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还有多余的敬业福吗?”
日期:2018-02-11 作者:王泽鹏 阅读:

“还有多余的敬业福吗?”

  每个人都对世界存有误会

  文 / 王泽鹏

  一。

  几天后就是大年夜了。

  往年这个时候已经跑了很多躺聚会,今年工作朋友多,大家都匆匆忙忙的,好几个还在广州深圳,又有好几个才刚刚回来不久。

  我妈中午嘲笑我,说我整个人都没点要过年的气氛天天窝在房间里写稿。

  上一辈把过年看得格外重要,也经常说出一些我很难理解的话。

  于是我笑,问怎样才算“要过年的气氛”。

  她也笑,说:“你好歹抢抢敬业福什么的,你们年轻人现在不就好这一套么。”

  这句话让我愣了神。

  没想到我妈知道敬业福,更没想到她会把抢敬业福跟过年的气氛联系起来。

  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我妈这句话挺实在的——

  凑齐五福的照片可能是我们这一辈最近最年味的朋友圈。

  二。

  三年了,支付宝这套集五福的手段竟整整用了三年。

  今年的五福好集,朋友圈凑齐的有不少。

  但16年那批五福,也就是第一批,缺斤少两

  那是段略显诡异的日子

  平日里不联系的老朋友可能会突然间冒出句“在吗?”,借问说有没有敬业福,然后再闲聊几句。以至于我后来跟别人聊天,都先开玩笑说:“在,不过没有敬业福。”

  16年最后集齐五福的人不多,据说人均拿到了271.66元,比我当年最大的一个红包还多。

  淘宝还滋生了一批卖敬业福的店铺传说当时一张敬业福好像能刷到三百多。

  春节嘛,三百换两百这样的操作还行。

  而第一批敬业福就这样给人们留下了巨大的执念。

  后来,也就是17年和今年,听闻支付宝又开始集五福时,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今年敬业福多不多?

  三。

  大概是支付宝想让更多人图个乐呵吧,集五福这个活动难度一年比一年低。

  但很奇怪的是,人们对五福的热情却始终高涨。

  用陈练的话说就是:“现在大家都似乎不在乎钱多钱少了,反正过年前得先凑齐一套五福,就集五福好像变成了一个仪式你知道吧?”

  这让我想起长辈过年一些很奇怪的举动

  比如把小叔送来的礼物原封不动送给三姨,比如把大伯刚给我的200块红包分成4个50给回他儿子,又比如总是要聚在一起打打麻将拜拜祖。

  在这些过程里,人们都不会考虑最后能换来多少实质性的东西,基本是走个形式,图个念想。

  小时候我不能理解这样的行为,找不到意义同时觉得麻烦。但现在想想,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或许我以后的孙子儿子也很难理解,我们这一代居然会为了凑五张虚拟的卡片,费劲心思耿耿于怀

  我开始觉得:

  每一代或许都有其它时代难以理解的特殊事件

  而也只有那一代人,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最后。

  我时常听闻这样一个说法,大意是讲我们这一代成人以后,不爱过年了。甚至总把过年跟怪亲戚,催婚等负面事件联系在一起,然后往下就是什么传统教育啊之类的说辞

  但说实在话,这一代爱过年,依然爱过年。

  春节能提供假期,能提供团聚,没人不爱这两者。

  只是我们未必喜欢,又或者说,我们未必擅长上一辈的过年方式

  譬如我们也有自己的迎新春活动,但可能不是放鞭炮,而是集五福。

  譬如我们过年时也会三缺一,但可能不是为了打麻将,而是为了吃鸡。

  又譬如我们过年也会有迷信的时候,但可能不是通过拜神祭祖,而是转发说“2018对我好一点”。

  我现在会觉得,不是老一辈的亲戚怪,也不是我们这一代张扬跋扈,而是每个时代确确实实都有自己喜欢的,都有自己才能理解的庆祝方式。

  既然每个人都会变,那庆祝新年的方式自然也会有变化

  就好像,以前人们都说大吉大利,新年快乐

  但今年,大吉大利后面得跟着“今晚吃鸡”。

  :)

  插图 | 没有插图

  音乐 | opus(in the c)-yutaka hirasaka

  作 者 介 绍

  王泽鹏:)

  我也很麻烦啊

  “嘿,长按二维码,跟我们一起有趣

  我们想给你一个理由 继续面对这烂生活

  信箱:WeAllMessUp@Foxmail.com

  这里收集了那些不太愿意迎合的年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还有多余的敬业福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