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入夜到白昏”
《等》
文 / 陆亦非
我问为什么,他跟我讲:
“因为毕业意味着绝对独立,我终于可以掌控自己生活了,自然就可以去做以前想了很久,却一直没做的事。”
张荆棘的猫
这让我想起我的小时候,每当我说要养猫,却只能得到父母的老生常谈:
“等你长大了自己去养。”
那时的我觉得这句话不负责任,长大还要那么久,要等到什么时候?
但现在想想这样未免不好,一方面家里的猫严格来说不算自己的,另一方面,要想配得上主人两个字,也的确得等。
因为养猫,就要供它撒欢的空间,可溶于水的猫砂,加入了猫薄荷的猫抓板,跟一笔不多不少的医疗预备,而且,你还得做好它不理你的准备。
只有到这时,我们才可以不用征得谁的同意,心安理得地养一只猫。
而我本事还不够大,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几年一个又一个的朋友毕了业,又养起了猫。
虽然以前在微博朋友圈里日复一日地看人晒猫,但终归是没法长时间接触,所以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见识到猫的生活习性。
前一秒它还在我的怀里打转,下一秒它就张牙舞爪挣开我跳了出去,之后不管我再怎么用温柔的语气喊它的名字它都不再理我了,于是后面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在看着它自己自娱自乐。
“它就是这样,和喜不喜欢你没关系。”朋友像是家里调皮捣蛋的孩子打破了窗户那样不好意思地对我说。
我倒是没有不高兴,只是突然有种感觉,好像猫是不怎么需要我们的。
这种状态乍听不怎么样,有了主人的名号,却没有主人的威严,感觉有点憋屈,但没想到实际运行起来却意外地舒服。
它身上没有那种言听计从的拘束感,反而经常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动作,比如上蹿下跳,抓耳挠腮,比如去饮水机接水喝,又比如不停地蹦起来去够门把手,它总是不遗余力地发挥贪玩的天性,看着它就好像在看一场没有剧本的杂技。
也是因为它这种随心所欲的性格,有时候暂时忽略它也没关系,它不介意,也不在意。
可能你出差好几天回到家,开门之前还满怀期待它会扑到你怀里,可它的视而不见会让你直到换完鞋才意识到,原来自己还有个宠物。
虽然这么说听起来有点没心没肺,但养起来就知道,这种独立也不是没有好处。
至少它不会记仇,床头吵架床尾和,不会纠缠,给你留足一亩三分地,也不会抑郁成疾,每天乐呵乐呵啥事没有,总之除了贪玩点,其余都让人很放心。
小时候只因为可爱喜欢猫,现在倒是觉得,猫最讨人喜欢的地方不是长相,而是它的性格,它不会没谁不行,所以不会刻意去讨人喜欢,同样的,也无法被成功地讨好。
借我吸猫的那个朋友是去年毕的业,第一次一个人出去住,最害怕害怕早晨和晚上,因为总感觉屋子特别空,空得像一个鼓风机,鼓出来的空气都有股寂寞的味道,她只能每次都把电视开很大声,也不真的看,只是制造点声音让自己安心。
不然养只宠物吧,会动,显得热闹。
那天下午她就在宠物店相中了那只英短,狠下心花了一个多月的工资领回了家。
那天晚上她第一次发现,原来赶走寂寞的不是声音,而是生命力,猫带来了这种生命力,不止因为它会动,还因为它在角角落落都留下了它的气息,即使它只是一动不动地睡在那里,都有一种陪伴的感觉。
后来她讲起的时候说,如果那时候没开始养猫可能就抑郁了,我想她没有夸张,对于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白天地铁里的摩肩接踵,单位里的寒暄八卦,对比起晚上沙发上孤零零的一个人,反差实在是太大了,一旦没处理好情绪,很容易就会崩溃。
知道这些之后我有点感谢那只猫,因为它已经不仅是玩伴了,它是朋友情绪的出口,它接收那些难以言说的心事,给出毫不吝啬的陪伴。
虽然傲娇,但它还是愿意被摸的
身边朋友纷纷养起猫之后我意识到,在年轻时养只猫其实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寂寞不是老年人的专属形容词,它还属于每一个处于过渡阶段的年轻人。
他们可能刚踏入社会,也可能才和恋人分手,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也还没准备好面对新的生活,而猫就是新生活的第一步,它带给他们的也是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消除不确定感。
早晨它会用软乎乎的猫垫把他们踩醒,工作的时候会在一边趴着看他们,睡觉的时候可以躺在他们的怀里,它全身心地加入到人的生活里,让他们不再感觉自己是孤军奋战,不管去到哪都有种家里有猫在等的温暖。
事实上它做的很简单,不过就是正常生活而已,但对于那些时常焦虑,不知所措,缺乏安全感的年轻人而言,这已经足够了。
因为他们想要的,也只是重新找到生活的感觉而已,那种安定,温暖,又有点幸福的感觉。
GIVE ME FIVE
音乐 | fish in the pool
图片 | 来自朋友
作 者 介 绍
陆亦非
我还没有猫
我们想给你一个理由 继续面对这烂生活
信箱:WeAllMessUp@Foxmail.com
这里收集了那些不太愿意迎合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