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音频即可收听主播 春宴 朗读音频
这段时间在腾冲旅行,遇见了一个郁郁寡欢的女游客。闲聊时发现,其实她在旁人看来生活幸福,有个爱她的老公,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她无法爱上他,从情感里得到的快乐少之又少。
只能把重心转移到旅行、美食、购物上面。婚姻对她而言,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原来,被自己不爱的人爱着也不幸福。
到底什么是幸福呢?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长的对现有生活的满足感。做一个被爱者,固然轻松容易,但却很难满足。
偶遇的那位女游客,因为对方细致体贴、温厚善良的性格而同意走入婚姻,但单方面的付出远不足以让她产生比感动更多的情绪。这种失衡的状态也很难将就出爱情。
在爱人眼中,缺点都是可爱的,而不爱时,像宽慰和信任这种难得的好性格,都会在漫长的平静生活中黯然无光。缺点更是会被放大,包容变成软弱,体贴像是负累。
而她仰仗被爱折腾来折腾去的一切,最终可能把自己变成一个刻薄的人,如同毛姆所说:“女人对一个仍然爱着她、可是她已经不再爱的男人可以表现得比任何人都残忍。”这个结论并非信口而来,毛姆曾为此写过一本颇具争议的小说——《面纱》。
讲述了女主凯蒂嫁给了很爱她的男人瓦尔特,但没过多久就觉得对方无趣,并疯狂迷恋上了唐生。自始至终,她都没有爱上自己的丈夫。
因为不爱,她在婚姻里并不快乐。尽管“起初她被瓦尔特的关心所感动,对他的热情感到既意外又惊喜。他十分体贴,时时刻刻不忘给她带来舒适。只要她开口,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他都不会耽搁上半刻”,但结果是“这滑稽的情形让她高兴了一阵,但也不免厌倦。”
因为不爱,她也无法回应对方的爱。哪怕对方是一个在旁人口中评价颇高的人。既有医术又有头脑,体贴细心,温柔和善,是个非常出色的细菌学家。“可她对他的价值视而不见。为什么?因为他爱了她,而她却不爱他。”
女主凯蒂最终出轨,并试图跟瓦尔特离婚。她说:
我嫁给你纯粹是个错误,我万不该如此,我太傻了。我一点也没关心过你。我们之间没有一丝一毫的共同之处。你喜欢的那些人叫我讨厌,你感兴趣的那些事叫我烦透了。谢天谢地,现在都结束了。
她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不得不通过逾越伦理的方式来打破这一切,可内心深入她又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悔恨。最后瓦尔特死了,她也成为自己不喜欢的那种人。这种感情对彼此来说都是消耗。
1.千万不要因为爱以外的理由去结婚,只为摆脱当下年纪等处境盲目进入婚姻只会让以后处境更糟糕;
2.无论何时自身独立和内心成长都是最重要的,世界很辽阔,永远不要让自己只随爱情浮沉;
3.去爱去付出,总比自怜地等待被爱被体恤要好太多;
身边很多姑娘常说,结婚只要找一个爱自己的人就够了。事实上,选择做一个被爱者会让自己陷入诸多被动的境地。
一个等爱情降临的人,情感触觉容易被时间磨损,长时间不爱,其实很容易错过真心。爱是一种能力,任何能力长期不用,都会变得生疏。
爱情的模样有千百种,除非亲身经历,否则便很难深刻感知爱情的复杂,即使出现了非常喜欢自己的人,可他不在自己认为的爱情范围,那可能就会成为拒绝对方的理由。如果把自己圈禁在固定狭隘的爱情观中,等待异性出现,然后对号入座,那我们将不断受挫,不断失望。
2.等待被爱让自己陷入被动,如果对方不爱了,你便一无所有
被宠爱得有恃无恐看似强势,本质却陷入一种“等待他人赏饭吃”, 把快乐和安全感都交付给对方的被动境地,这是一根让人丧失自我的软肋,也是一场在对方不爱时你将一无所有的赌局。
电视剧《何以笙箫默》
我至今都记得《何以笙箫默》中的一句话,“如果这个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将就。”可能那个人还未出现,但爱情和婚姻最怕的就是将就。
“嫁了(娶了)自己不爱的人,婚后你们过得怎么样?”
“嫁给了自己不爱的人,我该怎么办?”
《平凡的世界》里田润叶喜欢孙少安,但两个人无法在一起。她被迫接受父母安排,嫁给了自己不爱的李向前。润叶的不爱也像一把钝刀,摧毁和消耗着对方。他明明付出了无数热情,却得不到一点回应。
这种婚姻如同一潭死水,李向前借酒消愁,并出了车祸。后面的结局算好,但前面付出的代价太大。而且并非所有人都能有时间、有运气等到一个圆满。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李向前因车祸失去一条腿
将就的爱情和婚姻,可能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比如很多人迫于父母的催促、大龄未婚的事实、情感无所依托的现状,或者只是因为孤单寂寞,选择了将就,但一个人幸不幸福是藏不住的,它像咳嗽般无法停止,像贫穷般捉襟见肘,像智齿的疼痛让人无法忍受。
有人哭诉:
随便相亲闪婚,婚后就开始后悔,没有感情的人,或许有人能慢慢培养出来,但更多人会相互反感。一辈子那么长,不爱成了折磨。可婚姻刚刚开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撑不住了。
这种感情真的是你需要的吗?如此的仓促、浅薄,令人唏嘘。这种选择多像一种默不作声的自暴自弃。
如果分手,可能根本无法承担心理和物质上的缺失,所以很容易陷入“我只能这样,我没有更多选择,我不配得到爱情。”的想法中。陷入被动的将就情感,对信念是一种摧毁性的打击。
为什么我认为去爱比等待被爱更容易获得幸福?
综艺节目《奇葩说》讨论过类似的话题,大意是,该选爱你的人,还是你爱的人?
马薇薇有一段精彩发言:
爱是一种什么东西?它是我们疲惫而琐碎的人生中最美好的梦想,哪怕会痛苦,我也要选择我爱的人。
对方辩友说,爱一个人就是把自己的心门钥匙交给对方,对,没错,我不知道他会不会来我这扇门,乐观的时候,我会脸红心跳;
悲观的时候,我会痛苦不堪。我根本就是把我的心挖出来给了你,任你践踏。
这是一种莫大勇气,而带来的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任何微小的反馈都自带星芒,是漫长岁月里为数不多的光亮。
毛姆借瓦特尔之口,表达自己觉得爱人者更幸福的观点:
据我所知,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往往感到伤心失望,继而变成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样。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也从未认为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心怀感激了。
哪怕他内心并不温热宽厚,对世人也有种遮掩不住的讥诮和嘲讽,但在爱情面前,却毫不在意伤心和破碎。显然毛姆是甘愿主动奔赴爱情的那种人。
第二,我爱过,所以我活过,而不是我生存过
随着年纪渐长,行走路上的这颗心可能破碎过,也可能沾染过一些灰尘。如同《喜剧之王》里,龙飘飘一开始不信尹天仇的爱,她稍有动心,两人上了床,对方却拿钱给她。
龙飘飘看到尹天仇留的钱之后,以为他只是把她当小姐
内心的小兽狰狞,她像受了侮辱,神色变了,接过钱和书。可她不知,这是尹天仇的全部。
感情就是这样啊,掏出真心的片刻可能就要做好受伤的准备。它们不再是胸腔里的器官,而变成袒露在空气中吸纳对方爱的容器。没有包裹,没有保护,可如此动人。
所以后来,那句“我养你啊”和坐在出租车后面痛苦流涕的画面,才如此经典吧。
张小娴说:“我爱过,所以我活过,而不是我生存过。”对我来说,这就叫爱过,活过,精彩用力过。而不是等待,困守,怅然若失。
我们的一生说漫长很漫长,说短暂也很短暂,每个人都没有重来的机会。对于爱这件事,也是爱一次少一次。
或者,唾手可得的爱,你珍惜吗?
我知道,变了角色后,也担心真心错付,自己成了那个受伤的人。那我用马薇薇的一段话来作结好了:
因为那个把手插进自己胸膛的人,是我自己。在爱的过程中,历经百劫千难,我最终找到了我自己——很多年过去后,历尽多少伤心事,才知‘当时经历仍回甘’。
互动话题
主动去爱和被人爱,你会如何选择呢?本文由遇见张小娴®编辑原创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策划编辑:张路。
▌作者:沈十六,青年作家,《哲思》杂志彩版专栏作者,已出版《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公众号:非典型单身女青年(ID:nv-qing-nian)。
如果喜欢就转发到朋友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