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5分钟,每周带你读完一本书,
成为更好的自己
领读人|竹子蔷薇
主播|云公子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共读第五天
亲爱的“365”书友,在昨天的共读中,我们读到村上春树九月份在日本,十月份在波士顿的跑步小说家生活。透过他的笔触,我们见证了他在跑步中遇见的那些人,那些事。
今天,我们共读本书的第六章,对应书本第109—128页,品读村上春树跑超级马拉松——一百公里的经历。
01
百公里超级马拉松
北海道几近日本北端,每年六月里,佐吕间湖一百公里超级马拉松在这里举行。
佐吕间湖实在是个巨大无朋的湖,跑者们起于湖西岸的涌别町,终于东侧的常吕町,最后八十五公里至九十八公里之间,从一个面朝大海的自然公园里穿过。
比赛十分严格,跑过四十二公里,每隔十公里便设有一道关卡,如果不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关卡,便自动丧失资格。
比赛之前,我在心里打着小算盘,只要维持每公里六分钟的慢跑速度,一百公里十小时就够了,再加上休息和用餐时间,用时大约可控制在十一小时。
在四十二公里处,有一个标志,水泥路上鲜明地画着一条白线,越过此线,一切都是未知数。在五十公里处,我的身体有了感觉,出现了明显的脱水,朦胧的不安掠过脑际:我真的能跑完一百公里么?
我休息了十分钟,吃了些太太准备的简单食品,换了衣服和鞋子,脱了帽子,补充了营养剂和水分,仔细做了伸展运动,在腿肚子上喷好消炎剂,重新出发。
然而,继续奔跑的状态并没有回来,两腿不听使唤。我只能改变跑步策略,以上半身为中心,将两臂大大甩动起来,以带动下半身向前。
从五十五到七十五公里之间,双脚虽然可以动了,但身体的各个部位逐一开始疼痛,警告连连,连声悲鸣。
我用尽各种办法来说服身体各部,勉强,乞求,恭维,申斥,鼓舞,百般努力,用尽一切手段,熬完充满痛苦的二十公里。
当我跑到七十五公里处,感觉似乎有什么东西“出窍”了,此后什么都不必考虑了,只需随波逐流,听之任之,便有某种力量推动我前行。身体的各个部位,也逐渐接纳了“疲劳”这一历史必然。
跑进最后那漫长的半岛状原生花园跑道,跑法近似进入冥想状态。周遭的一切变得异常静谧,空气平静地进入体内,再走出体外。
跑过常吕町的终点线,还是从心底感到高兴,心头有一阵热浪涌过。十一小时四十二分钟,我跑完了一百公里的超级马拉松。虽然没什么大不了,但还是有一种类似于成就感的东西涌上心头。
02
我的低迷期——“跑者蓝调”
佐吕间湖的赛事之后好几天,我不得不手抓栏杆缓慢地下楼梯,两腿哆嗦不已,手腕红肿。
肉体的疲劳难以消除是原因之一,但又不单是这样。我不再像从前那样,对跑步持有自然的热情,虽然还认真地每年跑一次全程马拉松,但身体的核心似乎盘踞着一种陌生的东西。
我无法恰如其分地分析出,但或许是近乎“心灰意冷”的东西,也可能只是对跑步产生了些许厌倦,要不就是体力撞上了年龄这无法回避的高墙。
种种要素纠缠在一起,调配出真相不明的消极鸡尾酒,我将它命名为“跑者蓝调”。
此后很长时间,我迎来了长跑者的低迷期,跑全程马拉松的成绩每况愈下,练习也不似从前那般震撼我的心灵,比赛也不再像以前那般兴奋,我对跑步,似乎失去了那种毫无道理的狂热。
03
重怀豁达而奔跑
现在,我似乎从持续很久的“跑者蓝调”的烟幕中解脱出来,虽然还不完全,但至少重怀豁达。
我不知道“跑者蓝调”为何会来,又为何消失,我无从解释,只是对于命运的馈赠,照单全收。
跑步这一行为,终于变回了日常生活中值得高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期盼着十一月六日的城市马拉松,也很想知道自己究竟能跑得多么畅快,但我也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任如何努力也无法跑得跟从前一样了。
但最重要的,不是和时间竞赛,而是胸怀满足地跑完四十二公里,并享受自身。
亲爱的书友,超级马拉松可谓是村上春树长跑生涯中的巅峰,却也让他陷入了低迷期。十年后村上春树重怀豁达之心,洞察到自身的局限性,却依然尽力地长期保持着自己的能力和活力。
那么,在十一月的纽约城市马拉松比赛中,村上春树战绩如何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END
往期共读目录
我想在有生之年,过得完美
当我跑步时,我在思考什么?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序言: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领读人:竹子蔷薇,大学老师,多专栏签约作者,分享书籍和电影,探寻人性和心理,写苟且,也写远方。公众号:竹子蔷薇(zhuziqiangwei_li)本文由365读书(ID:dus365)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云公子。爱音乐、爱文学,向往云一样的淡然与悠远,云卷云舒里体味百味人生。
音频配乐:
1、Dennis Kuo - Ever Eternity
2、Robin Spielberg - Send Me a 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