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推文中,我曾讲过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今天,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做个分享
有人交代一件事情时,我们全神贯注屏气凝神;老师站在讲台讲课时,我们在座位上听得很认真;主席台上领导讲话时,我们静静地听着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我们是一个说话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倾听者?
那最为直白的诉求,应该是不仅希望别人在听,而且听懂了,最好是认同了,让自己感觉没有白费口舌
所以,从说话者的角度再反观倾听,可以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让说话者知道我们在听对此,我们常常用一些口语:好的嗯啊OK等等来回应有一个简单的互动,以证明我们真的在听
第二步:让说话者明确我们听懂了最为简单和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话来进行简单复述,以验证我们复述的和对方说的意思是否一样,对方也方便确定我们是否明白他的意思
第三步:有对应的行为表示别人跟我们说话或多或少或强或弱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所以在第二步的基础上,要有行为表示
有一次,在课堂上,一位学员分享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时说了一句关键的话:
针对这句话,我进行三步分解动作:
好的
你的意思是说:描写和刻画好重要的细节就可以使自己讲述的故事更加动人?
老师,您太懂我了,谢谢!
其实,这三步如同我们打篮球时的三步上篮,一步一步走来,分清楚一二三,又是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球进入篮筐之时,也正是完成一次积极交流,促进人际关系和美好生活的时刻
需要注意的是,越是正式的重要的场合,越是重要的事情,这个套路施展的空间就越大,就如同打篮球需要一块场地相反地,在卧室和厨房就很难施展比如你的朋友对你说:帮我拿一下我的杯子,如果你还生搬硬套按照三步来,就显得有些迂腐可笑
留一道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