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文乡随谈|积蓄记忆——电影《芳华》观后感
日期:2018-02-22 作者:王木木 阅读:

文乡随谈|积蓄记忆——电影《芳华》观后感

  年前我近乎迫不及待的关注并等候着一部电影冯小刚向严歌苓定制的故事《芳华》,他们共同的文工团经历让讲述高手严歌苓游刃有余的引爆了六零七零后们记忆的火药筒。刹那间,色彩斑斓五光十色过往的一幕幕绽放着璀璨炫目的光芒,将一众四零、五零后们云里雾里的抛进对往日的无限眷念之中。

  在银幕前,我没有被冯小刚极力渲染的往日情怀感动。也许,对于我这般喜欢文字的人而言,我在读完小说后就应该掩卷长思,再走进影院简直就是一种错误。我想像中的主人公与电影所呈现的形象大相径庭,到后来,我甚至想篡改剧本,将经历生活化的记录下来,那么,记忆就不应该那么美,而现实也绝不至于那般不堪。

  我们真的没有必要为了淋漓尽致的描述而将万般苦楚积于一身,刘峰、何小萍在生活中可能并不存在,我无法想像一对作为曾经立过战功的军官会是若干年后站台长椅上相互依偎着那般形象,他们的周身像是被蒙上了一层厚重灰尘,没有半点光泽。我坚信,经历过军营与战场军人不会那样,因为他们经过光荣、历过生死

  是的,光荣。

  是的,生死!

  在我曾经服役的闽东前线,当我们被当地百姓视为“九等人”的大兵时,当我们驻守着一座无名小岛孤独看海时,是光荣让我们一次次投入驻地的抗洪抢险、救危扶倾。荣誉感是支撑一个军人全部精神气的基础,因为无论外界如何看待我们,在我们内心屹立不倒的信念便是“光荣”。军旅经历中,但凡有过痛失战友经历的人都会对生命多一份敬畏,在日后的生活中,他们最常忆起的莫过于同舟共济的战友,当他们体会到生命的脆弱时,更多会感恩于生命的恩赐,他们由此更会看淡恩怨情仇。

  多年后,再如此井喷似的爆发出如此规模的怀旧情绪,继而再神游后年青时代需要如严歌苓这样的讲叙高手来渲染,这是作家社会功能,因为我们永远也离不了精神生活。当精神世界一片荒芜时,那才是真正的贫穷

  年轻,是用来积蓄经历的,努力创造一个个聊以自慰的片断来充实自己的年青时代,惟有如此,当芳华不再时,我们才能拥有心安理得

  看完这部电影,我连续几天都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我来到单位不远处的一处海军部门营院前,在哨兵狐疑的眼神中,我满心泛起的尽是对自己军营岁月的留恋,当年被军规切割的毫无个性的生活也时常会令人心生不甘,耳畔也经常会聒噪“当兵是有期徒刑,提干是无期徒刑”之类的牢骚怪话。但是,这并不妨碍每年老兵复退、干部转业时那恣意流淌的泪。这里除了对军营这个特殊群体的眷念,我想更多的还应是向自己留在那方营院里的青春岁月作别。无论是怎样的离别总会伤感的。

  积蓄,是年轻为年迈,是青春为苍老。只有当经历足够丰富时,才能拥有平和平淡,待到真要与生命作别时,才会了无遗憾

  再次端详起这个袖珍而别致的营院,这是我老部队设在千里之外的一个中队,尽管院里只有一栋三层欧式小楼,数年前,在我还是军人时,我来这里时就知道,此楼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天主教修士楼,早已被地方政府列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战士们尽管远离大海,但不大的院内也是满满的海军气息

  一位佩戴着中校军衔的中队长接待了我这位已经退役多年的“老首长”,了解我的来意后,他热情的将我领进他们永远崭新洁净办公室,在临窗向阳的桌前我打开了随身所带的笔记本电脑,迎着飘进窗内的金黄色夕阳余辉,轻呷一口战士为我新沏的茶,我尽量自然的坦开自己的过往,融进电影《芳华》为我营造的情绪,用文字向自己的青春致敬。

 作者简介 

  王林,就职于铜陵海事局,写字是最钟情的业余爱好,很多作品在纸媒发表

  长按二维码,关注文乡枞阳公众

  推荐阅读

  文乡随谈|由一幅贴倒的大门联所想到的

  文乡随谈|读《从前慢》有感

  文乡随谈|心无所住

  文乡随谈|仅仅为了凑够一个“王满银”

  文乡随谈|冬至的“至”

  文乡随谈|赶走圣诞老人,扶起我们的老人

  文乡随谈|校园里的狗

  周末情怀|四季周末,绚美枞川(三十七)

  周末情怀|四季周末,绚美枞川(三十六)

  周末情怀|四季周末,绚美枞川(三十五)

  游子情|文化传统是我们共同的根,富强文明是我们共同的梦

  欢迎关注文乡枞阳,更多精彩与您分享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文乡随谈|积蓄记忆——电影《芳华》观后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