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以满足为话题的作文题纲(精选10篇)
日期:2022-07-14 02:14:21 来源:网络 阅读:

以满足为话题的作文题纲(精选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以满足为话题的作文题纲(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一:以满足为话题的作文题纲(精选10篇)

  秋游回来的那天晚上,爸爸给我讲了一个他小时候的故事:一天,他的数学老师不讲课,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一共有5个水桶,其中一个桶可以装10升水,另一个桶能装2升水,剩下2个桶可以装3升水,每个桶可以重复使用,问怎样用最少的次数能把10升水的桶装满,又不漏出来?

  爸爸用了大约20分钟才想出一个我觉得笨笨的方法:先装3次3升的水,再打一桶3升水,把2升的水桶倒满,剩下1升水倒进10升的桶里。而我一听题就知道方法了:列表法。先用3次3升的桶,10÷3=3(次)……1(升),这样不能刚好装满;用2次3升的桶,2×3=6(升),10-6=4(升),4÷2=2(次),因此,用2次3升的桶和2次2升的桶,可以把10升的桶刚好装满。

  爸爸说我的数学思维越来越好了,还告诉我,他讲这故事是想教我数学,结果,反而是我教爸爸了!真有趣!

  篇二:以满足为话题的作文题纲(精选10篇)

  成语典故 不足为虑

  成语拼音 bù zú wéi lǜ

  成语解释 足:值得;虑:忧。不值得忧虑担心

  成语故事或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卫臻传》:“且合肥城固,不足为虑。”

  成语造句 明·李贽《焚书·答陆思山》:“承教方知西事,然倭奴水寇,~,盖此辈舍舟无能为也。”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篇三:以满足为话题的作文题纲(精选10篇)

  成语典故 何足为奇很少使用

  成语拼音 hé zú wéi qí

  成语解释 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表示不值得奇怪。

  成语故事或出处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孙先生,恰才你摆的阵势,都是可破的,何足为奇。”

  成语造句

  成语用法

  篇四:以满足为话题的作文题纲(精选10篇)

  一道难忘的题目

  同学们你么一定都考过是吧!你们想看看我的考试吗?那就跟随我来。

  昨天是七单元测试,第七单元的每一篇课文上课是我都非常。刚开始趴在那里没有动笔,我看到很多同学都专心致志地写着,我心想:别说考90分以上,就就连95都有可能考的到。

  第一题是选择正确的读音。我心想;这么简单的题都敢给我做。前面几题我都毫不犹豫地打上了“钩”当我做到“受益匪浅”这道题,我犹豫不决,到底是“fei”还是“fei”呢?我突然想起老师给我们听写时念“fei”我就在“fei”下面打上了“钩”

  第二天中午,试卷下发了,我坦克不安。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题,上面打着大红圈,但旁边却没有扣分。我看了看同桌的试卷也是一样。

  我以为老师要开始讲试卷,可却出乎我的意料。老师沉下脸说:“把书翻到135页,“受益匪浅”的“浅”读第几声?”﹕“第三声。”我们齐声回答。老师又说﹕“孔子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由于我的责任比你们重所以我抄15个,你们抄10在试卷上。”说完拿了个本子在显示屏上一笔一画的抄了起来。

  我顿时脸红了,心想:老师不愧是我的好榜样,这次事情让我们学习他那种做人的品德。

  篇五:以满足为话题的作文题纲(精选10篇)

  成语典故 不足为据

  成语拼音 bù zú wéi jù

  成语解释 不能作为依据。

  成语故事或出处

  成语造句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近义词 不足为凭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指事情或言论不能成为凭据

  篇六:以满足为话题的作文题纲(精选10篇)

  成语典故 不足为意

  成语拼音 bù zú wéi yì

  成语解释 足:值得。不值得介意

  成语故事或出处 明·张居正《答郑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成语造句 鲁迅《书信集·致沈雁冰》:“肺病的进行,似已被阻止;但偶仍发热,则由于肋膜,~也。”

  近义词 不足介意

  反义词 耿耿于怀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篇七:以满足为话题的作文题纲(精选10篇)

  每逢期末,我的手上就会出现一张特殊的题单,说它特殊是因为题单不是平常我们用惯的打印卷子,而是我的班主任谢冰芝老师用手一笔一画、工工整整抄写出来的卷子,汇集了课本上所有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背诵段落以及课外辅导材料,还有很多易错题,实际上就是一本变薄的语文书,这让我的考前复习变得非常轻松,也让我们班语文成绩一次次遥遥领先。

  我记得每张手抄的题单至少有20多页,临近考试那段时间,谢老师会牢牢抓住任何一点自己的空余时间完成抄写,有时在学校写,有时还会拿到家里写。每次好不容易到了课间休息的时间,可她为了我们能考出好成绩,放下上课的疲劳,拿起笔继续写题单,我知道这每一张题单都倾注了她的心血,都是她对我们的爱。

  我记得去年冬天得一个中午,我们排队打饭时,她还在不停地写,那双长满冻疮的手不停地抖动着,钢笔都从她手上掉了好几次,我注意到她眼周布满了黑黑的眼圈,不时揉揉发酸发胀的眼睛,显然是昨晚写了很久的题单,没有睡好觉,可她在之前的课堂上还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给我们传授知识,再往旁边一看,那一本老旧的教材全解上全是用红笔做的记号,纸都快被翻烂了。这样,直到我们每个同学都吃完了饭,她才开始打已经变冷的饭,我知道这每一张题单都是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我记得第一次谢老师把手抄题单发到我手上时,我心里很不乐意,我在想,这么多内容要占用我的好多玩耍时间,期末每天做卷子就够累的了,回家还要多复习这么多内容。尽管不乐意,我还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复习了那些题单,我发现平常自己容易错的题全部被谢老师归纳出来了,没有占用我的时间,反而为我节约了很多。而且考试的时候,我们班上每个同学都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为班级争了光,谢老师看着我们,满意地笑了,我们知道这全都是她的功劳。

  这一张张特殊的手写题单,这一件件题单背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在谢老师的心里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为了我们的学习她想-2-出各种办法,不仅奉献了她的上班时间,还牺牲了她的业余时间;同时还教会了我们很多学习方法和技巧,让我们以后的学习更轻松。在这里,我想真心地对她说:“谢谢你,我的好老师,我会好好努力,回报您对我们的爱。”

  篇八:以满足为话题的作文题纲(精选10篇)

  千年来最孤寂的等待,百年最难寻觅的踪迹,十年来最为难得的机会,十月里最为关键的时刻,终于,在那一天,我准时接到“通知书”,于是便匆匆来到这个世界上,我感觉:那天,我对自己最满意。

  那天,我对自己最满意,因为在那一天,我降临到了这个世界,感受到世间的温暖,感受到了爱的真谛,感受到了花的鲜艳,阳光的璀璨,以及世界的绽放。

  那天,我是最对自己满意的,因为我的选择没有错,上天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家庭,我有一个勤劳朴实的妈妈,她给予我的爱如水般温柔,如阳光般温暖;我有一个爱我的爸爸,他给予我的爱如山般沉重,如金子般灿烂。

  那天,我对自己最满意,因为我选择了这个国度,这个国度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让我感到为之自豪,这个国度的人的朴实、纯真、善良,更让我感到人世间的温暖,这个国度的山和水,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无穷的力量和惊人的创造力,这个国度的名字我早已把它刻在心里,如有来生,我会继续选择呆在这里。我记住了它叫“中国”。

  那天,我对自己最满意,因为十几年来,在我的身边有那群关心我、爱我、懂我的人,感谢他们的锲而不舍。十几年了,一切都变了,唯独他们的亲情,友情没有变,而且还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真挚,因而我感觉那天,我对自己的选择最满意。

  那天,我对自己最满意,因为没有那天,就没没有现在的我,跟不可能处于这个班级,这个可爱的班级,还有一群可爱的同学,可亲的老师和可敬的班主任。

  那天,我对自己最满意,因为我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幸福的国度,十几年来,更有一群爱我,关心我,懂我的挚友和亲人。所以说,那天,我对自己最满意,如果老天给我一个再来的机会,我想,就算是让我当美国总统我也不干,因为现在的我很幸福。

  篇九:以满足为话题的作文题纲(精选10篇)

  成语典故 不足为训

  成语拼音 bù zú wéi xùn

  成语解释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成语故事或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一:“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成语造句 孝琪的行为虽然~,然而他的议论思想也有独到处,这还是定庵的遗传性。(《孽海花》第四回)

  近义词 不足为法、似是而非

  反义词 不易之论、不刊之论、天经地义

  成语英译 cannot be laid down as rule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指对事情不以为然,不值得仿效

  篇十:以满足为话题的作文题纲(精选10篇)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600字 不一样的题,不一样的方法

  这一天,我和妹妹一起去商场买衣服。商场里的东西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哇!这五颜六色的东西太好看了!”刚走进商场,妹妹就拉着我走进一家布料摊,她一眼就看中了一条50米长的粉色布料,她刚要买,我就拦住了她。“在你买之前,先考你一道数学题。”“哼,尽管放马过来吧!”妹妹自信满满,“做一套衣服,需要用布1.8米,这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你的衣服?”“呵呵,这太简单了,50÷1.8=27.77……,把27.77四舍五入是28,可以做28套!”我摇了摇头,“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因为做27套衣服后还剩1.4米布,多余的布不够做一套衣服,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去尾法’。”妹妹听了我的解说后,恍然大悟。

  我们把50米布拿到裁缝店后做了27套衣服,这一天,我和妹妹一起去拿衣服,裁缝店老板把27套衣服给我们检验后,妹妹十分满意,老板正要把衣服装进袋子里时,我阻止了她,问妹妹:“每个大袋子里最多可以装4套衣服,这27套衣服至少要用几个大袋子?”“啊,这种题目对于我来说,小菜一碟。27÷4=6(个)……3(套)采用去尾法,取近似数,要用6个大袋子!”我笑了笑:“这里不能用去尾法,因为6个袋子用完后还剩3套衣服,这3套衣服也需要装一套,所以还需要一个大袋子,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进一法’。”妹妹拍着脑袋直点头。

  我补充说,求商的近似数一般有三种方法:一、四舍五入法,这是最常见的求近似数的方法,二、进一法,不管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三、去尾法,即不管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都应舍去,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取近似数要看实际需要,一般求需要多少个油瓶、多少个袋子、多少辆汽车、多少条船等,要用进一法,而求能买多少东西,能做多少套衣服,能分给多少个人等,要用去尾法。妹妹听了我的话说:“我以后一定会分清楚他们的用法,用适当的方法解题,不会胡乱瞎用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以满足为话题的作文题纲(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