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春节,胡子在新乡延津的平原上,几乎每天以文字来配酒,回忆皖南老家过年的风俗。我在老家每天用舌尖上的宿松刺激他,乡愁浓得像化不开的云。我同他说,要不我弄一个公众号吧。给你那些酒后散落的文字一个落脚之地。两人一拍即合。二胡重奏,胡子负责一本正经的胡言乱语(胡言);我偶尔插科打诨,胡说八道(胡说)。胡言与胡说,我们一点都不含糊。把情安放其中,二胡之音就不至于太苍白。歌声还在继续!
二胡重奏 | 胡言与胡说
我们想念家乡,就是想念那些人和事。父母长辈、兄弟姊妹、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不容易相见,有的甚至再也无法相见。往事历历在目,就在文字里找一点寄托。
母亲,我又能为你做点什么?
胡慧敏 | 多年叔侄成兄弟(一)
隔壁小姨
老同学,你们都还好吧?
这封信,写了十九年还没完
倩本佳人
父亲与麻将有关的日子
一场同学一生情
做裁缝的叔叔
母亲捡我们剩下的衣服穿
妹妹出嫁
我们想念家乡,就是想念家乡的食物。红芋粉圆子、条子火锅、豆腐煨肉、打瓜壳、菱角米、小杂鱼......
童年的食物(一) | 胡子的胡言
童年的食物(二) | 胡子的胡言
那时,穷的只有鱼吃
给我来一碗锅巴粥
家的味道:火锅
我们想念家乡的油菜花和野菜,想念瓦屋的雨声,想念端午的艾叶,想念那些年听过的歌。
胡慧敏 | 我想念家乡的油菜花
路边的野菜,你可以采
每个人的下雨天
端午的艾叶
那些年,我听过的歌
由于千岛兄回忆父亲一生中六个场景的文章,让“二胡”的队伍慢慢地变大。
“大姐眉头一松,她告诉他刚梦见父亲了。父亲坐在老屋的天井里看书,见她走过拉住了她,父亲说离开他们二十年了,天堂没家好啊,很想听听她小时候最爱唱的山歌,她就唱了,父亲还说,听说政府动员要拆这老屋,用农村的宅基地置换城郊的耕地,搞房地产发展经济,那可不能拆啊,老屋要毁在你们手里,你们以后怎么见祖宗啊,父亲还提起看到你续修的家谱了,他很欣慰你做了一件延续家风的好事,他让我转告你,打小贪杯的你,想喝就喝点,他不会再拿巴掌扇你了,只是岁月不饶人,伤不起身了,不要喝醉,解馋就好。他的眼眶湿润了,他仿佛回到了1942年夏天的那个中午,父亲担着木柴下山回家,他在站桶里向母亲讨烧酒喝。”
父亲一生的六个别致场景
“一晃30多年过去了,母亲的心总是牵着我的手,一如在我的童年,尽管那是在梦中,却是如此亲切如此温暖。前些年,我在异乡,在大学,在部队,在边关,一想起母亲就流泪。可今天,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想起我母亲就幸福,就平静,就温馨......”
母亲的心牵着我的手
我们想念家乡的人和事,我们怀念过去的读书生活,想念老师和同学。可是,九月,我们的母校长湖中学,如风中残烛一般,随时可能熄灭。孩子们没有可去的学堂。
长湖的事让很多的老师、校友、乡亲和关心长湖发展的人们,情感被激发。他们都愿意为母校尽一份心力,为家乡做一点事。我说过,一个地方,学校就是一盏灯,灯不灭,人们生活才会有希望。
感谢胡金萍女士,她为母校鼓与呼,为家乡奔走操劳。拳拳之心,天地可鉴。为什么她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她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长湖中学 | 不能忘却的记念
大湖之殇
感谢胡俊玉先生,他对母校的感情、对下仓的感情让人动容。
下仓古镇,百姓的心声
我的长湖我的情,我的下仓我的根,我的故乡我的魂。
我的长湖我的情
长湖中学 | 一位毕业生的建议
希望之光
何师傅
愿长湖越来越好,愿下仓越来越好,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胡本勇先生的文字,相见恨晚。他的文字干净,有古风,余韵悠长。一个学医、从事医务工作的人,文字这么好,我羡慕他。他遍访在世的老人,听他们口述下仓的历史和掌故,然后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是功德无量的事。他用文字记录那些我们都淡忘的人,黑巴老、胡树岩、海林、荣望老人家、隔壁公公,用情用心。
舅爷与宿松湖区革命
一封待寄出的信
黑爷十周年祭
我与下仓埠
再说下仓埠
万年台和娘娘庙
人如黄花随风去
思念故人
荣望老人家
母亲和我讲聊斋
对门公公
读书那几年
守禁
叶松丽先生有他自己的公众号“好心哥”。感谢他不吝把他的文字分享给我们。他无论走到哪里,即便到了芜湖南京,也忘不了他的檀树嘴。
呵卵胞不得撤
那些鱼儿
捉陀
芜湖南京
石文涛(久凤)女士因为读到叶松丽先生的文章,在底下的留言,说以前她母亲常去檀树嘴,有一户人家对她母亲很好,尤其是那家老奶奶,待她母亲视如己出;很多年过去,她和她的母亲一直念着这份旧情。
我把这留言转给叶先生,叶先生说这是他家的世交,他们得以在多年后联系上。
后来看到久凤女士写的《我的后山情》,讲述了过往她与后山的绵绵之情。
我的后山情
多年以前,我读到余家兴老师的《后山,洲上》,印象深刻,在记忆里挥之不去。后来有幸联系上他, 他愿意把的文章分享给我们。后山,洲上,都是我们的歌,我们的歌......
后山,洲上
凉亭何在
行走的故乡
史学平先生讲述他走过的路。平凡的生活中透着不平凡,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史学平 | 我走过的路
王树兴老师怀念溺水身亡的少年玩伴盐毛子,那些消逝的人在我们的记忆里永恒了。
惯宝宝盐毛子
我的同学石海华怀念他的大娘,那个小时候塞糖给他吃的大娘,已经不在了。
大娘
张学敏回忆一碗鸡汤面在冬天带给他的温暖。有些人我们应当记住。
一碗鸡汤面
盼盼写他的父亲,讲孙家垅的旧事。父亲从部队回家,大雪天里,挑着行李在雪地走的画面,恐怕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在我的记忆里每次父亲回来都是下雪的季节,父亲像一个巨人挑着行李从遥远的雪地里回来,这个画面直到现在都经常在我脑海浮现。父亲总是那么多行李,肩上挑着手里提着大包小包七八个,那些行李里面是什么我已记不清了,但是总有一个包是完全属于我的,里面有我从来没见过的玩具或者吃食,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全部由子弹壳焊的玩具飞机,这也是我童年里在玩伴们面前最值得炫耀的东西。”
父亲
孙家垅旧事
二胡重奏,文字还会继续。
再见,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