,不喜欢自己在千般期望后又暗自失望,所以我常常是一个不太敢把好听的话当真的人。
而生活里,所谓好听的话,其实远远不止于爱情发生时与心爱人之间的诺言、,它可能是一次领导的夸奖,是同辈间的客套,甚至一次马屁精的阿谀奉承。
人生方面,人们都说忠言逆耳,道理大概就是:太好听的话,别太当真。
虽然有人说,人心的柔软之处,其中一点体现在我们特别容易被言语打动之时。可如今的我开始觉得,但凡使你得意忘形飘飘然,但凡使你失去理智脱正轨,但凡折磨你心神扰乱你心绪,这些东西,最好不要记得太深。
嘴抹蜜的人擅长脱口而出动人的句子,但就像民国故事里,胡兰成对张爱玲说的那句「愿使岁月静好,现实安稳」,说起来情意缱绻,最后却是一张空头支票,这段感情惨淡收梢。
为什么我们都容易被好听的话吸引,可能是因为这样语言的表达所带来的心理享受实在是短平快。
可这世界上很多事情,比如你希望被关心真实的自己,希望那个人看到你内心的企盼、难以启齿的忧郁彷徨,希望真正亲近,这些,都是不能只靠华丽言语而需要长期投入才能成就的事情。
有一段时间,「耳听爱情」这个词很火,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喜不喜欢你,都藏在生活的细节里」。有些人远比表面看上去更在意你,有些人则可能只是为了感动你,你说他是否字字真心,其实未必。
太好听的话别记太深,毕竟一个人总寄望承诺,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到后来耳边的声音再动听、话说的再满,其空口无凭的感觉,都像是冰箱里放满了零食却填不饱自己的胃,咖啡加了双倍的糖却没有传说中那么甜。
不过,想到电影《匆匆那年》里的一段话:
所有男孩自己在发誓的时候都是真的觉得自己一定不会违背承诺,而在反悔的时候也都是觉得自己不能做到,所以誓言这种东西无法衡量坚贞,也不能判断对错,它只能证明在说出来的那一刻,彼此曾经真诚过。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这方面感觉自己被欺骗过的人、痛苦的人,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在那一瞬间,这个世界上应该真切存在着这个人对你赤诚的感情。这样一想,是不是比较容易成全自己。
不过,当你真的对一个人很动心时,小心翼翼,你会不会发现,再好听的话似乎都失去了意义?
作者:里里
歌曲:Foreverinmotion - Love Against The G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