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苏末成长经验|感情故事|育儿日常01表妹告诉我:“朱妮现在长期是单位考核的最后一名,单位的人都躲着她。”
她口中的朱妮,是我曾经的直属领导,大我5岁。在我离职后半年,她在单位体检中被查出恶性肿瘤,就去济南做了子宫摘除手术,又进行了半年化疗,最后总算脱离了危险。
通常一个人在亲历过生死以后,心情和态度多少都会发生变化,这种转变多数是心态的平和,因为重生一次会更加积极乐观地生活。我以为朱姐也是这样,没想到她的状态恰恰相反,而是把生过病这件事当成武器,亲手毁掉了自己晋升的机会。
我知道追溯根源永远比陈述现实更加有吸引力,所以我先从认识朱姐的过程说起:
8年前,我参加事业编考试,同一批进去的20人都被分配到街道,我的职务是计生专职主任,和两名计生专员一起工作,直属领导就是朱姐。
2朱姐跟其他领导不同,她之前在局里工作,因为工作原因,被停职一年后,然后下放到了基层单位。
她业务素质很高,对我们要求特别严格,别人入职当天就喝茶聊天,我们仨则是各自抱着一摞资料做整理,一周后带着资料到辖区内的所有门面和小区做入户调查。1700户调查对象,每天爬楼敲门,常常遇到家里没人,我们要做好标记,有时候一户人家要去三次才能敲开门,八月份天气正热,工作内容真是挺遭罪的。我们每天爬楼回来,先跟朱姐汇报工作,然后再重新把信息手写一份。那段时间,大概是我人生中晒得最黑、写字最多的时候了。
当然,正因为领导要求严格,我们在不久以后的单位稽查中才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年轻人谁不想力争上游呢,我们特别开心,庆幸工作上有这么一位好领导。
但事情很快跟我们的想象有了很大出入,因为我们发现朱姐的要求永远只是针对我们的。什么意思呢?我讲几件事情大家随意感受一下:
第一件事:我和专员小刘都是女生,平时都爱逛街,单位没有穿制服的规定,我们上班的着装就依照平时的爱好来,都是端庄大方款。朱姐却很生气,专门把我们俩叫到办公室里狠批了一顿,让我们以后注意穿着,在基层服务不能花枝招展,衣服颜色要纯粹,能穿长裤就别穿裙子。
挨过批以后,我们每天都不敢穿裙子了,天天T恤配长裤。而朱姐自己呢?穿衣服都是特别时尚的,经常穿旗袍戴墨镜,碎花衬衫加短裤,高兴了会穿着新买的露肩连衣裙问我们好不好看。
第二件事:工作大半年,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加班迎检,迎检期都是早晨六点到单位,晚上八点才下班,每次稽查过去,其他单位的领导会安排倒休,大家轮流值班。我们领导不会,而是要求我们正常上班,她自己是休息的,但每天都会在下班前十分钟到办公室,然后待到下班再开车出去,后来她觉得麻烦,就变成在快下班的时候电话查岗,进行遥控指挥,如果反馈不及时就说明我们不在办公室。
第三件事:朱姐在我们工作不到半年,就把单位所有的业务都做了交接,包括那些必须由她签字的部分,也是我们帮忙代劳,她只负责签字。我们每次迎检,她都是临检查前跟我要数据,有次大领导来视察工作,随口跟她夸奖了我几句。领导刚走,朱姐就黑着脸把我叫进办公室谈话,大意是年轻人谦卑不要轻浮,想法不要太多,训得我完全一脸懵。从办公室走出来,我还想了又想,确实没有在领导面前耍过小聪明,更没有过多表现自己啊!
后来单位组织演讲比赛,局里点名让我和其他两人做代表去参加省里的竞赛,朱姐虽然没说什么,却给我安排了新任务,小刘主动要帮我一起做,结果被她叫去办公室批评了。回来后,小刘郁闷地跟我说,朱姐说必须让你自己做。
后来我怀孕休产假,小刘和小何都跟我吐槽了几次日子难熬。再然后我辞职,小刘几乎是同一时间也提出了辞职,朱姐没做任何挽留,甚至我们大领导直接跟她电话沟通,让她平日里通融一下,让我先照顾孩子,忙的时候再去单位,她立刻怼回去:“那可不行,我们这里庙小,容不下大佛。”
朱姐签完我的辞职申请,还不忘教训我:“单位什么都缺,最不缺人才,你走了后面肯定有很多人挤破头想进来。”
结果事与愿违,我走后所有人都不愿意去我们单位,领导无奈挨个谈话,甚至有人提出来宁可辞职也不去朱姐那。最后,领导组商量了一下,特别申请了一个二胎指标给新调配过去的专职主任(2010年,国家尚未放开二胎指标)。
朱姐的业务早已经生疏,新计生主任也是手忙脚乱,所以后来的迎检准备得很狼狈,单位的名次不再是永远的第一名,而是直接降到中下游。朱姐为此多次打电话给我,希望我考虑一下重新回去工作,我想了想还是婉拒了。
听前同事们讲,新主任经常跟朱姐争吵,根本不听她的安排,办公室经常是硝烟弥漫。如今,他们每次考核都垫底,成了全单位的笑话。
现在想来,朱姐之所以对我特别严厉,应该是我让她觉得有危机感了。我刚进单位时,她也刚重新上岗,我们年龄相差5岁,而且进单位后,局里几位领导都很关注,给了我们几个储备干部很多表现的机会,升职的机会很大。
当一个人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后,难免会做出一些打压的举动。
3但是,不管别人怎样看,至少我在那两年学习到了很多。
跟她共事确实承受了很多压力,但我抗打击能力却也强了很多;而且我性格有些优柔寡断,在朱姐把单位大多数事情交给我处理后,让我从中得到很好的锻炼,做决策时果断多了。
另外,两年的相处,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个斤斤计较的人,要客观看待自己的缺点和欣赏别人的优点。
朱姐痊愈后重新回到单位,却永远封死了自己的上升之路,肯定不是因为身体原因,也不是因为工作能力不强,我想更多还是她处理对人对事的态度问题。
以前,朱姐的业务能力很强,当初她和单位最好的同事撕逼,影响特别恶劣。对方当时就被开除了,而给她的处分却是停职一年,后来下放到基层。她就是业务最好的青年骨干之一,领导们因为爱惜人才,才把她安排到基层去,希望她做出成绩尽早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可她却做了些什么呢?
争强好胜,什么事都要高人一等,却又不够宽容;做事双重标准,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对待下属永远都是宽以待己,严以待人。时间久了,矛盾越积越多,当然会引起反弹。
她痊愈后重新工作,做事却更加肆无忌惮了,凡事都要争一争,如果实力上争不过就耍无赖,就用一句“我就是半条命的人了,我怕谁”撂狠耍横,一副我弱我有理的架势。这种情况下,有谁愿意跟她硬碰硬,只能做出让步,这一点让朱姐很得意。
没有人愿意无休止地去容忍你,朱姐的做法给单位造成的影响很坏,领导找她谈话过几次,还曾劝她回家休息,她也不愿意。后来,新上任的领导把她安排到服务站去了,职务上没有变动却完全被边缘化了。
没有意外,朱姐的职务今后都不会再有什么变动,而她只有39岁,曾经业务能力突出,是单位的重点对象,如今却要把“牢底”坐穿了……
往期文章“你真不是一个好妈妈!” “我觉得也是!”
活着这件事,本身就是理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